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暫緩對墨西哥的關稅,不僅讓墨西哥企業鬆了一口氣,也讓在墨中企鬆了一口氣,但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依然懸在墨西哥頭上,這種狀況下,墨西哥有人已經押注中國。
墨西哥總統辛鮑姆
據港媒報道,中國墨西哥商會常務副會長卡德納表示,墨西哥和中國有堅實的經濟和政治聯繫,這種聯繫超越了現任美國總統的任期。
卡德納的這句話顯然意味深長,表達了中墨合作基礎深厚,不僅在於短期利益,更要著眼於長期戰略,同時也暗示了中墨關係不會受到美國的干預,這顯然是在給在墨中企打氣。
而他所說的「超越美國總統任期」之言,應是想表明:從時間維度來看,中墨合作保持連續性,不會因美國政權更迭而動搖。
換言之,中墨合作這麼久了,美國總統一個任期才多久?特朗普就算加稅,也只能加四年,下個四年美國什麼樣還不一定呢。他說這話,也是在為中企「開導」。
特朗普
作為美國鄰國,墨西哥長期受其經濟影響,但近年來加速推進「近岸外包」戰略,試圖吸引中國企業投資以對衝風險。
由於美國持續對華商品增加關稅,所以墨西哥近些年已超過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但其對華進口同樣增長顯著,採取「經濟靠美國、轉型靠中國」的雙軌策略。
儘管特朗普的「關稅大棒」高懸,但是墨西哥作為中國產品進入美國市場的橋頭堡,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地位。
現有的貿易協定,允許符合條件的墨西哥製造產品,享受零關稅進入美國市場的優惠,這對於在墨西哥投資的中資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吸引力。
近年來,中企正以大跨步進軍墨西哥,希望通過這一戰略舉措,來規避美國的貿易壁壘。然而,美國對墨西哥商品加征關稅的風波,無疑為正在布局的中企蒙上了一層陰影。
儘管特朗普對墨加稅已暫停30天,但並不排除未來恢復的風險,這使得在墨西哥投資的中企,需要重新評估其供應鏈策略。
中墨企業合作
墨西哥緊鄰美國南部,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美墨加貿易協定的優勢,深受投資者關注。然而,儘管有著這樣的優勢,墨西哥的製造業基礎設施和產業鏈,與全球領先的製造基地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對中國企業而言,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墨西哥要想發展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提升,不僅是技術,還有生產效率。
由於其國內生產無法滿足全部的製造需求,許多墨西哥企業仍需依賴進口裝備、零部件和原材料。而這正是中國企業可以大展拳腳之地。
中國企業具備豐富的經驗和技術優勢,能夠幫助補齊墨西哥製造業的短板。中企的加入,可以推動墨西哥本土產業鏈的完善,從而提高整體生產力。
其次,中企的進駐,還為墨西哥帶來了資本、技術和就業機會,助力當地經濟的發展。
總的來看,關稅成了特朗普政府的「拿手菜」,但這種策略並未能真正解決貿易失衡的問題,反而引發了一系列新的挑戰。關稅最終帶來的不是美國贏,而是大家一起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