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朗普自稱已經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過電話,並表示推開了一個關於俄烏衝突可能解決的新窗口。儘管這場所謂的對話目前僅憑他的一面之詞,但其背後的政治意味,以及對全球局勢的潛在影響,足以讓世人屏息。
【特朗普與普京】
據特朗普自己透露,他通過《紐約郵報》宣布,這次電話交流的核心議題是如何終結俄烏戰爭。然而,幾天過去,美俄雙方都未給出任何官方聲明,特朗普的話依然是唯一的信息來源。
路透社的報道進一步揭示,雖然特朗普聲稱有意終結烏克蘭戰事,但他並沒有提供任何具體的解決方案,只是強調談話氛圍良好,雙方對此次溝通感到滿意。這不禁讓人產生懷疑。
實際上,特朗普一直以言辭犀利而著稱,此次也並無例外。他把戰爭形容成一場「血腥屠殺」,直言拖得太久,所有人都已經厭倦。這番話確實激起共鳴,但言辭華麗並不能代替行動。
【特朗普】
問題在於,他既未明確停火的策略,也未給出嶄新的外交方向,僅憑一通電話能否足以改變局勢,真的不好說。
與此同時,從俄羅斯方面傳來的信號顯得模稜兩可。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既不承認也不否認所謂通話,只是表示美俄之間存在多重溝通渠道,他不可能知曉每一輪對話的細節。
考慮到美俄總統已有相當長時間未直接通話,此次互動若屬實,將代表兩國關係的一次重要試探。特朗普與普京的「私人關係」一直被炒作,但背後的外交博弈遠非簡單的人際交往所能化解。
【普京】
即使雙方初步達成某種默契,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戰略目標,仍與特朗普的和平願景有著千山萬水的差距。
不得不提,特朗普推動俄烏停火背後也有自己的「小算盤」。作為一個精明的商人,他深諳談判的藝術。如果局勢未如己願,他或許會毫不猶豫地對俄羅斯施加更大壓力。因此,這次通話或許不是改善關係的開端,而是新一輪角逐的序幕。
俄羅斯方面的態度變化,同樣值得玩味。據俄新社消息,俄駐聯合國代表涅邊賈透露,俄羅斯同意與美國就烏克蘭問題接觸,並等待美方信號。
【帕姆·邦迪】
這是特朗普重返白宮後,俄首次主動釋放合作意願。而這一轉變很可能與特朗普心腹、新任司法部長帕姆·邦迪的上任有關。她一上台便停止了沒收俄羅斯海外資產的計劃,並解散相關小組,被解讀為向俄方伸出的「橄欖枝」。
眾所周知,特朗普政府始終有意改善與俄羅斯關係,將其定位從敵變友,再利用其與中國之間的複雜關係,達到分化目的。這出「聯俄反華」的戲碼,不止一次被搬上檯面。
那麼,對於中方來說,這種美俄關係的微妙升溫無疑令人警覺。歷史早已證明,在國際政治這盤棋局上,一方的舉動往往牽動全局。中國該如何應對,成為另一個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