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2天,尹錫悅瘋狂反撲,緊咬中方不放,公調處處長被控內亂罪

2025年01月18日18:42:04 國際 1602

從高高在上的韓國總統變成拘留所中的嫌疑人,不知道尹錫悅作何感想。

1月18日,尹錫悅被捕已經有近4天的時間,拘留所早六晚九的日子是尹錫悅如今最真實的生活寫照。

不過與人們認知中的監獄生活來說,尹錫悅的生活屬實過的不錯。

牢房設施一應俱全,有電視、有床、有廁所,堪比小型的單人公寓。

沉默2天,尹錫悅瘋狂反撲,緊咬中方不放,公調處處長被控內亂罪 - 天天要聞

信息來源:中國新聞網-2025-01-18-「我在看守所一切安好」 尹錫悅發文向支持者致謝

沉默2天,尹錫悅瘋狂反撲,緊咬中方不放,公調處處長被控內亂罪 - 天天要聞

尹錫悅致謝

而因為他總統的身份他還享受著普通犯人所沒有的特權,比如不用穿囚服,關押期間的伙食標準在每天1600韓元左右。

但是這種「安逸」的生活顯然留不住尹錫悅的心,他開始憑藉檢察官的學識和經驗瘋狂的反撲,對公調處和警察廳偵查處出手,甚至還緊咬著中方不放。

尹錫悅到底打著怎樣的算盤?他落得如今這種境地又與中國有什麼關係呢?

沉默2天,尹錫悅瘋狂反撲,緊咬中方不放,公調處處長被控內亂罪 - 天天要聞

尹錫悅

營造維護正義的被害者形象

縱觀韓國總統尹錫悅的戒嚴案不乏能發現尹錫悅一直以維護正義的被害者形象來為戒嚴辯解。

宣布戒嚴的時候,尹錫悅就表示了,戒嚴是為了對抗麻痹國家本質功能,破壞自由民主主義憲政秩序的反國家勢力,是以堅決的救國意志宣布的「緊急戒嚴令」。

之後戒嚴令解除,但是尹錫悅的形象一直沒有變過,解釋戒嚴是為了剷除「從北勢力」,維護「自由憲政秩序」。

沉默2天,尹錫悅瘋狂反撲,緊咬中方不放,公調處處長被控內亂罪 - 天天要聞

尹錫悅

尹錫悅的一番說辭,不了解情況的人或許真的會相信,認為他是一個為國為民的好總統。

但偏偏幾乎沒有人信尹錫悅說的話,尹錫悅執政之後給韓國帶來了什麼國民實在太清楚了。

這也導致尹錫悅的「洗腦說辭」失敗,他很快淪落到了被停職、被逮捕的境地。

不過,儘管被逮捕尹錫悅依舊不忘營造維護正義的被害者。

沉默2天,尹錫悅瘋狂反撲,緊咬中方不放,公調處處長被控內亂罪 - 天天要聞

尹錫悅

此次逮捕似乎是尹錫悅早有預料的,因為總統警衛處並沒有阻攔公調處的調查,而是放縱調查人員一一突破三重防線,甚至與調查人員沒有任何的實質性衝突。

這也為尹錫悅的受害人身份做好了鋪墊,在公調處逮捕的時候尹錫悅方一直聲稱自己是「主動接受公調處調查的」。

被逮捕之後,尹錫悅提前準備的好戲才真正上演,坐車前往公調處沒多久尹錫悅提前錄製好的視頻就被發出來了。

在視頻中尹錫悅格外的憔悴,表示不認可公調處的調查,執行逮捕令是無效的,自己出席公調處的調查只是為了防止流血事件的發生。

沉默2天,尹錫悅瘋狂反撲,緊咬中方不放,公調處處長被控內亂罪 - 天天要聞

尹錫悅發聲

好一副為國為民鞠躬盡瘁的說辭,但是這還沒完,尹錫悅還準備了第二趴。

被逮捕當天下午,尹錫悅賬號發布了一篇名為「只國民耳的字」的9000字文章,此文章不乏也是為了鋪墊他是個受害者。

文章中尹錫悅寫到,戒嚴並不是犯罪,是他為了克服國家危機而行使的總統許可權,他被逮捕和拘留兼職是荒唐的事。

尹錫悅被逮捕後的兩個動作可以概括為三點,一是戒嚴是為了防止內亂,二是公調處的調查是違法的,自己為民無奈,三是自己是維護正義的受害者,自己無罪。

沉默2天,尹錫悅瘋狂反撲,緊咬中方不放,公調處處長被控內亂罪 - 天天要聞

尹錫悅發布的手寫文章

在這樣的前提下,尹錫悅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絕公調處對自己的提審,那就說的通了,畢竟在他的口中公調處對他的逮捕是違法的,他又怎麼會接受呢?

此外,尹錫悅拒絕公調處的審理,一直保持沉默還出於檢察官的經驗。

兩天的沉默,他便熬過了拘留令只能關押的48小時。

沉默2天,尹錫悅瘋狂反撲,緊咬中方不放,公調處處長被控內亂罪 - 天天要聞

尹錫悅進入公調處

而48小時之後自己將會面臨兩條道路,一個是被釋放,第二個是公調處申請延長拘捕令,拘捕令成功的話自己還將可能面臨至多20天的沉默。

只要熬過這時間,他就能重新贏得轉機,而與此同時尹錫悅的律師也開始在外助他一臂之力,其中一項舉措竟然與中國有關。

沉默2天,尹錫悅瘋狂反撲,緊咬中方不放,公調處處長被控內亂罪 - 天天要聞

韓國國民要求尹錫悅下台

尹錫悅瘋狂反撲

1月16日據韓聯社報道,韓國總統尹錫悅的律師團以涉嫌發動內亂為由向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控告高級公職人員犯罪調查處(公調處)處長吳東運和警察廳國家偵查本部長禹鍾壽,這兩個部門正是逮捕尹錫悅的兩個機構。

以相同的罪反咬一口可還行?

據尹錫悅的律師團所訴吳東運和禹鍾壽為了逮捕尹錫悅曾嘗試調動3700多名警官侵入官邸,尹錫悅方表示兩人的行為已經違反了《刑事訴訟法》的第110條和111條,對總統官邸的軍事機密和防禦設施構成了威脅,威脅到了國家和總統的安全,屬於內亂罪

沉默2天,尹錫悅瘋狂反撲,緊咬中方不放,公調處處長被控內亂罪 - 天天要聞

信息來源:觀察者網-2025-01-16-反將一軍?尹錫悅律師團控告公調處處長和國家偵查本部長涉嫌發動內亂

沉默2天,尹錫悅瘋狂反撲,緊咬中方不放,公調處處長被控內亂罪 - 天天要聞

尹錫悅律師團

此外,尹錫悅的律師還表示公調處和國家偵查本部違反了多個法律條例,比如妨礙特殊公務的執行、濫用職權妨礙權利行使和違反《軍事機密保護法》等。

不得不說,尹錫悅律師團真的很高明,直擊公調處和國家偵查本部的痛楚,以你查我之罪來告你,直接告你不合法,告贏了尹錫悅自動就被釋放了。

除了公調處和國家偵查本部陷入困境之外,中國也被無緣無故的捲入了韓國的內政之中。

沉默2天,尹錫悅瘋狂反撲,緊咬中方不放,公調處處長被控內亂罪 - 天天要聞

韓國集會

香港南華早報》報道1月7日,韓國執政黨國民力量黨為保護尹錫悅免遭懲處,在國內可以煽動「反華情緒」,將中國與他們的內政強行捆綁在一起。

執政黨聲稱在當地的政治活動中,中國人站在了支持彈劾尹錫悅的最前線,甚至還拿去年12月一位擁有韓國血統的華裔舉例。

事後該女子儘管表明了自己是韓國人,參加集會只是讓所有的邊緣化群體都能和平相處,但是依舊無法改變韓國國民對她進行網暴,說她是「中國騙子」。

沉默2天,尹錫悅瘋狂反撲,緊咬中方不放,公調處處長被控內亂罪 - 天天要聞

信息來源:環球時報-2025-01-07-這也能怪中國?韓國執政黨簡直了

沉默2天,尹錫悅瘋狂反撲,緊咬中方不放,公調處處長被控內亂罪 - 天天要聞

韓國爆發集會

此外國民力量黨議員劉相凡甚至表示中國公民大量參與支持彈劾尹錫悅的集會,儘管他援引的是網路聊天室毫無證據的帖文。

事後,這則聲明也遭到了抗議活動常客的抨擊,說一切都是子虛烏有。

執政黨的行為無疑是想用「反華情緒」轉移人們對尹錫悅彈劾的注意力,這個主意不難猜測是美國和韓國密謀的,畢竟美國旗幟和印有「讓美國更偉大」的帽子在韓國比比皆是。

沉默2天,尹錫悅瘋狂反撲,緊咬中方不放,公調處處長被控內亂罪 - 天天要聞

頭戴「讓美國更偉大」的韓國國民

而對於尹錫悅的彈劾,中國很早就表明了態度,不予評價,不插手韓國的內政,

執政黨拿中國來擋箭牌,很明顯並不是正確的選擇,甚至有可能損害中韓兩國的友好外交。

沉默2天,尹錫悅瘋狂反撲,緊咬中方不放,公調處處長被控內亂罪 - 天天要聞

尹錫悅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敲打」韓國要求提高防衛費,韓政府回應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敲打」韓國要求提高防衛費,韓政府回應

【環球網報道】據韓聯社、《韓民族日報》報道,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施壓韓國要求增加防衛費分擔一事,韓國政府於9日作出回應,表示韓方將遵守此前韓美於2024年達成的第12份《防衛費分擔特別協定》。特朗普 資料圖片 圖源:韓媒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8日在白宮內閣會議上表示,韓國應該自行支付軍事防衛費用。《韓民族...
韓國前總統尹錫悅抵達法院,出席拘留令必要性審查 - 天天要聞

韓國前總統尹錫悅抵達法院,出席拘留令必要性審查

當地時間9日下午,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就韓國特檢組提起的前總統尹錫悅拘留令進行必要性審查,尹錫悅當天下午乘車抵達法院。當地時間7月9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本月6日,正在調查尹錫悅發動緊急戒嚴相關案件的韓國特檢組以妨礙公務、偽造公文等嫌疑要求法院拘留前總統尹錫悅。這是今年3月8日尹錫悅首次拘留被取消、尹錫...
孟加拉國轉向中國:對印關係從未如此緊張 - 天天要聞

孟加拉國轉向中國:對印關係從未如此緊張

【文/觀察者網 王一】距離孟加拉國爆發全國性抗議活動,前總理謝赫·哈西娜及其政府下台已經過去了近一年。法新社7月8日注意到,由於對印度接收流亡的哈西娜深感不滿,孟加拉國與印度的關係正陷入「從未有過的劇烈緊繃」,而此時來自中國的示好,促使孟加拉國外交發生重大轉向。法新社稱,去年8月,哈西娜在抗議人士佔領總...
政斗變得更殘酷,72小時內泰國連換3個總理 - 天天要聞

政斗變得更殘酷,72小時內泰國連換3個總理

泰國政斗正在變得更加殘酷,72小時內,泰國連換三個總理,洪森果然老謀深算,一個小小的動作,就把泰國攪得天翻地覆。 7月1號,泰國女總理佩通坦被憲法法院停職。次日,副總理兼交通部長素里亞出任....
特朗普關稅極限施壓下,各國能否保持定力?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關稅極限施壓下,各國能否保持定力?

美方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接下來的關稅談判有哪些看點?專家解讀。綜合新華社和央視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7日表示,將從8月1日起分別對14個國家的進口產品徵收25%至40%不等的關稅。美國的單邊主義做法引發世界多國反對。專家認為,此舉既暴露特朗普政府當下的談判困境,也延續其極限施壓的博弈邏輯。在未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