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邱越 石夢竹)創新驅動,數智賦能,協同發展。1月12日,由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主辦,第十六屆健康中國論壇在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演播廳舉行。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劉曉峰,人民日報社副總編馬宏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志勇,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黃心宇,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註冊管理司副司長余歡,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醫學部主任顧曉松,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徐建國,河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燕建振,北京朝陽醫院黨委書記、理事長紀智禮,人民日報社企業監管部主任薛原等出席論壇開幕式。
馬宏偉在致辭中表示,家事國事天下事,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在頭等大事中,健康排第一。個人要有主角意識,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專業媒體要有主業意識,做好健康素養提升的引導員;健康行業要有主責意識,做好人民健康的守護者。
本次論壇設開幕式、主論壇及主題單元,來自國家醫療保障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領導、兩院院士、三甲醫院院長、專家學者等參加會議發表主旨演講或分享討論。
第十六屆健康中國論壇啟動。牛宏超 攝
黃心宇圍繞「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奮力解除全體人民的疾病醫療後顧之憂」作主旨報告。他表示,為了將更多的新葯好葯納入醫保目錄,國家醫保局強化醫保基金戰略購買作用,真支持創新,支持真創新。
董家鴻以清華長庚醫院為案例,介紹了面向社區構建數智賦能的基層醫健「清華長庚模式」。「在數字智能的輔助下,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與天北街道社區衛生中心實現了管理的垂直化、資源的共享化、服務的同質化和信息的一體化。現在整個天北街道社區的健康檔案建檔率已經超過了80%,家庭醫生的簽約率超過了50%,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超過70%,對於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的規範管理超過了80%。」董家鴻說。
徐建國則圍繞「X傳染病」進行了分享。他介紹,傳染病是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是肉眼看不到的。這給疫情防控帶來可能。人類目前分離到的細菌和病毒,遠遠不到細菌和病毒種類的1%。 99%以上的微生物是未知的。未來X病原體的來源,可能是野生動物、蜱等媒介生物、家畜家禽,也可能源自深海、冰川、極地、高原等環境。研究和評估未知微生物,主動防控未來未知傳染病的關鍵。
中央音樂學院原副院長、音樂心理學教育學家周海宏教授談到音樂對於情緒管理、精神減壓、抒發情感的重要作用。他認為熱愛藝術、在生活中有追求美的價值取向的重要性:它是建設美麗中國、和諧社會的公民素質基礎,是創新的動力,審美競爭力在當今時代也已經是重要的核心競爭力,是軟實力的具體構成;在人生失意、精神鬱悶、事業受挫時,藝術是最佳的精神撫慰的工具,讓生活仍然美好的信念。
來自醫療、醫藥及大健康領域的三甲醫院院長、專家學者和產業代表還圍繞京津冀醫療衛生協同發展、因地制宜學習推廣三明醫改經驗等話題進行了主旨演講。
本屆論壇發布「慈銘杯2024年度十大健康關鍵詞」,醫療衛生強基工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中醫優勢專科等十大關鍵詞入選。
健康中國年度論壇是我國醫藥衛生健康領域中,以「健康中國」為主題的舉辦最早、影響最大、質量最高、權威性最強的會議之一。至今,論壇已舉辦十六屆,成為各級黨委和政府、醫療界、醫保界、醫藥界、健康界、媒體界共同參與的全國性高端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