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埃及、美國特派特約記者 黃培昭 馮亞仁 環球時報記者 張旺】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當地時間11日威脅稱,如果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在本周六(15日)前不釋放人質,加沙地帶停火協議將終止,以軍將繼續作戰。路透社稱,在內塔尼亞胡發出這一「最後通牒」後,哈馬斯方面發表聲明,重申其對停火的承諾,並稱是以色列方面破壞停火協議。一些中東媒體認為,以色列的強硬立場可能導致停火協議的破裂,進而引發新一輪衝突。1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會見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時,再次談到美國「接管」加沙並驅逐該地區200多萬巴勒斯坦人的計劃。美聯社稱,這是一個大膽但極不可能的計劃,旨在徹底改變中東,並要求約旦和其他阿拉伯國家接收更多的加沙人。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長蓋特12日表示,反對任何從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驅逐巴勒斯坦人的做法,這對阿拉伯世界來說是「不可接受的」。哈馬斯發言人哈齊姆·卡西姆12日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的立場很明確,我們不會接受美國和以色列的威脅語言。為了釋放人質順利進行,以色列必須承諾執行停火協議的條款」。
2月11日,在靠近加沙地帶的以色列邊境一側,以軍士兵站在坦克上。(ic photo)
內塔尼亞胡已下令集結部隊
據《以色列時報》11日報道,內塔尼亞胡當晚發表視頻聲明稱,如果哈馬斯本周六中午前不釋放「我們的人質」,停火將結束,以軍將在加沙恢復「激烈戰鬥」,直至哈馬斯被徹底擊敗。此前,以色列安全內閣召開了4個小時的會議。
內塔尼亞胡還表示,安全內閣對美國總統特朗普10日要求哈馬斯在15日中午前釋放人質表示歡迎,也歡迎美國總統對加沙未來的「革命性願景」。《以色列時報》稱,該願景指的是特朗普提出的戰後計劃,即永久地將加沙地帶的全體人口遷出。據路透社報道,以色列總理還表示,他已下令軍方在加沙內部和周圍集結部隊。
對於內塔尼亞胡的表態,哈馬斯11日發表聲明,表示其遵守停火協議,而以色列是「不遵守承諾的一方,應對任何複雜情況或人質推遲釋放負責」。同日,葉門胡塞武裝領導人阿卜杜勒·馬利克·胡塞發表講話稱,如果以色列違反停火協議,該組織「隨時準備發動軍事干預,以防加沙地帶衝突升級」。
1月15日,以色列與哈馬斯就加沙地帶停火達成協議。自1月19日開始第一階段停火以來,哈馬斯一直在逐步釋放人質,但其10日宣布,由於以色列違反協議,它將推遲原定15日的人質釋放。哈馬斯方面指責以色列多次開槍致人死亡,還扣留了一些援助物資,阻礙巴勒斯坦人返回加沙地帶北部。
路透社稱,目前尚不清楚內塔尼亞胡所指的是要求哈馬斯釋放所有在加沙被扣押人質,還是僅指根據停火協議應於周六釋放的3名人質。一個代表人質家屬的以色列團體敦促內塔尼亞胡遵守停火協議:「我們決不能倒退。我們不能讓人質在囚禁中消磨生命。」
沙特阿拉比亞電視台稱,內塔尼亞胡的表態顯示了以色列政府在人質問題上的強硬立場和零容忍態度,以及對恢復軍事行動的堅定決心,給停火蒙上陰影。
卡達半島電視台援引觀察人士的觀點稱,停火協議的破裂和以色列對加沙戰爭的重新引爆可能也會讓以色列總理受益。內塔尼亞胡的批評者經常表達這樣的觀點:總理一直在拖延戰爭,從而使人質釋放推遲,進而與2023年10月應對哈馬斯攻擊的失敗拉開距離,並避免在腐敗案件中被定罪。美國前總統拜登曾告訴《時代》雜誌,「人們有充分的理由」得出結論,內塔尼亞胡在為自己的政治目的延續衝突。
約旦答應接收2000名重病兒童
同樣在1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與到訪的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舉行會晤。這次約兩小時的會晤並未能讓雙方就加沙問題達成共識。據路透社報道,在會晤中,特朗普再次表達了美國「接管」加沙,驅逐當地巴勒斯坦居民並要把加沙變成「中東的里維埃拉」的立場。他表示,約旦和埃及最終將同意安置流離失所的加沙居民。
報道提到,這兩個國家都依賴華盛頓的經濟和軍事援助。美聯社稱,特朗普10日曾表示,如果有必要,他將停止向約旦和埃及提供資金,以說服它們接收更多來自加沙的巴勒斯坦人,但11日又收回了這一說法。不過,據《紐約時報》報道,由於特朗普政府暫停全球對外援助,美國對約旦的援助目前已被凍結。
報道稱,阿卜杜拉二世在白宮並未對特朗普的加沙計劃做實質性表態,只是表示約旦方面能夠立即做到的是儘快接收約2000名罹患癌症或其他重病的巴勒斯坦兒童。離開白宮後,他在社交平台x上發帖稱,在與特朗普會晤期間,他重申反對將巴勒斯坦人驅離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的堅定立場,「這是阿拉伯人的統一立場。重建加沙而不讓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解決嚴峻的人道主義危機,應該是所有各方的首要任務」。
法新社報道稱,阿卜杜拉二世呼籲保持耐心,並表示埃及將做出回應,阿拉伯國家將在利雅得舉行的峰會上討論這一問題。
據路透社報道,埃及外交部11日發表聲明稱,計劃提出重建加沙的「全面建議」,並「希望與特朗普政府就此事展開合作」,目標是「公平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埃及外交部表示,其計劃將「以明確和果斷的方式重建加沙地帶,確保巴勒斯坦人民留在自己的土地上,並符合他們的合法權利」。據埃及媒體透露,埃及的重建願景包括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經濟發展和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等多個方面。
據法新社報道,哈馬斯12日對約旦和埃及反對特朗普強制驅離巴勒斯坦人的計劃表示讚賞。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日接受cnn採訪時也駁斥特朗普大規模驅逐加沙人離開家園的想法,呼籲尊重巴勒斯坦人及其阿拉伯鄰居。
巴勒斯坦人擔心「大災難」重演
「特朗普的加沙接管計劃違反國際法嗎?」歐洲新聞電視台11日以此為題進行報道,並援引布魯塞爾大學國際法教授奧利維爾·科爾滕的觀點稱,強制驅逐人口被視為反人類罪。「未經一個國家的同意而控制該國領土的一部分,就等於佔領。如果使用武力,就變成了侵略。」科爾滕補充道。根據國際法,將加沙地帶的任何部分從巴勒斯坦領土分離出去都違背了「領土完整」原則。
美國《紐約時報》援引大西洋理事會斯考克羅夫特中東安全倡議主任喬納森·帕尼科夫的話報道稱,停火的脆弱性,以及特朗普強迫驅離巴勒斯坦人的提議,已經讓阿拉伯領導人進入了「被動應對模式」。「該地區的所有領導人都在試圖平衡他們認為越來越不穩定的局勢。」帕尼科夫說,「近一年半以來,衝突一直存在,而且從未完全平息。但出現了一位美國總統,他威脅要採取行動,這是在火上澆油。」
路透社稱,巴勒斯坦人擔心他們的「大災難」會重演。數十萬巴勒斯坦人在1948年以色列建國後的戰爭期間被迫逃離家園或被驅逐。美聯社稱,特朗普10日曾發出警告:「如果所有人質在周六12時之前沒有歸還……地獄之門將打開。」對此,路透社採訪的加沙居民回應稱,如果周六中午之前以色列人質未能得到釋放,他們將做好迎接「地獄」來臨的準備。「地獄比我們現在所經歷的還要糟糕?地獄比殺戮還要糟糕?加沙地帶發生的破壞、所有行為和人類罪行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沒有發生過。」來自加沙南部拉法的巴勒斯坦人喬瑪·阿布·科什說道。
法新社12日援引巴勒斯坦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卡達和埃及作為「調停者」正在緊張工作,以解決圍繞加沙停火協議的危機。「卡達和埃及的調停人員正在與美國方面接觸。」該消息人士說,「他們正在加緊努力解決危機,迫使以色列執行停火協議中的人道主義條款,並開始第二階段的談判。」此外,哈馬斯在12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由該組織政治局成員、高級官員哈利勒·哈亞率領的代表團已抵達開羅,並開始與埃及官員會面。
報道稱,根據停火協議,以色列和哈馬斯應在1月19日第一階段停火生效16天後開始第二階段協議的間接談判。但到目前為止,相關談判還未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