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鳳梨 編輯:鳳梨
德國選戰越來越火熱,距離大選只有幾天了
但這次的焦點不是傳統大黨,而是極右翼政黨選擇黨突飛猛進的支持率!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美國科技大佬馬斯克還跳出來公開助選
大肆吹捧魏德爾和選擇黨是「德國的未來」。
這波操作直接讓德國政壇的局勢變得撲朔迷離,而主流政黨的「防火牆」能不能擋住他們的勢頭,成了最大的疑問。
選擇黨的「崛起」
要是放在幾年前,選擇黨可能還真算不上德政壇的「熱門選手」
但現在,他們居然已經成了德國第二大黨!
在德國最新的民調顯示,選擇黨的整體支持率直接衝到快20%的高度
黨魁魏德爾的個人支持率更是比現任和前任總理都高
那麼問題來了,選擇黨這匹「黑馬」到底是踩著什麼「風火輪」跑上來的?
答案其實挺簡單
德國現在的「整體情況」,說白了就是個爛攤子。
德國人是出了名的「喜歡穩」?可這個「穩」的形象從去年開始徹底崩了。
這一年,物價飛漲,能源價格爆表,製造業大廠大裁員,連帶著通貨膨脹像脫韁的野馬
把老百姓的生活搞得苦不堪言
看看賬單上的油價、水電費,德國人真有點受不了了。
於是,選擇黨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火速出圈的
他們很聰明,一直對外喊著「我們不搞移民」,「我們不搞環保稅」,「先保護德國人自己的錢包」
這就讓不少從傳統政黨跑出來的選票落到了他們碗里。
德國選擇黨logo
選擇黨緊抓移民問題是很聰明的一個方法
德國從2015年大規模接收移民開始就一直飽受爭議,這幾年各種社會矛盾和移民脫不開關係。
不少德國人覺得,本國人日子都難過了,憑啥還要花錢養活一堆外來人口?
選擇黨直接抓住這點不鬆口,反移民的口號喊得震天響
不僅挑動了那些對移民頗有意見的選民,還讓關注社會治安和福利的中間派開始搖擺不定。
選擇黨為什麼能崛起,有一部分原因也得「感謝」傳統政黨的「攪和」
去年的紅綠燈聯盟崩了,自民黨直接翻臉不幹,社民黨和綠黨繼續「湊合」也沒頂事
搞得選民對這些老牌政黨失去耐心。
更何況,各大黨對經濟問題的處理慢得像蝸牛,顯得手足無措
這就給了選擇黨一個完美的「上位機會」。
事實上,這幾年選票的大洗牌,讓所有德國的大黨都變得搖搖欲墜
一邊是無法獨攬大局的老政黨,另一邊是後起之秀如雨後春筍般想分蛋糕
德國政壇的現狀就是這麼亂。
馬斯克「橫插一腳
說到選擇黨崛起的另一大助攻,那就不得不提最近讓全球媒體炸鍋的新聞
馬斯克公開站出來自封「魏德爾粉絲」,直接在哈雷的一場線上連線中幫選擇黨搖旗吶喊。
他那句「選擇黨是德國未來的希望」可謂讓人目瞪口呆
更有德媒爆料,他可能往選擇黨帳上砸了大筆資金。
雖然馬斯克趕緊出來闢謠,說沒有扔特別多的錢,但並沒有否認投資
他的表態卻再真實不過:他確實和選擇黨站在了一起。
那麼,這位在美國攪弄風雲的科技大佬怎麼跑來德國攪局了?
特朗普能重新返回白宮,背後少不了馬斯克的助力
他可是靠助「懂王」一臂之力賺足了政治資本的聰明人。
所以有人猜測,他這次可能是想試試能不能在德國也捧出一個「懂王2.0」
魏德爾的口號都學得差不多了,什麼「讓德國再次偉大」
這不就是翻版的「讓美國再次偉大」嗎?
要說魏德爾這次扮演得挺像,那馬斯克絕對是好萊塢最佳「製片人」。
大家別忘了,馬斯克可不只是科技大佬,他還是一個成功的商人
德國可是他的戰略重點市場,每年在這裡賣電動車、碳能源項目賺得盆滿缽滿。
萬一選擇黨真能混進政府,政策方向對馬斯克來說可能會變得更友好
例如少點對他的監管,多支持點新能源科技。
這種可能性太誘人了,誰會不心動?
選擇黨能突破「防火牆」么?
那麼問題來了,就算選票扶著選擇黨衝到了民調第二,但他們真的能登頂拿下總理位置嗎?
答案目前只能說是挺懸的。
德國和別的國家不太一樣,在德國單靠一個黨派,哪怕支持率第一,也幹不了什麼事
組閣才是關鍵
但問題是,選擇黨剛剛躥紅,卻已經成為了所有主要黨派的「眼中釘」。
不只是聯盟黨,還有社民黨、綠黨、左翼黨
統統都簽了「絕不和選擇黨合作」的所謂「防火牆協議」。
這意思就是,民眾選你,但我們不認可,你就算當了總統也幹不成什麼事。
而且,有支持選擇黨的人,就有反對的人。
柏林剛剛爆出一場3萬多人的抗議遊行,科隆的反選擇黨活動更誇張,4萬人上街抵制
還有一大波類似的示威在德國各地此起彼伏。
說白了,選擇黨的崛起就像一個總在刺激神經的事件
有人為他們歡呼,也有人恨不得拉他們下台。
魏德爾和選擇黨能否打破德國政壇的「防火牆」?
答案估計還得靜待選票揭曉後多方僵持拉鋸的結果。
但可以確定的事情是,選擇黨已經刻下了自己的名字,不再是那個默默無聞的小黨
他們撬動的不只是德國選民的情緒,更是整個社會結構的裂縫和政治分野。
未來幾年,德國政治更可能變得越來越複雜
傳統大黨不但要面對經濟問題和社會矛盾,還要小心翼翼地與這些「黑馬」政黨博弈較量。
從選擇黨到馬斯克,再到潛藏在這場選戰背後的人民情緒和國際隱喻
德國人民的抉擇不只是一張選票那麼簡單
德國未來會怎麼走,這要由魏德爾和她的選擇黨繼續打破常規
或者主流政黨放手一搏,來告訴我們答案了。
信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