春節回老家見聞感受

2025年02月16日10:00:23 國際 5811
春節回老家見聞感受 - 天天要聞

今天和大家聊幾個過年回農村老家的見聞感受,比較散,想到哪兒說到哪兒吧。

第一個感覺,不僅是城市裡沒有年味了,農村現在的年味也越來越淡了。

農村越來越空心化,年輕人不願意在家鄉過年,造成即使過年農村也沒有啥人。

過年最重要的是人氣,沒有了人,過節的氣氛也不再有了。

父輩們大多往往有多個兄弟姐妹,關係網路有比較濃厚的鄉土社會氣息,他們注重傳統的禮節習俗,和親戚朋友也都住的不遠,因此逢年過節都會常走動。

相比之下子輩們的圈子則簡單得多:

一方面在計劃生育政策下,年輕人以獨生子女居多,像一家好幾個兄弟姐妹們的家宴少見了。

另一方面,年輕人的社交圈顯得淺而廣,絕大多數年輕人都與自己的朋友、同事更為熟悉,而非像父輩那樣與自己的兄弟姐妹們更熟悉。

當代年輕人追求自由,厭煩那些繁瑣和不必要的人情往來,對於他們來說不整這些禮節更自在。

另外,現在很多人並不與父輩居住在同一地,很多人春節不回老家過年,完全沒有走親戚這樣的事情要做,可以說這才是徹徹底底放假了。

第二個感覺,人口更集中化了。

在20年前,流行鄉下農村集中到鎮里,現在流行大家都集中到縣裡。

我家親戚在縣城購房的比例達到了50%以上,一個原因是為了娶媳婦,娶媳婦的條件之一就是在縣裡買房。

婚後的生活,平時年輕人住在縣城,老人還住在農村種地。

另一個原因是為了孩子上學。

這些年農村一直在撤點並校,大趨勢是初中向縣城集中,高中向市裡集中。

為了孩子上學方便,很多家庭在縣城裡要安排一套房子。

縣城的房地產就指望這一波剛需清倉呢。

我之前聊過縣裡的教育問題,教育對一個縣來說是負收益工作。

每個縣最大的支出是教育,但教育如果做好了,學生們考上了好學校,肯定就不會再回來了。

而縣域教育又是這些年為數不多的增長點,這讓當地的領導們左右為難。

第三個感覺,幾乎沒有年輕人在村了,所以村裡的老人就特別的多。

老人之所以留在村裡,一是農村有地,老人閑不住總要種點蔬菜和雜糧啥的。

二是絕大多數的老人對城裡生活不適應,不願意進城和子女住在一起。

很多農村老人進了城,覺得像牢籠,像監獄,人生地不熟處處不自在。

在空心化的農村,老人在情感上是孤獨的,缺少文化生活和家庭代際間的情感互動。

在農村,只要老人身體較好,其實經濟問題反而不是問題,基本上可以實現自養,這是城裡的老人沒法比的。

可是面臨著空蕩蕩的村莊,老人們往往只剩下了「抱團取暖」,沒事了坐在一起聊聊天,以此安度晚年。

看似「凄涼」,但目前而言也是最好的選擇了。

因為進城,很多老人不適應更是折磨,讓年輕人回村和老人住在一起,也不太可能。

第四個感覺,回到老家後發現自己越來越不耐凍了。

記憶中小時候確實冷,但遠沒有現在回家過年這麼冷,可能是在暖氣房裡呆習慣了。

再回家,會覺得家裡的房子怎麼能建的那麼高,那麼空曠?

一點兒都不聚熱,開空調也幾乎沒有啥效果。

自己湊合住兩天還行,拖家帶口帶著老婆孩子受凍,實在不忍心。很多人會選擇讓媳婦帶著孩子住在縣裡的賓館,乾淨又暖和。

老婆孩子回老家過年,不適應的原因除了冷,還有比如禮數太多不習慣。

有人戲稱,住的房子是敘利亞風格,但家族禮數卻像是在紫禁城裡。

當然還有更為具體的事情,涉及到婆媳、妯娌等一堆全天下最難解決的事兒。以及各種親友借錢娶親、孩子找工作等,那些煩躁的,無聊的,無解的話題。

還有孩子的不適應,小一點兒的孩子還好,自來熟的都能玩得來。

年齡稍微大點的,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回到老家毫無興緻,不僅沒得玩,還要面對一堆的幾乎沒有謀過面七大姑八大姨,他們是痛苦不堪。

暫時先總結這麼多吧,大家有什麼春節回家的所見所想,可以在評論區一塊交流。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夏聯第一天貝利就遇上埃奇庫姆!誰將贏得首次對話的勝利 - 天天要聞

夏聯第一天貝利就遇上埃奇庫姆!誰將贏得首次對話的勝利

直播吧7月5日訊 明天上午9:00,NBA鹽湖城夏季聯賽將迎來一場焦點對決,對陣雙方是76人和東道主爵士。作為擁有今年高順位新秀的球隊,對陣雙方都是備受關注,其中76人有探花秀埃奇庫姆,而爵士則有最近話題頗多的五號秀貝利。明天的對決勢必會吸引不少球迷的關注。以下為對陣雙方夏聯名單:76人名單:17號席菲諾、18號斯勞...
10年虧空3.3萬億?特朗普硬給富豪送錢,美國人要買單到2050年! - 天天要聞

10年虧空3.3萬億?特朗普硬給富豪送錢,美國人要買單到2050年!

特朗普又整活了!剛回白宮就掏出個「大而美」法案,名字聽著挺吉利,實則是給億萬富翁發「減稅紅包」,普通老百姓的醫保、飯錢、取暖費卻被砍得稀巴爛。拜登氣得在社交平台上跳腳,罵這法案「魯莽又殘酷」,可眾議院還是高票通過了。說白了,這哪是「大而美」
蘭洽會開幕在即!記者帶你搶「鮮」探館 - 天天要聞

蘭洽會開幕在即!記者帶你搶「鮮」探館

第三十一屆蘭洽會開幕進入最後倒計時,本屆「蘭洽會」以「共享機遇,共謀發展,共創繁榮」為主題,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重點突出國際經貿合作、區域特色優勢、現代產業體系和招商引資渠道四大亮點,著力打造西部地區經貿合作重要平台。7月5日上午,記
關稅談判最後階段,印度做2手準備!還威脅要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 - 天天要聞

關稅談判最後階段,印度做2手準備!還威脅要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

(更多財經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王爺說財經)王爺說財經訊:關稅談判最後階段,印度開始做兩手準備!甚至威脅要對美國實施報復性關稅!一起來看看!7月5日消息,印度表示,希望在未來幾天內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同時威脅要對美國實施報復性關稅。印度可能對部分美國商品加收關稅,以報復美國對汽車及零部件提高...
莫迪反擊了?印度向世貿通報:計劃向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 - 天天要聞

莫迪反擊了?印度向世貿通報:計劃向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

(更多財經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王爺說財經)王爺說財經訊:7月5日消息,印度已向世界貿易組織(WTO)通報,計劃對部分美國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以回應美國違背世貿組織規則,對從印度進口的汽車及零部件加征關稅的措施。路透社報道,根據印度官方通報,新德里稱華盛頓對印度的汽車和部分汽車零部件徵收25%的關...
大風暴要來了?特朗普稱:已簽署12國關稅信函!周一就會發出? - 天天要聞

大風暴要來了?特朗普稱:已簽署12國關稅信函!周一就會發出?

(更多財經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王爺說財經)王爺說財經訊:最新消息!特朗普稱:已簽署12國關稅信函!下周一發出!一起來看看!7月5日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說,他已在12個國家的關稅信函上簽字,下周一7月7日就發給這些國家,信中概述它們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將面臨的各項關稅水平,「無論它們接受不接受」。路透...
特朗普簽署了大而美法案!這對中國會有何影響?一文看懂!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簽署了大而美法案!這對中國會有何影響?一文看懂!

(更多財經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王爺說財經)王爺說財經訊:7月4日,美國「獨立日」當天,特朗普正式簽署了爭議拉滿的「大而美」法案!這份價值4.5萬億美元的超級法案,一邊給企業減稅、給富人發錢,一邊瘋狂削減窮人醫保和食品補貼。國會吵翻天、專家警告債務崩盤,但特朗普卻高呼「美國再次偉大」。這波操作...
490萬美元!中斷1年半後,美國恢復進口俄羅斯大豆!發生了什麼? - 天天要聞

490萬美元!中斷1年半後,美國恢復進口俄羅斯大豆!發生了什麼?

(更多財經新聞,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王爺說財經)王爺說財經訊:罕見!490萬美元!美國居然恢復從俄羅斯進口大豆!發生了什麼?7月5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對美國統計數據的分析顯示,美國在中斷近一年半之後,於今年5月恢復了從俄羅斯的大豆進口。具體數據來看,2025年5月,俄羅斯對美國出口大豆490萬美元,為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