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中企在伊拉克參建的中東地區首條海底隧道 「伊中深化基建合作潛力巨大」
中國和伊拉克企業的船隻在海面上相互配合作業。
中方工作人員操控絞吸船作業。
以上圖片均為李美軍攝
伊拉克最南端的波斯灣之畔,祖拜爾河蜿蜒流淌,這裡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河邊,一條陸地隧道已初具規模;河中央,大型非自航絞吸船正在進行疏浚作業;另一端的海塘內,水面漂浮著一排排黃色浮標,一艘艘快艇穿梭在紅白相間的鋼筋塔叢林內。
這些黃色浮標「暗藏玄機」,每一個浮標代表一節長126米、寬35.6米、高約11米、重約4萬噸的巨大沉管。「河道疏浚完畢後,將由特定船隻和設備把這些沉在海水中的管道拉到水下指定位置並逐一連接貫通起來,最終形成約2.5公里長、6車道的海底隧道。」中國交建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交天航局」)法奧港項目經理武琳表示,「建成後,這將是中東地區第一條海底隧道。」
祖拜爾海底隧道是伊拉克法奧港項目的一部分。隧道所在的「烏—法」連接道路主要用於連通法奧港和原先的舊港烏姆蓋薩爾港,並將港口與北方交通幹線連接起來。中交天航局承擔了祖拜爾海底隧道項目的基槽疏浚開挖、樁基、預製梁、部分沉管製造等具體工程。
將重量和航母差不多的巨大沉管埋入水下並連接成可以通車的海底隧道,施工難度之大可想而知。據武琳介紹,按照設計要求,隧道沉管要埋入水下30.5米的位置,但施工船目前最大挖掘深度只有28米。「為有效解決超挖深技術難題,項目部聯合公司技術中心開展技術攻關,對施工船進行『絞刀齒輪箱防水裝置改造』『起橋纜繩加長安裝與調試』等升級工作,同時在每天潮位低時抓緊施工。」武琳說,經過不懈努力,目前工程進展順利,將於本月如期完工。公司也因自身出色表現,在港口建設項目所有分包單位中獲得年度施工和安全管理最佳施工單位獎。
一家來自荷蘭的海洋重工公司在祖拜爾項目中承建海底隧道的沉管下沉、安裝工程,與中方項目銜接最為緊密。該公司項目工程師澤維爾·薩德科維斯基說:「中交天航局團隊是可靠的高質量合作夥伴。我們對基槽疏浚的質量控制與施工進度非常滿意,疏浚後的隧道基槽十分平整,為接下來的礫石基床鋪設與沉管安裝打下很好基礎。」
伊拉克屬地員工哈桑·齊納德是中交天航局伊拉克項目團隊的安全工程師,負責現場裝備和人員安全監管。哈桑·齊納德表示,進入項目工作以來,他的收入顯著提高,「中方帶著合作發展的理念來建設法奧港,為當地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我就是眾多受益者之一。」
作為伊拉克「發展之路」基建計劃的起點,法奧港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擁有近1億噸吞吐量的港口,其中一期項目將於今年年內投入運行,年吞吐量將達4500萬噸。據介紹,一期項目中交天航局參與建設的5個集裝箱深水泊位已全部完成施工,正在進行碼頭後方堆場的建設。港池與航道的疏浚工程已經完成了疏浚總工程量的80%,計劃於2025年10月全部完成。
按照計劃,伊拉克政府還將斥資170億美元修建一條從法奧港直通土耳其的鐵路和一條高速公路,以擴大港口的縱深。伊拉克港口公司總經理法爾漢·法圖什表示,法奧港項目將成為本地區最重要的經濟和戰略項目之一,「期待更多中企積极參与伊拉克的『發展之路』基建計劃。伊中深化基建合作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