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朗普在新聞發布會上再度大言不慚的表示,要「奪回」巴拿馬運河、購買格陵蘭島,為此不排除使用武力,通過美參議員的另一番話不難看出,特朗普這麼做是未雨綢繆,以防跟中國發生衝突的那天。
特朗普
特朗普在海湖莊園,長達一小時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出了一系列爭議性的言論。他不僅拒絕排除使用武力,奪取巴拿馬運河和格陵蘭島的可能性,還不斷地指出這兩塊區域對美國經濟與安全的重要性。他甚至抹黑中國「控制」巴拿馬運河,並暗示中國和俄羅斯「控制」北極航道的潛在威脅。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的發言引起了共和党參議員湯米·圖伯維爾的共鳴。圖伯維爾在接受採訪時聲稱,中國對巴拿馬運河影響力的增加,是美國必須直面的問題。他在缺乏實質證據的情況下,抹黑中國與巴拿馬間簽署的大量合同,對美國構成了威脅。
他還提到,若中美之間因為台灣問題而產生衝突,巴拿馬運河將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如果中國「干涉運河」,美國在軍事調動上會面臨巨大障礙,「要多走近10000英里才能把物資送到戰區」。因此,美國必須重新獲得對運河的完全控制權,以確保在潛在的軍事衝突中不被戰略劣勢牽制。
巴拿馬總統穆利諾
事實上,巴拿馬總統已經多次表態,運河由巴拿馬自主運營,並未受到所謂的「控制」。然而,這些美國政客們顯然想利用輿論煽動公眾情緒,為實現地緣政治目標鋪平道路。
不過,特朗普的強硬言辭也讓人不禁思考,美國真的能如其所願,輕鬆收回這條重要的航道嗎?從歷史和法律的角度來看,這顯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1977年簽署的新《巴拿馬運河條約》明確了巴拿馬對運河的主權,這一點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因此,通過和平手段重新獲取控權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然而,若以軍事力量介入,情況又會如何呢?理論上,美國確實具備這樣的實力。考慮到巴拿馬自身有限的軍事能力,美國若發動軍事行動,其難度似乎並不大。然而這種做法將產生嚴重後果。美國若動用武力,不僅會擾亂地區穩定,也會在國際上引發巨大的反響,導致美國與拉美國家關係惡化。
巴拿馬運河
畢竟,巴拿馬運河作為國際貿易的重要通道,其命運不僅關乎巴拿馬和美國,還涉及許多依賴該通道進行貿易的國家。因此,美國的任何單邊行為,都可能引發全球貿易模式的巨大變化,損害世界經濟的穩定。
從現實的操作層面來看,美國即便成功通過軍事手段「收回」運河,後續的管理和運營也是極具挑戰性的。它既要應對來自拉美國家的外交壓力,也需面對來自其它貿易大國的譴責和潛在的經濟制裁。
巴拿馬運河作為重要的國際航道,其通行政策的改變可能打亂現有的全球貿易格局,對全球經濟造成衝擊。尤其是依賴運河出入的國家,將面對運輸成本增加和供應鏈中斷的風險。從長遠來看,這種魯莽的舉措不僅損害他國利益,最終也將反噬美國自身的經濟利益。
格陵蘭島
此外,對格陵蘭島的覬覦也讓特朗普面臨國際上的指責。丹麥作為格陵蘭的合法主權國家,已明確表示不會出售這片土地。國際社會與法律框架早已明確了格陵蘭的歸屬,而特朗普問鼎這片冰雪之地的姿態無疑會進一步激怒盟友,並引發國際社會對美國霸權主義的更大反感。
顯然,武力解決方案無疑魯莽至極,就算能暫時達成某些戰略利益,也必將對美國產生長遠的負面影響。美國長期以來自詡為國際秩序維護者,此番公然踐踏他國主權,必將使其信譽一落千丈。如若特朗普政府貿然採取武力,無異於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將世界反美情緒帶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