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之後,中國立刻做出了反應,幾乎是在美方徵稅措施生效的同一時刻,中方就發布了自己的反制措施,對一部分美國進口商品徵收10%~15%的關稅。其中包括煤炭這樣的初級產品,也包括汽車、農機之類的製造業產品。
中國還立刻禁止向美國出口一些極為重要的稀有元素。其中有些可以用來製造集成電路生產環節中的關鍵器件,有些可以用來製造熱成像儀,還有一些是裝甲材料的重要添加劑。人們此前一直預測的大豆、玉米、牛肉等農產品,並沒有出現在這一輪的制裁名單當中。
專家們紛紛表示,看來中方的制裁措施早就已經起草好了。只要特朗普發動懲罰性關稅,我們就立刻公之於眾,讓美國政府、讓全世界看清楚,中國不是特朗普能夠隨意敲詐勒索的對象。
對於美國的貿易措施,中方並不是單純等著開戰的。從特朗普獲得選舉勝利,中方就反覆強調,希望特朗普能夠以兩國關係為重,從全球經濟安全的大局出發,不要採取貿易戰這種害人害己的手段。中美貿易是互利的,並不存在中國單方面獲得好處,而美國吃虧的情況。相當多的美國貿易界人士也不斷呼籲,特朗普把頭腦放冷靜一些。然而,上台僅僅10天,特朗普還是不聽勸堅持發動貿易戰。
從特朗普內閣成員組成來看,這場貿易戰恐怕就是不可避免的。在直接負責對華關係的人選上,特朗普任命了魯比奧為國務卿,海格賽思為國防部長,拉特克利夫為中央情報局長。這幾個人都是頑固反華派,拉特克利夫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再次翻出新冠疫情的問題,把髒水潑向中國。至於特朗普的財政部長貝森特,作為一個精通金融的億萬富翁,公開指責中國經濟是全球歷史上最為不平衡的,正在遭受嚴重的衰退和蕭條。言下之意,現在如果不搞落井下石,可能就錯過打擊中國的機會了。所以這一場貿易戰,從一開始就是無法避免的。
正因為如此,中國早有準備,手裡絕不會只有少數幾張牌。媒體已經表示,除了已經發布的報復措施之外,中國可能要針對一些美國頭部企業進行更大規模的制裁。比如說對互聯網搜索引擎排名第一的谷歌公司。谷歌在美國互聯網股票板塊上的地位是盡人皆知的,他的搜索引擎服務雖然退出了中國,但是在廣告業務、應用市場業務上,並沒有和中國市場做切割,依然在通過各種方式從中國賺錢。然而,谷歌應用市場根據美國政府的法令把華為手機排除在外,這顯然是有必要對他進行法律調查的。
英特爾公司同樣有類似的行徑。雖然今天的華為電子產品上還能看到英特爾晶元的使用,但是cpu具體等級和數量受到了嚴格限制,這是一種歧視性貿易的做法。至於人工智慧晶元巨頭英偉達,同樣對中國企業的採購做了限制甚至禁止。
如果特朗普還不收手,那麼中方可以對這類美國企業進行進一步的貿易懲罰。這裡還沒有提到美國的農產品、文化產品,以及在中國進行了投資和銷售的其他美國品牌。其中有相當多的品牌,在中國都有同水平競爭對手。如果把他們趕走,就會給中國企業提供廣闊的市場和成長空間,在體育產品、飲料、食品、餐飲等方面都是如此。至於電子信息產業,信創工程的順利推進,讓我們有足夠的底氣,來發動報復性措施。
所以外界普遍認為,中國面對第2輪貿易戰已經比上次從容得多了。如果特朗普及其幕僚們不肯相信,非要試一試的話,那就讓他們往鐵板上踢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