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這屆的特朗普總統,比他上一任的權力更大。
美國共和黨不但贏了大選,還同時贏了國會參眾兩院的多數席位。
再加上之前就由共和黨主導的最高法院(占多數)。
可以說,特朗普可不僅僅是贏得大選,更整合了共和黨 + 參議院多數 + 眾議院多數 + 最高法院多數。
而且,懂王周邊還圍了一群「馬屁精」。
典型的就是前陣子美國空難事故的白宮發布會現場。所有上台講話的高官,都跟拿了一個劇本似的——開頭和結尾均用了大篇幅感謝總統先生的英明領導,全程也不忘穿插著找機會誇讚幾句懂王...
你看,這是交通部長,肖恩·達菲。
這是國防部長,皮特·海格塞斯。他也是一邊講話,一邊不斷真誠的望向特朗普,似乎在試圖獲得領導的認可...
這是副總統萬斯,連穿搭領帶都和懂王保持著高度一致。
特朗普站在一旁親切的看著他們,微微頷首。
怎麼說呢,給人的感覺,恍惚間好似是到了「光之國」。
如果不聯繫整個事件背景,你很難想像,這是一場問責會。本次事故無一生還。
不知道的還以為通過總統先生的偉大英明領導,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呢。
其實,放到當下,這幾乎已經成為共和黨高層官員的標準話術了,開篇必提特朗普的偉大英明,時時刻刻注意彰顯自己的忠誠。
這樣的懂王,如此得自信滿滿,意氣風發,感覺自己就是天底下最棒的國家領導人。
然而,卻偏有那麼一個遠道而來的男人,讓懂王表現得非常謙虛,主動收斂了自己的鋒芒。
他,就是來白宮找特朗普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
下面的鏡頭大家肯定都看到了。
內塔尼亞胡入座的時候,特朗普非常貼心的幫他把椅子扶好推正;內塔尼亞胡頭也不回,就那麼很自然的坐下。
以至於有美國網友調侃說,美國總統變成了以色列總理的服務員。
實際上,如果你看美國媒體報道的相關視頻就會發現,把全世界都不放在眼裡的懂王,在內塔尼亞胡面前,確實變得謙遜且拘謹了。
這種心理,從他的肢體語言上就能明顯體現出來。
縮肩,雙手合錐藏於身下。
咱們把鏡頭拉遠,再看兩人的肢體語言和表情,也是很明顯的。
而且,特朗普還特意打了鮮艷的淺藍色領帶,這正是以色列國旗上大衛星的顏色。作為回應,內塔尼亞胡則用了特朗普最愛的紅色領帶。
對比同日,特朗普會見日本首相石坡茂,這才是咱們最熟悉的懂王的樣子。
還有2017年,上一任總統時,他和安倍晉三握手的場面,曾經一度成為全球笑談。
法國總統馬克龍也擰不過他。
你再看,這是特朗普上一任時,和內塔尼亞衚衕框的場面。
內塔尼亞胡打量特朗普的眼神,也非常有意思。
要知道,以特朗普的風格,如果你擋到他了,他就會直接推開你,必須要坐c位的。
這樣子的人,在內塔尼亞胡面前居然如此拘謹謙遜,確實令人非常迷惑。
而且,在他謙遜的待客過程中,又爆出了一些驚人之語。
當著內塔尼亞胡的面,特朗普直接拋出一段「美國接管加沙」的離譜言論。
聽聞此言,他身旁的白宮幕僚長(又稱白宮辦公廳主任)蘇西·威爾斯一下子給震驚了,眼睛瞪得像銅鈴的模樣被媒體鏡頭捕捉到,隨即在社交媒體上迅速走紅。
事實上,如果你把時間線拉長一點就會發現,在以色列面前,美國的姿態一直放的都不高,無論主政的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
你看,早前內塔尼亞胡的望向拜登的眼神和體態,像不像一個很欣慰的家長,在看自己的孩子完成作業?
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屬於其重要的國策。
當然,有陰謀論說,這是因為猶太財團控制了美國,美國已經成為了猶太人的宿主。這樣的推測,其實還是有點過了。
畢竟,以色列是以色列(以色列國內的猶太人佔比只有73%,21%是阿拉伯人,另有亞美尼亞、切爾克斯等少數民族);猶太人是猶太人。
更何況,也不是所有的西方猶太人都是猶太復國主義的狂熱支持者。
所以,主要原因還在於,以色列雖小,但卻屬於美國霸權的命門。
中東是石油-美元的根基,只有通過以色列不斷的製造摩擦,才能控制中東出產符合美國利益的石油價格和石油數量。
一旦美國失去了以色列,石油美元的根基也就隨之垮掉了。
這樣一來,美元喪失世界貨幣的地位後,美國的一切優勢也幾乎都將不復存在。
這方面的東西很複雜,別的就不再細講,否則都可以出一本專著了,還是上中下三冊的那種。
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1986年,時任國會參議員拜登的一段演講,主題是——如果中東沒有以色列,美國就創造一個以色列。
不得不承認,當年的拜登,跟咱們後來熟悉的樣子很不同。那時候的他,講話聲音洪亮,口齒清楚,收放自如,也是挺有氣勢的。
好了,咱們最後還是說兩句特朗普。
特朗普,他其實從來沒說過自己不喜歡戰爭,而只是不喜歡那種沒有利益還凈虧損的戰爭罷了。
如今的美國總統給以色列總理推椅子,表現得如此謙虛,實則暗藏政治博弈的潛台詞。
只能說,這椅子一推一坐,兩人各取所需。至於巴以和平?或許早就被塞進椅子底下當腳墊了。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和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