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國務院網站消息,美國新任國務卿魯比奧在其就職第二天,與菲律賓外交部長馬納羅通電話,討論了兩國的安全合作與南海局勢。
聲明指出,魯比奧和馬納羅在通話中討論了共同關心的問題,包括所謂的「中國在南海採取的危險和破壞穩定的行動」。
魯比奧強調,美國將根據《美菲共同防禦條約》堅定不移地對菲律賓承擔責任。雙方還就如何推進安全合作、擴大經濟聯繫以實現共同繁榮以及加強該地區進一步合作交換了意見。
而就在一天前,魯比奧與印度、澳大利亞、日本外長舉行會晤,重申致力強化自由開放印太區域的承諾,維護及捍衛印太主權及領土完整。這次對話雖然沒有明確點名中國,但聲明中卻提到「面對與日俱增的威脅,quad將強化區域安全,期待在未來推進合作」。
把這兩件事情結合來看,足見美國依舊專註在印太戰略下對抗中國,只不過在盟友的選擇上「親疏有別」。借用美國前國務卿布林肯的比喻,像印度、澳大利亞、日本這些國家,或是新興大國、或是苗紅根正的盎撒國家、或是美國的傳統附庸,屬於能夠上桌的那一檔,所以這三國外長獲邀參加特朗普就職典禮,並在魯比奧就職次日便與之會晤。
至於菲律賓,它的戰略價值跟上述國家差了一截,入不了美國的法眼,自然也上不了華盛頓的桌。馬科斯內閣並未收到特朗普就職典禮的邀請函,所以只能循例遣駐美大使前去慣例。
只不過,菲律賓戰略價值有限,但並不代表它沒有戰略價值,起碼在炒作南海問題、渲染中國所謂「地區霸權」的時候,菲律賓仍不失為一件稱心如意的工具。
這麼說可能稍顯刻薄,但菲律賓迎合美國的種種行為,確實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舉個例子,在特朗普就職當天,馬科斯就在多個社交平台發文致賀。
沒錯,馬科斯不是在一個社交平台象徵性的致賀,而是唯恐特朗普看不到他的諂媚,幾乎在所有社交平台發了個遍。要知道,以台當局之逢迎美國,賴清德也不過在單一社交平台發文致賀,馬科斯對美國指趨附,竟然比台當局還猶有過之。
馬科斯在文中表示,他對美國政權再度和平轉移致以最誠摯的祝賀,期待與特朗普政府進行更密切的合作,鞏固「堅實而長遠的菲美聯盟」,繼續維護兩國對區域繁榮與安全的共同願景。
至於那個代表菲律賓出席特朗普就職典禮的駐美大使羅慕德斯也說,美國對菲律賓的政策不會改變,並引述魯比奧早前在參議院人事任命聽證會的涉華強硬言論佐證。
羅慕德斯補充道,菲律賓駐美外交官已與特朗普的國安官員見過面,美方堅信印太地區應保持自由,會繼續支持菲律賓等國家,共同對抗「某些國家獨霸南海的企圖」。
菲律賓那邊的主流輿論對此有不同看法,有觀察人士認為,美國不會放任中國在南海「肆意擴張」,但菲律賓也必須不斷通過外交管道,確認美國會履行菲美安全聯盟關係;另有觀點則指出,美國在西太平洋較之中國並不佔據優勢,其安全承諾未必靠譜。
但不管怎麼說,美國政權的更迭,並不影響它在南海介入、滲透的勢頭,魯比奧與馬納羅的通話也大致確認了這一方向。在菲律賓政治局勢無明顯變化的情況下,南海問題恐怕還得鬧上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