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非法移民東躲西藏不敢上班,以避免被 ICE 逮捕

2025年01月23日16:22:03 國際 1827

芝加哥論壇報)周末有報道稱芝加哥地區可能會於周二開始大規模驅逐出境,馬丁·拉莫斯通知老闆他要請假,購買食品雜貨,並決定他的孩子本周不參加足球訓練。

拉莫斯從墨西哥瓜達拉哈拉移民過來,沒有必要的工作許可。在唐納德·特朗普第二任總統任期的第一天,他一直和家人待在一起,試圖避免被移民和海關執法局特工抓捕。他知道,被捕會毀掉他和妻子努力的一切,並迫使他們的兩個兒子陷入不確定的未來。

「我們必須盡一切可能保護我們孩子的安全,」拉莫斯告訴論壇報。「如果我們被驅逐出境,他們會怎麼做?」

周二,ICE 特工沒有出現在拉莫斯和妻子工作的喬利埃特工廠,但那裡員工的恐懼顯而易見。一名同事告訴拉莫斯,通常有 40 到 50 名工人,但只有 10 名工人到場。

在芝加哥最大的墨西哥移民社區之一小村,街道大多空無一人,一片寂靜。玉米粉蒸肉小販們是一群習慣於冒著各種天氣的熱情人群,他們沒有在人行道上排成一排。日工們尋找工作的五金店停車場也基本空無一人。

——「人們正在躲藏」

移民社區最初對特朗普的驅逐威脅持懷疑態度,因為他們之前也曾面臨其他政府的類似強硬言論。但社區領袖、小村莊的長期居民多洛雷斯·卡斯塔涅達 (Dolores Castañeda) 表示,過去一周,情緒發生了變化。

她說,波希米亞聖艾格尼絲天主教堂的周日彌撒異常空曠。她親自建議西南區的一群街頭小販在周內待在家裡,直到他們了解 ICE 將如何運作。在 13 個街頭小販中,只有一個告訴她,她不能待在家裡,因為她要靠每天賺的錢來養家糊口和支付房租。

大多數攤販拒絕接受論壇報採訪,因為他們擔心自己會被聯邦移民官員識別和鎖定。

「人們都躲起來了,」她說。「他們打電話問我該怎麼辦,但我無能為力,我想沒人知道該怎麼辦。」

儘管突襲行動尚未實施,但州長 JB Pritzker 周二表示,他的辦公室聽說 ICE 僅在芝加哥市就將針對多達 2,000 人。特朗普表示,特工只會追捕被指控犯罪的移民,但他沒有明確哪些罪行會被驅逐出境。

普利茲克表示:「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會實施這一措施,或者如何實施」,並補充說移民當局尚未與他的辦公室進行溝通。

過去一個月,社區領導和當地官員一直在舉辦各種語言的「了解你的權利」研討會,進行演講並分發小冊子,告訴人們如果遇到警察或移民官員應該怎麼做。社區成員聚集在公共圖書館、廣場和街角,做好準備。

小村莊商會執行董事詹妮弗·阿吉拉爾 (Jennifer Aguilar) 表示,該商業團體預計對移民突襲的恐懼將影響整個社區的企業。

她說,小村莊的一些小企業本周關門,但大多數企業仍在營業。然而,儘管心存恐懼,有些人還是去上班了,因為他們實在承受不起不上班的後果。

「這將產生與疫情類似的影響,」阿吉拉爾說。「這就是我們的預測。」

北區一家熱門酒吧的經理表示,他的許多員工都對潛在的突襲表示擔憂,至少有一名員工要求休假一周。為了他和員工的安全,這位經理要求匿名。

「沒有他們,我們就無法營業,」酒吧老闆說。「他們是我們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我們理解他們的恐懼。」

他說,芝加哥餐飲業的其他企業受到的影響更大,因為他們的大多數員工都是沒有證件的。

——經濟影響

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022 年伊利諾伊州有 30 萬名無證工人。當時(有數據可查的最近一年),這些工人占該州勞動力的 5%,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4.8%。

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伊利諾伊州非法移民最多的行業是製造業。建築業非法移民所佔比例最大。

伊利諾伊州和其他地區的商界領袖對大規模驅逐出境對經濟的潛在影響表示擔憂。

伊利諾伊州餐館協會主席薩姆·托亞周二表示,有關芝加哥餐館進行移民檢查的傳言沒有得到證實。儘管如此,工人們還是很害怕,托亞聽說一些餐館員工呼籲辭職,不過他暗示,有些人可能是因為天氣太冷而辭職的。

托亞強調,有必要擴大對更多移民的工作許可。他說,他支持驅逐暴力罪犯,但警告稱,大規模驅逐會對經濟造成影響。

「特朗普競選時強調降低通貨膨脹率,」托亞說。「如果你進行大規模驅逐,你會看到通貨膨脹率飆升。」

美國商業移民聯盟首席執行官麗貝卡·施表示,威脅逮捕可能會對許多行業的經濟產生影響。施表示,住房、食品和醫療保健是近年來通貨膨脹的主要因素。她說,大規模驅逐可能導致物價上漲。

「如果守法的工人在突擊檢查中被抓獲,將對整個勞動力市場產生連鎖反應,導致普通美國人的工資上漲,」史說。

移民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去年發布的一項研究指出,大規模驅逐出境可能對美國經濟產生廣泛影響。研究人員發現,2022 年,未經合法許可在美國工作的工人繳納的稅款高達 967 億美元。

研究人員表示,由於約有 150 萬戶家庭中至少有一名無證移民有抵押貸款,大規模驅逐出境可能會導致大量違約,「(威脅)美國房地產市場的穩定」。

——「要養活家人」

倉庫工人正義組織的執行董事馬科斯·塞尼塞羅斯表示,該組織已經聽說一些工人計劃在接下來的幾天內曠工。

但他說,放棄一天或更多天的工資是有代價的。

「人們需要工作,」塞尼塞羅斯說。「他們需要支付賬單並養家糊口。」

北勞恩代爾的家得寶停車場通常擠滿了尋找工作的臨時工,但周二上午卻出奇地安靜。只有幾個男人站在人行道上,用圍巾裹住臉,豎起大拇指看著過往的車輛。

「平時人很多,但今天沒人來找工作。他們都很害怕。……但對我來說,當我有賬單要付、有飯吃時,特朗普說的話都不重要,」38 歲的佩德羅 (Pedro) 是三個孩子的無證父親,三年前從墨西哥米卻肯州來到芝加哥。

大規模驅逐的可能性讓該地區約 40 萬無證移民感到恐懼,許多人因此曠工、不讓孩子上學,並躲藏起來直到承諾的突襲結束。周二,特朗普政府宣布將允許特工在學校和教堂逮捕嫌疑人,這進一步加劇了他們的擔憂。

拉莫斯說:「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採取一切可能的預防措施,儘可能長時間待在家裡。」

特朗普的就職演說以及隨後簽署的廣泛行政命令履行了他的競選承諾,即對移民問題採取強硬態度,即使以犧牲長期原則為代價。

行政命令包括計劃終止出生公民權並部署軍隊加強邊境安全。總統還停止了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一號應用程序,移民一直使用該應用程序與美國當局預約並尋求庇護,這粉碎了許多墨西哥潛在移民的希望。

周二下午,新政府正式撤銷了拜登政府禁止移民當局在「敏感」地區進行逮捕和突襲的指導方針。

這意味著 ICE 特工現在可以進入教堂和學校拘留人員。

美國國土安全部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犯罪分子將不再能夠躲藏在美國的學校和教堂中以避免被捕。特朗普政府不會束縛我們勇敢的執法人員的手腳,而是相信他們會運用常識。」

芝加哥非法移民東躲西藏不敢上班,以避免被 ICE 逮捕 - 天天要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南非學者:美無視多邊貿易規則 試圖將經濟工具武器化 - 天天要聞

南非學者:美無視多邊貿易規則 試圖將經濟工具武器化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宣布將自8月1日起對所有南非產品徵收30%的關稅。南非學者在接受總台記者採訪時指出,美國此舉違反多邊貿易規則,其本質是將經濟工具武器化,以迫使南非調整其外交政策。約翰內斯堡大學非中研究中心研究員 恩卡拉:這些關稅是政治性的,針對的是南非的外交政策選擇。美國想削弱南非的主權及其在國際舞台上...
特朗普親密盟友親自下場攻擊!鮑威爾頭更大了 - 天天要聞

特朗普親密盟友親自下場攻擊!鮑威爾頭更大了

白宮在攻擊鮑威爾方面開闢「新戰線」不再只談利率,轉而猛攻其「奢華裝修」和「管理不善」……白宮指責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一項「奢華的」美聯儲總部翻新工程中存在「嚴重管理不善」,為其攻擊美聯儲的行動開闢了一條新戰線。白宮管理和預算辦公室(OMB)主任拉斯·沃特(Russell Vought)在一篇帖子中表示,美聯儲主席鮑威...
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協調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中柬投資合作工作組首次會議在柬召開 - 天天要聞

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協調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中柬投資合作工作組首次會議在柬召開

7月9日,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和柬埔寨發展理事會投資委員會秘書長謝無敵在柬西哈努克市共同主持召開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以下簡稱「西港特區」)協調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和中柬投資合作工作組首次會議。雙方就落實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深化產供鏈合作、支持西港特區高質量發展等深入交換意見。凌激表示,中柬...
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在山東曲阜閉幕 - 天天要聞

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在山東曲阜閉幕

中新網山東曲阜7月11日電(記者 孫婷婷 趙曉)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10日在山東曲阜尼山落下帷幕。在緊湊的兩天議程內,560餘位中外嘉賓圍繞「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文明間關係與全球現代化」的主題,在儒家思想發源地,展開一場場跨越國界與文
澳大利亞外長拱火:美國不想與中國進行軍事對抗,但亞洲需要「力量平衡」 - 天天要聞

澳大利亞外長拱火:美國不想與中國進行軍事對抗,但亞洲需要「力量平衡」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當地時間7月10日,東盟外長會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東盟成員國以及中國、俄羅斯、美國等多國外長出席。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澳大利亞外交部長黃英賢試圖拉攏東盟國家,她在會上炒作所謂「中國威脅」,聲稱亞洲地區需要實現「力量平衡」。美國總統特朗普已向東盟多國發出威脅,如果這些國家不願...
《為了人民美好生活接續奮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中國實踐與理論創新》智庫報告發布 - 天天要聞

《為了人民美好生活接續奮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中國實踐與理論創新》智庫報告發布

7月11日,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發布《為了人民美好生活接續奮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中國實踐與理論創新》智庫報告。報告認為,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構建起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體系、政策體系、工作體系,成功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創立、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