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下台不到一個月,美國現任總統拜登又掀起了一波針對中國半導體晶元的調查,這一事件或將掀開中美貿易戰的新篇章。
拜登制裁中國晶元「上強度」
近期,美國宣布對中國晶元產業發起301調查,調查的目標是中國的成熟製程晶元。這些晶元雖不如人工智慧晶元那樣高端,卻也廣泛應用於汽車、飛機等行業。拜登下台前的這「最後一槍」,足以引發行業震蕩。
值得一提的是,這項調查需要數月才能完成,也就是說最後的決定權會落在下任總統特朗普手裡。有人認為,拜登此舉意在影響特朗普接手後對中國的政策節奏。
(美國總統拜登)
有消息稱,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宣稱已經找到了「中國試圖主導全球市場」的所謂證據。此前,特朗普在參與總統大選時就曾表示要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征60%的關稅,拜登這樣的布置更像是為後者的計劃埋下伏筆。
不過,這項調查的威脅究竟有多大?短期內,中國多個行業的產品可能會受到影響。但是,從長遠看,美國面臨的反噬也不容小覷。這就是為什麼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直言「遏制中國是徒勞之舉」。「徒勞之舉」四個字無疑點明了美國針對中國晶元制裁的結果。美國將中國當成假想敵,頻頻制裁中國晶元,最後不僅達不到目的,可能還會為此付出代價。
(美國要對中國晶元發起301調查)
反擊美國,中國手裡有的是牌
公開資料顯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慧半導體市場收入預計可達到710億美元。這塊誘人的蛋糕,美國顯然不會放過。那麼,面對美國的一系列制裁,中國又該如何應對呢?
以前段時間中國的反制組合拳為例,首先,中國宣布嚴控對美國出口包括鎵、鍺等在內的關鍵材料。其次,中方因英偉達涉嫌違反反壟斷法而依法展開調查。
相比美國政府單一的封鎖打壓模式,中國選擇從更廣泛的供應鏈維度出招,直接打中了美國的七寸讓其苦不堪言,甚至多家軍工企業因此受到影響。這可能就是俗話說的「損人不利己」。
(美國軍工企業受到中方出口管制的影響)
更何況,在美國一系列制裁下,中國晶元企業的韌性越來越強,美國的圍追堵截,只會加速中國晶元企業的自給自足,打破美國的「科技捆綁」。
更何況,如今美國在晶元領域的主導優勢正在被削弱。多年來,美國一直是晶元領域的頭號玩家,現如今卻不得不面對亞馬遜、超威半導體等新生力量的崛起,就連英偉達也開始感受到了市場瓜分的壓力。
在這個充滿變數的世界,無論是拜登的「最後一槍」,還是特朗普可能的「政策延續」,都很難達成目的。
未來科技發展的關鍵,不僅在於掌握的技術,更在於能否以開放的心態迎接多邊合作的新時代。對於每一個身處其中的國家和企業來說,如何處理技術創新與政治限制間的關係,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它們在未來國際舞台上的命運。
(中國展示的先進晶元)
在中美半導體晶元的全球「棋盤」上,拜登埋下的這顆棋子可能是新一輪對抗的開端,將來的局勢究竟如何發展,就讓我們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