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於近日,接連退出了多個聯合國機構。白宮將其歸結為「反美偏見」。說到底,就是覺得聯合國總盯著美國讓它多掏錢,而這在特朗普眼中,怎麼看都是「不公平」的。
【特朗普】
隨著特朗普的「退群」宣言,美國立即退出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和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甚至還打算重新審視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關係。
這一連串的退出風波,一方面是特朗普宣稱對聯合國內部管理失序的不滿;另一方面,實際上反映了美國利益至上主義者的思維邏輯:與其依賴多邊平台,不如獨自掌握話語權。
眾所周知,美國還有大筆的聯合國預算攤款未繳納,總額高達28億美元之巨。特朗普政府此番威脅「退群」,其目的也是想逼迫聯合國遵循他們的遊戲規則,特別是在會費制度上,希望實施一種更加靈活的自願捐款制度。
【特朗普】
顯然,在特朗普及其內閣的策略背景下,美國逐步收回對聯合國支持的姿態,是一種拒絕承擔全球責任的表現。他們不熱衷於多邊主義和集體治理,認為美國的霸權地位應該靠自己的力量來維持,而不是依賴於聯合國這樣的國際組織。
此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隨著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崛起,美國已經不能通過單純的經濟和軍事干預,來限制中國的發展。因此,美國曾試圖藉助聯合國會費問題,來向聯合國施壓,在某程度上也帶有遏制中國崛起的用意。
【聯合國】
然而,事實證明,隨著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強,在國際事務中擔當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美國這種做法並沒有達到預期中的效果。
而實際上,聯合國總部設在美國紐約,這也是很多國家的噩夢。因為只要在美國的地盤,美國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影響各國外交活動。特別是特朗普時代,有時甚至出現美國阻止某些國家外交官公開發言的情況,這讓聯合國的聲譽蒙上了陰影。
因此,自然而然地,關於將聯合國總部搬遷到其他國家的聲音也越來越響亮。在這其中,中國成為了熱門候選地。
【聯合國】
中國一方面是因為尊重和維護聯合國原則,另一方面其日益增強的國際角色也讓人不得不重新考量這樣的可能性。當然,中立國家也是一種選擇,至少可以提供相對公正的環境。
假如聯合國真的移至中國,這將會是一個天翻地覆的變化。對於中國來說,這無疑是個提升國際地位的良機。更多的國際事務參與權、更深層次的文化交流與融合、更廣泛的經濟推動力,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利好。甚至有人大膽預測,這可能引領全球局勢朝著更公平合理的方向發展。
不過話說回來,將聯合國總部搬遷到中國,在現實操作中難度不小。但在特朗普政府的衝擊下,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