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阿薩德政府倒台後,持續一年多的加沙衝突出現了停火跡象。
本周,以色列談判代表前往卡達,就與哈馬斯停火展開談判。當天晚些時候,以防長卡茨發表講話時提到,停火協議比任何時候都接近達成。
加沙日常
一名哈馬斯匿名官員也表達了類似看法,他告訴記者,以總理內塔尼亞胡不再像之前一樣胡攪蠻纏,故意阻撓談判,雙方接近達成停火協議。
據悉,停火協議將分階段執行,目前雙方接近達成的是第一階段的停火,預計持續6-8周,哈馬斯將釋放30名左右人質,包括美以雙重國籍以及弱勢群體。
作為交換,以色列需要釋放上百名巴勒斯坦「囚犯」。這些「囚犯」怎麼來的,想必大家都心裡有數,說句不好聽的,以色列釋放一百名「囚犯」,分分鐘就能再抓一千名「囚犯」回來,這場交易本身是不公平的。
當然,在巴以衝突的語境下,談公平正義什麼的,未免過於奢侈。以色列如果講究這些,巴勒斯坦也不會淪落至此,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地在雙方可以接受的範圍內達成一致,儘管以色列也未必會遵守停火協議。
什麼是公平正義
正如黎以停火協議生效後,以色列從未停止對黎巴嫩南部地區的打擊,別問他們為什麼這麼做,問就是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真主黨在當地的部署威脅到以色列人的安全了,必須徹底將其摧毀。
在第一階段的停火中,以軍將從加沙部分撤離,但並不包括與埃及交界的費城走廊,以及分隔加沙南北的納扎里姆走廊。
此外,以色列將允許人道主義物資進入加沙,或將重新開放拉法口岸。不過,這一條款能否落實也要打個問號,最近一段時間,進入加沙的人道主義物資車輛總會被中途打劫,本來數量就少,最後能送到加沙民眾手裡的更是所剩無幾。
分析認為,這些搶奪物資的犯罪團伙很有可能是以色列背後支持的,他們打劫糧食後,再高價轉賣到黑市。這樣一來,既查不到以色列頭上,又能讓加沙民眾吃不上飯,可謂一舉兩得。
一輛進入加沙的載有援助物資的卡車被犯罪團伙搶劫
如果第一階段的停火協議能夠順利執行,雙方將繼續討論永久停火的問題,包括以軍完全撤離加沙,哈馬斯釋放所有剩餘人質,戰後由誰接管加沙等。以方的態度很明確,那就是哈馬斯堅決不能繼續接管加沙,即使是參與其中也不行。
要擱以前,哈馬斯肯定不同意,但這一次,他們展現出了「極其靈活的立場」,同意在沒達成永久停火協議之前分階段停火。當然,哈馬斯的核心訴求依然是以色列完全撤軍。
哈馬斯之所以作出妥協,和風雲突變的敘利亞局勢不無關係。本輪巴以衝突持續一年多,哈馬斯已經元氣大傷,再加上關鍵盟友黎巴嫩真主黨也遭遇重挫,「抵抗之弧」的實力被嚴重削弱。
敘利亞政府的垮台更是讓本就危急的局勢雪上加霜,要知道,伊朗向「抵抗之弧」盟友運輸的幾乎所有裝備和物資都要經過敘利亞,阿薩德政權也因此成為「抵抗之弧」的重要力量。
阿薩德已成歷史
可如今,伊朗再想通過敘利亞向反以武裝組織運送裝備就很困難了,而且其支持的什葉派武裝力量也面臨被趕出敘利亞的風險。
黎巴嫩真主黨領導人卡西姆證實了這一點,他在最近一次電視講話中承認,阿薩德被推翻後,真主黨失去了重要的陸路補給渠道。
不僅如此,以軍還趁亂襲擊了敘利亞的軍事力量,敘政府軍攢了幾十年的家底,在短短几天之內被摧毀殆盡,包括戰機、防空系統、海軍軍艦等,其中不乏真主黨在敘利亞的據點和供應線。
在這一背景下,別說哈馬斯撐不住了,就連老大哥伊朗也未必能招架,所以他們作出重大讓步也在情理之中。
更何況,以色列還得到了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的鼎力支持,近一個月內,特朗普兩次警告哈馬斯儘快釋放人質,否則等到他上台就晚了。
中東人民的天都要塌了
至於中東局勢接下來會如何發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不過總體上看不利於伊朗和「抵抗之弧」。在特朗普的第二個任期中,中東怕是很難平靜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