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閱讀五叔筆記。
所有人關注的美國新國務卿盧比奧就職後首次現身,要知道這些天就連特朗普簽字儀式上都沒有看到盧比奧的蹤影,有消息報道盧比奧在特朗普內閣中已被架空。而這一次盧比奧就職後首次現身回應了俄烏衝突。
盧比奧稱俄烏衝突必須結束,但實現這一目標非常複雜
盧比奧多次強調俄烏衝突必須結束,並認為這是美國的官方政策。他在接受採訪時明確表示,「戰爭必須結束」,並承諾將盡一切努力實現這一目標。他還指出,俄烏衝突是一個複雜且血腥的衝突,需要雙方都做出讓步才能找到解決辦法。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特朗普還未與普京正式會談,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已經開始轉變風向批評拜登了,但澤連斯基也已經表示可以談判,不過雙方的談判的前提都還沒有搞定。對於普京來說俄羅斯已經佔領的地區當然是不能讓出去,美國也是這麼認為,目前讓俄羅斯退出佔領地是不太現實的。所以雙方的談判確實陷入了一個艱難的境地,即便是美國的介入,要實現停火,必然有一個需要犧牲一部分利益。
「盧比奧」譯文修改成「魯比奧」,並不代表解除制裁
眾所周知,盧比奧發表了大量的反華言論而被我國制裁,最近盧比奧被改名為「魯比奧」讓國外媒體質疑是否要解除制裁。針對這種情況,首先我國制裁的並不是一個姓名,制裁的是盧比奧長期的反華言論,也就是無論是誰,這種行為是無法接受的。
至於為何改名主要還是技術方面原因,比如譯文的修正,那麼盧比奧如果被制裁中美如何交流,儘管盧比奧被制裁,中美之間仍然通過電話、視頻會議等方式保持聯繫。這種形式的溝通被認為是一種「適當」的方式,可以避免直接接觸帶來的敏感性。
第三國線下接觸,除了電話和視頻溝通外,中美雙方也可能在第三國進行線下接觸。這種方式被認為是一種靈活的外交手段,有助於緩解緊張局勢。這種交流國際也是多採用這種模式。
高層官員的間接溝通,由於盧比奧無法訪問中國,美國國務院可能通過其他渠道來彌補這一空缺,從而繼續推進中美之間的外交活動。例如可以通過美國總統安全事務助理來擔當交流的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