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拋出一篇19分鐘的「暴論」演講,震動歐洲。
他慷慨激昂地批評歐洲「壓制言論自由」,甚至將矛頭對準盟友的「內部墮落」,稱「歐洲最大的威脅是背離自身價值觀的歐洲人,而這些價值觀,也是美利堅一直倡導的價值觀」。
台下歐洲政要的表情,可以說完全被驚呆當場,他們的表情驚訝、面容困惑,還帶著一絲被羞辱的慍怒。
01
萬斯這場演講,很多內容已經不是荒誕可以說明了。
為了證明歐洲人已經背離了自身的價值觀,萬斯舉了很多例子。
比如指責歐洲人打擊言論自由,說德國對待那些發布反女權主義評論的公民展開突襲!職責瑞典起訴一名焚燒宗教典籍的人,痛罵英國逮捕在墮胎診所附近祈禱的人。
台下的歐洲人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應對,結果,萬斯又拿羅馬尼亞的選舉做例子,罵歐洲現在都沒什麼民主精神了。
其實這個事兒,始作俑者就是美國自己啊。
之前羅馬尼亞總統大選,有一個極右翼呼聲很高,在第一輪投票中得票最多。
這很快美國人和歐盟就站出來說話了,說你這個選舉有問題,這裡有俄國人參與的影響大選結果的惡意網路活動,有違民主精神。
美歐是在12月初做出上述表態的,對了,美國還在老拜治理下,他們自然對和俄國眉來眼去的極右翼是很不爽的。
在美歐的施壓下,羅馬尼亞憲法法院就取消了第一輪選舉結果,並暫停了第二輪的選舉。
可現在萬斯拿這個事兒痛罵歐洲人失去了民主精神,就不提這個事兒本身就是美國人自己在操盤,歐盟只是跟進而已。
雖然你美國換了當家的了,但這個事兒畢竟是你美國乾的啊,怎麼能現在就翻臉不認還倒打一耙了呢?
你說台下的歐洲政客不得一個個老血都要吐出來了。
我滴個老天,這老大怎麼能這樣呢?自己乾的臟事兒,反過來把我們罵一頓,我們比竇娥還冤啊。
說好的共同價值觀,那你萬斯接著跑去找魏德爾聊天是幾個意思?你不知她是極右翼,我們很排斥她嗎?
見就算了吧,到了德國的地兒,在德國開會,居然對德國總理拒而不見,這就是你說的共同價值觀?
所以,等到萬斯講完,揚長而去,全場的歐洲政客們都傻坐在當場,禮節性的掌聲都忘了拍了。
這太讓歐洲人震驚了,更震驚的是,馬上懂王又迅速補了一刀,他在白宮接受採訪時表示,他覺得萬斯說的很棒,非常出色。
你看,萬斯講的,就是懂王的意思。
他不遠千里來歐洲,就是來拆台的,來罵你們的,來讓你們更分裂的。
02
萬斯一席話,恰似一場泥石流,把美國近30多年的地緣布局轟塌了。
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的地緣戰略如同一張精密編織的網:北約東擴壓制俄羅斯,跨大西洋聯盟綁定歐洲,亞太再平衡圍堵東大。
然而萬斯的演講,卻像一把剪刀,咔嚓剪斷了這張網的核心繩索。
萬斯聲稱「歐洲的真正威脅不是俄羅斯」,直接否定了北約存在的邏輯。
此言一出,東歐國家脊背發涼——若連美國副總統都認為俄羅斯不足為懼,北約的集體防禦承諾豈不成了一紙空文?
萬斯將矛頭對準歐洲內部,實則是「美國優先」的2.0版本。
他指責歐洲「背離價值觀」,卻忘了正是這些價值觀讓歐美在過去三十年中結成意識形態同盟。
如今,美國副總統公開支持德國極右翼政黨,等同於鼓勵歐洲的政治分裂。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卡婭·卡拉斯哀嘆:「美國人彷彿在試圖與我們挑起爭端!」
萬斯一邊聲稱要用「經濟和軍事槓桿」施壓俄羅斯,一邊又大談「與普京達成合理和平方案」。
這種精神分裂式的外交辭令,連莫斯科都要笑出聲。
若美國真有意施壓,何必在慕尼黑會議上對俄烏衝突輕描淡寫?
特朗普與普京的「私聊熱線」,更讓歐洲懷疑:華盛頓是否已準備好出賣烏克蘭,換取與俄羅斯的廉價和解?
三十年布局,毀於一場「嘴炮」。萬斯用實際行動證明:摧毀霸權,不需要導彈,只需要荒謬的演講稿。
03
萬斯在慕尼黑的表演,不僅是外交災難,更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意識形態滲透。
他私下會見德國另類選擇黨領袖愛麗絲·魏德爾,公開為馬斯克支持極右翼辯護,甚至嘲諷歐洲人「連馬斯克幾個月的風波都承受不住」。
這種操作,堪比在歐盟心臟插上一面「分裂大旗」。
德國另類選擇黨民調已升至第二,萬斯的站台無疑為其注入強心劑。
當歐洲主流政黨誓言建立「絕緣牆」抵制極右翼時,美國副總統卻親手推倒了這堵牆。
若極右翼勢力藉機上位,歐盟的團結將土崩瓦解。
而這正是特朗普-萬斯陣營的算盤:一個分裂的歐洲,更容易被「美國新警長」呼來喝去。
用價值觀的匕首,刺向盟友的後背。這就是「新美國主義」的投名狀。
萬斯的演講,暴露了美國霸權衰落的本質:它不再有能力用價值觀或實力領導世界,只能靠製造分裂、煽動衝突來維持存在感。
04
萬斯將歐洲描述成「病人」,卻忘了美國自己早已病入膏肓。
槍支暴力、種族矛盾、政治極化……這些「內病」被包裝成「外部威脅」,不過是政客轉移視線的老把戲。
而當美國副總統在慕尼黑大談「言論自由」時,國內民眾正因TikTok禁令爭論不休——到底誰在壓制自由?
萬斯試圖用「中俄威脅」恐嚇歐洲,但歐洲人早已看透:美國真正的恐懼不是中俄崛起,而是失去「全球話事人」的地位。
當華盛頓忙著在慕尼黑指手畫腳時,金磚國家正在重構全球經濟秩序。這場「新冷戰」,不過是美國自導自演的獨角戲。
從阿富汗撤軍的狼狽,到對烏克蘭的曖昧態度,再到萬斯「19分鐘摧毀30年布局」的神操作,美國的「超級大國」人設已碎成一地渣滓。
萬斯的慕尼黑演講,註定成為地緣政治史上的經典反面教材。
它用19分鐘證明:當一個大國沉迷於內鬥、雙標和短視,其霸權崩塌的速度會比所有人想像的更快。
三十年前,美國用冷戰勝利者的姿態規劃世界;三十年後,它的副總統用一篇荒誕演講,親手為霸權時代寫下墓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