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典型案例彙編(2024)》出版發行,廣東3個案例入選!
2024年,在水利部河長辦指導下,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組織開展了第五次全國範圍內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典型案例徵集和遴選編撰工作,組織專家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流域管理機構報送的案例進行了甄別、遴選,從強化履職盡責、區域協同機制、河湖綜合治理、幸福河湖建設、基層河湖管護、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等六個方面精選了52個典型案例,反映各地不斷完善工作方法,全面落實工作措施,因地制宜探索強化河湖長制工作的最新實踐成果。
其中我省3個案例入選,分別是:《創新數字賦能培訓 助力基層河長能力提升——廣東省廣州市河長履職模式探索與實踐》《流域統籌區域協作 共同守護生命之源——廣東省西江流域河長辦依託河湖長制平台推動江門雲浮3座跨界水庫水質問題整治》《挖掘水生態產品價值 共同繪就城市未來——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探索水產城融合新路徑》。
《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典型案例(2024)》
廣東入選案例
強化履職盡責——
創新數字賦能培訓 助力基層河長能力提升——
廣東省廣州市河長履職模式探索與實踐
河長履職能力和意願直接影響河長制的落實成效。廣州市通過充分利用信息化、大數據等技術,數據賦能河長培訓,建立了以數字驅動為核心的針對性培訓機制,構建了河長履職「能力-意願」模型和「河長畫像」,實現線上課程自動推送和線下培訓精準服務,助力河長「能幹」「願干」「善干」,以更人性化、有溫度的方式管理服務河長,為基層河長科技賦能、科學減負,破解了河長制的基層治理困境。
區域協同機制——
流域統籌區域協作 共同守護生命之源——
廣東省西江流域河長辦依託河湖長制平台推動江門雲浮3座跨界水庫水質問題整治
西江是粵港澳大灣區及沿岸城市數千萬人口的重要飲用水源地,流域內的大沙河、鎮海、立新三大水庫(跨江門、雲浮兩市)承擔著逾七十萬居民的供水保障重任。在省河長制辦公室統籌指導下,省西江流域河長辦充分發揮河湖長制機制優勢,多措並舉推進水庫水質綜合治理:一是構建跨區域聯防聯控體系,科學布設水質監測網路;二是建立兩地協作機制,累計開展聯合巡查專項行動10餘次;三是實施精準治水策略,重點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畜禽水產養殖污染管控。通過系統治理,水庫水質達標率顯著提升,為區域生態文明建設注入新動能。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挖掘水生態產品價值 共同繪就城市未來——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探索水產城融合新路徑
佛山市順德區發揮河湖長制工作優勢,堅持河長領治,全面開啟「以水興城、以水美城」戰略,以更大氣魄、更大力度統籌水環境綜合系統治理,通過鎮級河長掛點參與聯圍治理、碧道美岸等項目建設,牽頭協調強化監管,保障項目推進,打造出連片生態水岸空間,營造豐富的濱水活動場所。同時,注重整合河湖資源,培育濱水文旅文創、內河游輪遊艇、水上運動等綠色水經濟新業態,發展濱水夜間經濟,結合區域知名龍舟、半馬、徒步、音樂節、美食節等活動賽事,打造濱水文旅ip,引領濱水「露營+」活動熱潮,將「治水+」、「產業+」、「文旅+」深度結合,實現水環境改善與經濟增長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