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9日駁回候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關於中止其原定10日在紐約州就「封口費」刑事訴訟聽取量刑宣判的申請。特朗普同時向紐約州上訴法院發起的中止宣判動議當天也未獲支持。
美國《華盛頓郵報》稱,這意味著特朗普需於10日接受判決,並「正式以重罪犯身份重返白宮」。
據美聯社報道,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9日以五人反對、四人支持的表決結果作出上述裁決。聯邦最高法院現有保守派大法官六人,但保守派的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及埃米·科尼·巴雷特與三名自由派大法官一道投票反對特朗普申請。
據路透社報道,聯邦最高法院在裁決中給出兩個理由,一是特朗普就總統豁免權的關切可經由「正常上訴程序」予以解決;二是「封口費」案主審法官胡安·梅爾尚已明確,有意在簡短在線聽證會後判決特朗普「無條件釋放」,因此量刑判決對特朗普履職構成的負擔「相對薄弱」。
「無條件釋放」意味著特朗普將留有定罪記錄,但無需受到監禁、罰金或緩刑處罰。
法新社報道,聯邦最高法院裁決還指出,特朗普仍可經由紐約州法院系統繼續上訴。
特朗普9日晚對聯邦最高法院承認其仍可上訴表達欣賞,並表示這起案件「遠未結束」。他將繼續上訴,再次經由上訴程序將爭議呈交聯邦最高法院,相信「正義必勝」。
「封口費」案是特朗普2024年總統選舉周期所受四起刑訴中唯一開庭並遭定罪的案件。美國紐約市一個由12人組成的陪審團在2024年5月30日裁定,特朗普為隱瞞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期間向一名成人電影女演員支付13萬美元「封口費」一事,偽造商業記錄,違反紐約州相關法律,所涉34項刑事指控成立。該案判決日期最初定在2024年7月11日,後被幾度推遲。
特朗普一直堅稱自己無罪,指認「封口費」案受政治驅動,旨在干擾他參與總統競選。
【新聞鏈接】新聞背景|特朗普「封口費」案發展時間線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9日拒絕推遲對候任總統特朗普「封口費」案件的宣判,這意味著特朗普將於10日在紐約面臨判決。
以下是特朗普「封口費」案發展重要節點的時間線:
——2023年3月30日,因涉嫌在2016年競選總統期間向成人電影女演員支付13萬美元「封口費」,紐約州一個大陪審團表決同意以刑事罪名起訴特朗普,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有前總統受到此類指控。
——2023年4月4日,特朗普在紐約州紐約市出庭應訴,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被刑事起訴的前總統。
——2024年4月15日,紐約市曼哈頓一個刑事法庭開始庭審特朗普「封口費」案,特朗普本人在庭審中出現在被告席上,成為美國史上首位遭遇刑事審判的前總統。
——2024年5月30日,美國紐約市一個由12人組成的陪審團就「封口費」案作出裁定,特朗普偽造商業記錄,違反紐約州相關法律,所涉34項刑事指控成立。特朗普由此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在刑事案件中被裁定有罪的前總統。
——2024年7月2日,紐約州最高法院法官胡安·梅爾尚表示,已將特朗普所涉「封口費」案的宣判時間從原定的2024年7月11日推遲至9月18日。
——2024年9月6日,梅爾尚宣布,將特朗普所涉「封口費」刑事案判決日期推遲至2024年11月26日。
——2024年11月22日,梅爾尚作出決定,無限期推遲在當月贏得2024年總統選舉的特朗普所涉「封口費」刑事案判決。
——2024年12月16日,紐約州最高法院拒絕以特朗普享有總統豁免保護為由撤銷有罪裁定。
——2025年1月3日,梅爾尚作出決定,將於1月10日就特朗普所涉「封口費」案作出判決。
——2025年1月9日,紐約州上訴法院作出決定,拒絕特朗普代理律師提出的中止特朗普「封口費」案宣判動議。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程沛 題圖來源:新華社 圖片編輯:雍凱
來源:作者: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