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丨新年俗里的別樣年味兒

2025年02月07日09:50:13 國際 1836

淄博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耿雪

春節,作為中華民族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與濃濃的情感寄託。在歲月的長河中,春節習俗不斷演變,既堅守傳承著古老傳統,也因時代發展衍生出全新風尚。

2025年,在科技與潮流的推動下,過年方式增添了許多新內容:線上拜年、旅遊過年、觀看賀歲電影、探秘博物館……這些新興過年方式在年輕一代中廣受歡迎,為新春佳節增添了獨特的活力與魅力,讓傳統年味「潮」起來。

文化觀察丨新年俗里的別樣年味兒 - 天天要聞

線上新春 數字年俗歡樂多

「以前是守著電視看春晚,現在是拿著手機看春晚,不僅方便,還能贏現金紅包。今年除夕夜,全家一起答題、抽獎。雖說一頓操作下來,最後到手才兩塊五毛錢,但大家都特別開心。」回憶起當時的歡樂場景,市民周盛華仍歷歷在目。

往年春節,某平台推出的集五福活動常常能吸引數以億計的用戶參與,堪稱全民熱衷的新春盛事。今年,記者留意到,支付寶、抖音、百度等各大平台紛紛結合春節,推出集福、贏紅包等活動。

「各大互聯網平台圍繞春節打造的各類新玩法,旨在藉助特殊節點擴大傳播效果。同時,這種數字新年俗也是對傳統節日的一種傳承。它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巧妙融合,讓年輕人更加關注春節,賦予春節新的時代內涵。」我市文化文史專家許洪國表示。

如今,拜年方式不再局限於打電話、發信息。當除夕夜零點鐘聲敲響,相信很多人的手機會被各好友群里的「紅包雨」刷屏,搶紅包的到賬提示音此起彼伏,成為春節期間獨特的聽覺符號。

傳統紅包是長輩與晚輩面對面傳遞情感的一種方式,承載著長輩對晚輩的祝福與期許。而線上搶紅包這一新年俗,徹底打破了傳統紅包發放的時空限制,發紅包的人身份也更加多元。在家族群里,長輩精心準備的紅包如同新春「彩蛋」,引發晚輩們熱烈爭搶。大家在群里或是調侃手氣不佳,或是炫耀運氣爆棚,歡聲笑語中,家族成員間的情感紐帶在互動中愈發緊密。在朋友群里,紅包也會隨時出現,無論相隔多遠,只需在手機上輕輕一點,紅包就能帶著心意與祝福精準送達。

「除夕夜,我在各種群里搶了幾十元紅包,有的才幾分錢,我也發了幾個紅包。發紅包和搶紅包都讓我覺得很快樂,不在於金額多少,而在於互動帶來的共鳴,也為新春佳節增添一份好彩頭。」周盛華對記者說道。

文化體驗 凝聚精神力量

近年來,隨著文博熱興起,春節期間走進博物館、美術館等文化場館,感受濃厚文化氣息,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文化觀察丨新年俗里的別樣年味兒 - 天天要聞

「今年是首個『非遺年』,趁著假期,我和幾個同學特意相約到博物館打卡。在這裡,我們不僅欣賞了珍貴文物,觀看了美輪美奐的琉璃展,體驗了三星堆vr探索展,還親手從石板上拓印了福字。那種被歷史和文化浸潤滋養的感覺太棒了,我們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在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展廳,來自淄博五中的高一學生章佳靜說道。

文化觀察丨新年俗里的別樣年味兒 - 天天要聞

春節假期,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迎來大客流。

據了解,為滿足市民遊客的參觀需求,我市35家公共文化場館春節期間堅持開放,並以「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裡過大年」為主題,策劃開展了文創展、研學游、燈謎會等600餘場活動。豐富多彩的年俗活動,讓在文博場館裡過大年更具「迎新」的沉浸感與儀式感。

例如,市圖書館推出金蛇賀歲「閱」享新春「十二道年味」系列文化活動,市文化館策劃推出「巳合如意」文化館裡過大年系列文化惠民活動,市博物館推出「年俗文化營」研學實踐活動等,讓市民遊客在濃濃的年味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據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館統計數據顯示,正月初一到初七,該館累計接待市民遊客近14.9萬人次,日均2.1萬人次,較去年春節假期客流增長16%。其中,淄博市外遊客佔比89.6%,省外遊客佔比38%,文博場館已成為人們旅行目的地的重要選擇。

文化觀察丨新年俗里的別樣年味兒 - 天天要聞

在文博熱的同時,與家人、朋友相約看一場賀歲電影,也成為春節期間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動。

「2025年春節檔共有6部新片上映,既有知名ip續作,也有經典ip再現,可以說是一場『ip大戰』,電影總票房和總觀影人次均創新高。」山東齊納國際影城總經理助理李斌介紹道。春節假期,我市各齊納影院很多場次座無虛席,甚至一票難求。其中,齊納影城柳泉路銀座店假日期間每日觀影人數達4000人左右,大年初一的單日票房和假期總體觀影人次均刷新紀錄。

電影作為一種大眾文化藝術形式,成為新年俗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旅遊過年 新時代的「春運」

春節不再只是「回家的旅程」,而逐漸變成探索新景緻、體驗不同文化的「春遊」。

文化觀察丨新年俗里的別樣年味兒 - 天天要聞

「今年春節前夕,來旅行社諮詢的市民比往年有所增加。國內遊方面,三亞、昆明、成都等熱門旅遊城市諮詢量較大。出境遊方面,泰國、日本、新加坡等周邊國家備受青睞。」山東國旅淄博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隨著人們觀念的轉變,選擇在春節期間走出家門,以旅行的方式開啟新的一年,正逐漸成為一種時尚潮流。

文化觀察丨新年俗里的別樣年味兒 - 天天要聞

紅葉柿岩景區年味濃

每到春節,無論是熱門旅行地還是同城短途旅遊景點,都能感受到遊人如織、熱鬧非凡的春節氛圍。今年作為成功申遺後的首個春節,全國各景區都舉辦了豐富多樣的民俗文化活動,涵蓋看花燈、賞非遺、逛市集、品美食、遊園會等,將中國年的氛圍烘托得淋漓盡致。

2月5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2025年春節假期文化和旅遊市場情況。春節假期8天,全國國內出遊5.01億人次,同比增長5.9%;國內出遊總花費6770.02億元,同比增長7.0%;假期出遊人次和出遊總花費等多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

文化觀察丨新年俗里的別樣年味兒 - 天天要聞

春節期間,淄博市民在杭州靈隱寺遊玩。

當數據「照進」現實,景區難免出現「人從眾」的情況,影響遊玩體驗。有網友吐槽大年初一的河南開封清明上河園「高興的是我來了,不高興的是大家都來了」。在西安,有網友曬出假期出遊照片,配文「在大唐不夜城白天看錶演,晚上看人頭」。這樣的情況在重慶、成都、上海等旅遊業發達城市同樣存在。

「為了帶全家人放鬆一下,我們一家大年初二跟團去杭州、蘇州遊玩。一趟旅行下來,領略了不同的風土人情,孩子們也增長了見識,大家都很開心,但熱門景區真的非常擁擠。印象最深的是在杭州靈隱寺,感覺不是自己在走,而是被人群推著走。」2月5日,剛剛結束行程的市民劉先生表示,明年會考慮錯峰出行,或是選擇一些較為小眾的景點。

新年俗的出現,並非摒棄傳統年俗,而是在時代發展浪潮下的創新與傳承。它們以全新的形式,為春節這一古老節日注入鮮活的生命力。在未來,隨著社會不斷進步和人們生活方式持續變化,相信還會有更多新穎有趣的新年俗誕生,繼續為人們帶來歡樂與溫暖。

明年春節,你打算怎麼過呢?

文化觀察丨新年俗里的別樣年味兒 - 天天要聞

(文化觀察約稿)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公安廳副廳長袁林已赴瀋陽市政府履新 - 天天要聞

公安廳副廳長袁林已赴瀋陽市政府履新

遼寧省公安廳副廳長袁林已赴瀋陽市政府履新來源/蔣子文 中國政庫 澎湃新聞從權威渠道獲悉,此前獲公示擬提名為副省級城市副市長人選的遼寧省公安廳黨委委員、副廳長袁林,現已赴瀋陽市政府履新。公開資料顯示,袁林,男,漢族,1974年10月生,中央黨
WEMIX於2月底遭遇損失約622萬美元的黑客攻擊事件 - 天天要聞

WEMIX於2月底遭遇損失約622萬美元的黑客攻擊事件

PANews 3月17日消息,韓國上市遊戲公司Wemade旗下鏈游平台WEMIX於3月4日披露了一起黑客攻擊事件,稱:「2025年2月28日,由於對Play Bridge Vault的惡意外部攻擊,約8,654,860枚WEMIX代幣被異常提取。」WEMIX稱已立即採取行動防止進一步損害,並與執法部門合作並追蹤攻擊者。3月13日,WEMIX基金會執行了200
李嘉誠惹下大禍後!中方突訪巴拿馬,想辦成一件大事 - 天天要聞

李嘉誠惹下大禍後!中方突訪巴拿馬,想辦成一件大事

3月4日,長江和記實業宣布以228億美元向美國貝萊德集團出售全球43個港口,其中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巴爾博亞港與克里斯托巴爾港引發震動。這兩大港口承擔全球6%海運貿易量及中國21%貨輪通行量,其交易恰逢特朗普政府施壓巴拿馬「收回運河控制權」的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