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施壓見效,巴拿馬決定給美「開綠燈」,數百萬通行費被免,美方會知足嗎?
巴拿馬在運河上的一系列做法,充分展示出小國面對大國霸凌時的無力,同時暴露出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存在感越來越低。自今年1月美總統特朗普宣布要強佔巴拿馬運河後,巴方大為光火,巴拿馬外長強調運河主權不可動搖,巴總統表示完全拒絕特朗普的提議。2月1號,美國務卿魯比奧訪問巴拿馬,明擺著要外交施壓,巴總統強調不會與魯比奧討論運河問題,未來也不會與美國就此事談判。在巴總統話音剛落,2月5號美國務院發布消息,稱巴拿馬將對美國船隻不收1分錢過路費,這將使美方每年省下數百萬美元。巴方態度的轉變離不開美方的壓力,作為一個人口數百萬的彈丸小國,不管是經貿還是軍事,都擋不住美方的任何打壓,做出妥協並不意外。
此外,巴拿馬還宣布不再續簽「一帶一路」協議,以打消美國的顧慮,問題是特朗普會滿意嗎?巴拿馬運河是美國連接東西海岸的黃金水道,也是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門戶,在世界海路交通上意義重大,每年收取的過路費超30億美元。不管是戰略意義還是經濟價值,都令特朗普垂涎三尺,前幾天魯比奧提出:如果中美爆發衝突,中國可能「關閉巴拿馬運河」。在這種動機下,巴拿馬給出的數百萬美元優惠很難打動特朗普,後者很可能會變本加厲,直到達成目的。美國務院單方面爆料巴拿馬的讓步,很可能是殺雞儆猴,用以震懾丹麥、加拿大、墨西哥等國。
格陵蘭島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和稀土等資源,加拿大更是資源大國,按照特朗普的野望,吞併格陵蘭和加拿大後,美國的版圖將空前擴張,同時能源資源儲備也會迅速增長,在其能源戰略下,美國未來依靠石油和天然氣出口還清債務不是不可能。相似的是,近期特朗普以打擊恐怖主義為由,大舉增兵敘利亞,目標直指其北部油田;針對俄羅斯,美方持續對其能源出口加碼制裁,多家運輸公司被列入黑名單,不要忘了,俄羅斯也是能源大國,是美國在能源領域的主要競爭對手。
在美國的擴張戰略下,首先遭殃的是其盟友和周邊鄰國,特朗普正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推動美國「重回巔峰」。對這種踐踏別國主權的霸凌行徑,聯合國卻一言不發,可以說十分悲哀。即便如此,特朗普已簽署行政令,先後決定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事實表明,一味退讓只會令美方變本加厲,逢敵亮劍或許最為明智,近期針對美方對中國加征10%關稅的做法,中國一面決定訴諸世貿組織,一面對美國的能源、農業機械加征10%—15%不等的關稅,值得有關方面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