瑩觀天下|足跡遍布四大洲,這個日本人拉著人力車週遊世界

2025年02月08日15:52:07 國際 1753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曉瑩

1月26日,日本34歲男子鈴木悠司拉著人力車抵達非洲大陸最南端的開普敦,結束了從肯亞南非6000多公里的非洲拉車之旅。這個拉車走遍世界的壯舉,他已經堅持了9年。

去年7月1日,昵稱「阿甘」的鈴木悠司拉著人力車從肯亞首都內羅畢出發。一路途經坦尚尼亞尚比亞波札那納米比亞,最後抵達南非開普敦。他在終點向支持者致謝:「沒有你們,我不可能成功。我(拉著人力車)跑步是為了好玩。我已經旅行了9年,我從你們那兒汲取力量,也回饋給你們力量。這就是我的生活。」

瑩觀天下|足跡遍布四大洲,這個日本人拉著人力車週遊世界 - 天天要聞

1月26日,來自日本的鈴木悠司(右)抵達位於南非開普敦的旅途終點後與一名男子合影。 新華社

2016年,鈴木悠司拉著超過100公斤重的人力車,腳穿日式厚底短襪,開始走遍世界的拉車之旅,還在社交媒體上記錄行程。9年來,他先是在2016年至2017年拉著人力車從中國走到印度,接著在2017年拉車在歐洲大陸走了2500公里,2022年至2023年又拉車在美國走了5100公里。

鈴木悠司這次非洲之旅的節奏不快,每天走四五十公里,然後休息一兩天,再開始下一段行程。他在接受採訪時說,生命其實很短暫,他只是想享受人生。他在非洲收穫了不少「粉絲」:來自開普敦的社會活動家麥凱在南非薩爾達尼亞灣歡迎鈴木悠司,稱他「善良、友好、腳踏實地」,這趟旅途「鼓舞人心」;南非廚師馬修·德賴登在社交媒體上關注了鈴木悠司,並在他抵達韋爾德里夫後為其送上一份糖醋雞肉面,這讓鈴木悠司想起了家鄉的味道。他一路上還領略了非洲的自然風光,「這裡的大海很美,落日也很震撼,我還第一次見到了野生海獅」。

瑩觀天下|足跡遍布四大洲,這個日本人拉著人力車週遊世界 - 天天要聞

1月26日,來自日本的鈴木悠司行進在通向南非開普敦市中心的公路上。 新華社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人力車源於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後來被法國人引入中國上海租界。因為當時的上海法租界要求人力車統一塗裝黃色,因此在中國得名「黃包車」。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那個汽車尚不發達的時代,人力車是亞洲很多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

如今,日本東京淺草地區還有用於旅遊觀光的人力車,很多人前往淺草時會乘坐人力車「打卡」景點。而且,如今拉車人隊伍里還出現了不少女性面孔。東京人力車公司社長西尾龍太介紹說,他們公司目前有約100名拉車人,其中女性約佔三成。他們身著統一服飾,腳上穿著日式厚底短襪,還會承擔部分導遊職能,會說外語或擁有豐富的景點知識儲備,拉車時向遊客「科普」當地人才知道的景點和文化風俗,拉車人也成了東京淺草地區的一道風景線。

拉車人不僅由公司統一管理,上崗前還需要經過長達數月、20到100次的培訓。這些培訓並不簡單,內容包括如何在不同路況下平穩拉車、如何與遊客互動、如何提供優質服務等。日本廣播協會(NHK)在一則報道中提到,參加培訓的人中只有約兩成能順利通過。

瑩觀天下|足跡遍布四大洲,這個日本人拉著人力車週遊世界 - 天天要聞

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年輕人願意從事這個行業,畢竟這是一份高薪工作。NHK報道稱,兩人乘車10分鐘的價格為5000日元(約合240元人民幣),60分鐘的價格為2萬日元(約合960元人民幣),公司的「銷冠」每月能拿到超過100萬日元(約合4.8萬元人民幣)的收入。曾月入127萬日元(約合6.1萬元人民幣)的原田優一郎說,他剛到淺草地區拉車時只會說「hello」和「yes」,現在已經會說中文、英語韓語印尼語等五種語言。除了車拉得好,原田優一郎還充分利用休息時間學習各種關於淺草文化的內容,很多顧客因其服務周到、坐車體驗好而成為他的「回頭客」。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3月27日新聞早知道丨昨夜今晨·熱點不容錯過 - 天天要聞

3月27日新聞早知道丨昨夜今晨·熱點不容錯過

▶ 重磅微視頻︱留得清氣滿乾坤八項規定深刻改變中國,這是中國共產黨十二年前的徙木立信之舉。為何今年還要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治理一個國家、一個社會,關鍵是要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
狂踩謀「獨」油門的賴清德,將把台灣帶向深淵 - 天天要聞

狂踩謀「獨」油門的賴清德,將把台灣帶向深淵

在悍然拋出反和平、反交流、反民主、反人性的「賴17條」後,近段時間,賴清德在島內變本加厲製造「綠色恐怖」、禁限阻撓兩岸交流合作,鼓噪「全民皆兵」、開展「立即備戰操演」。賴清德如此狂踩謀「獨」油門,冒進暴沖,必將把台灣帶向災難深淵。
開徵碳稅,東南亞多國加速綠色發展 - 天天要聞

開徵碳稅,東南亞多國加速綠色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在印度尼西亞西爪哇省芝拉塔水庫拍攝的中企承建芝拉塔漂浮光伏項目。新華社記者 徐 欽攝據泰國《曼谷郵報》近日報道,泰國在碳稅徵收方面邁出實質性步伐,計劃針對石油產品徵收每噸200泰銖(約合5.94美元)的碳稅。近年來,越來越多東南亞國家擬徵收碳稅。專家分析指出,東南亞多國擬征碳稅,反映了這...
困擾全球超大城市治理的共同難題,何解? - 天天要聞

困擾全球超大城市治理的共同難題,何解?

交通是城市發展的基礎,彰顯著城市治理水平,關乎廣大人民群眾出行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3月23日,第一屆上海高校城市地理與公共交通論壇在同濟大學舉行,與會專家和青年學子圍繞城市公共交通的規劃及運營、城市地理與文化等主題展開交流研討。去年12月,上海軌道交通市域機場線開通運營。市域機場線與多條上海既有及...
上級檢查組要來了,基層發生的那些事(五) - 天天要聞

上級檢查組要來了,基層發生的那些事(五)

(接上文,故事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謝主任瞪了浩子一眼,「你去找那玩意,能找得到,我來丟。散講就不要講了,我們說正經的。」浩子吸了一支煙,認真地說:「這事不用急,只要有錢都好辦,看上面給多少錢,干多少活。」謝主任白了浩子一眼,「那還用你
「若你讀到這裡,說明我已遭遇不幸」 巴勒斯坦記者的最後報道 - 天天要聞

「若你讀到這裡,說明我已遭遇不幸」 巴勒斯坦記者的最後報道

在3月24日以軍對加沙地帶發動的襲擊中,兩名媒體工作者不幸遇難,他們分別是半島電視台的記者胡薩姆·沙巴特,和《今日巴勒斯坦》記者穆罕默德·曼蘇爾。25日,半島電視台發布了沙巴特的訃告。訃告中寫道,沙巴特在大學畢業前就來到半島電視台實習,並主動前往加沙地帶北部報道巴以衝突,一待就是18個月。他多次拒絕撤離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