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
12月17日,南太平洋島國萬那杜附近海域發生7.3級地震,維拉港震感強烈,部分建築物倒塌或損壞。據法新社18日報道,萬那杜政府的災情報告顯示,地震已造成14人死亡。中國駐萬那杜大使館臨時代辦顧孜華18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初步認定兩名來自福建省的中國公民或華人在萬那杜地震中遇難,其具體身份、姓名還在與當地警方核實。
地震後裂縫的地面(圖據受訪者)
封面新聞記者聯繫到在當地生活的成都人雪莉(化名)以及遊客王女士。她們分別向記者講述了親歷的地震現場。
在當地生活二十多年的成都人雪莉:
隔壁樓房的底層消失了
雪莉是在萬那杜維拉港做生意的成都人,她告訴封面新聞記者,自己是2001年到萬那杜生活,目前在維拉港機場附近從事貿易、批發和零售等多種生意。
地震發生時,她正好在一個商店裡買東西:「我曾經在國內也經歷過地震,所以昨天地震發生時,一開始我以為很快就會結束,沒想到越來越厲害。於是我馬上跑出商店,感覺人都站不穩了,周邊的車輛也搖擺得很厲害。」
回家之後,雪莉發現店裡和倉庫的貨架倒了一部分,家裡房間的傢具全部倒了,而附近的一家旅館加商鋪,四層的樓房直接變成了三層——底層直接被埋入了地下。「大使館通報遇難的同胞,其中有一位就是在這裡做生意的。」雪莉說,「他們家是做五金和食雜生意的,會找我們拿貨。當時他們樓房垮了的時候,一共有三個人被埋在裡面,有兩個人成功獲救,一人去世。」
雪莉家的商店貨架倒塌(圖據受訪者)
受損嚴重的樓房,四層變為三層(圖據受訪者)
另一名死者的情況也類似,在城區做一點雜貨類小生意,有時也會找雪莉批發香煙:「聽說被埋之後,救援人員一直搶救到凌晨三點,找到的時候,已經遇難了。」
雪莉告訴記者,目前維拉港的情況比較複雜,大部分地區斷水、斷電、斷網,只能靠自己發電使用。
儘管情況複雜,在經過了一天的收拾後,雪莉的店在18日下午已經恢復了正常營業:「就稍微收拾了一下,下午開始營業。這次地震給我們帶來的損失還是比較大的,主要是碼頭出了問題,在碼頭凍庫裡面的貨送不出來,而那邊又沒有電,很多冷凍食品估計懸了。」
雪莉家的商店貨架倒塌(圖據受訪者)
貨物無法運輸,也是維拉港目前較大的困境。海、陸、空各個方向的交通都遇到了問題:海上,因為有海嘯預警,碼頭的船隻無法正常進出港;陸地,許多地段因為山體滑坡,道路中斷;空運,機場跑道受到影響,航班全部取消,只有等救援隊前來評估跑道,檢查是否能夠降落救援貨機。
遊客王女士:
現在就只想快點回家
王女士是兩周前到萬那杜旅遊的,因為想去看火山,但一直沒有買到船票,就在那邊多留了幾天。
地震發生時,王女士正好在房間里工作,她的男友立刻跑到她身邊將她按倒在地上,怕被房梁砸到。幾乎在同一時間,王女士就感受到了猛烈的搖晃,桌上的碟子、杯子全部摔倒在了地上,玻璃渣碎了滿地。
「我感覺地震持續了好幾分鐘,我的腳掌被玻璃渣割破,而男朋友的手肘和腿部被傢具撞傷。因為我們的房間里沒有太多雜物,所以受傷情況並不嚴重。但是我們的房東住了差不多一年,屋子裡很多東西都被砸碎了,肚子和身上都有傷。」王女士說,「意識到問題嚴重性,是我地震完正好有個視頻會議,但剛進行了兩分鐘網就斷了。」
由於無法繼續工作,王女士和男友就開著車去市區里觀察情況:「我們看到有一些樓宇傾斜,道路上有一些裂縫。」
讓王女士擔憂的是,沒有人知道可以去哪裡,周邊也沒有人收到預警,她也是到處向人詢問,才確定了大致的地震等級。有著豐富旅遊經驗的她立刻意識到,很可能會發生海嘯,於是趕緊回到海邊的住處:「因為我們的木屋可以看到海,我之前看過海嘯紀錄片,就覺得不太安全。當時看到海面雖然還很平靜,但是狗一直在叫。」
王女士跟男友當機立斷,收拾好了行李往山上走。一路上看到一些當地人也在往山上跑,他們還帶了三個當地人一程。在當地人的指引之下,他們抵達了山上的村落:「我們在車裡睡了一晚,一直能感到餘震,但比較輕微。」
王女士過夜的山頂(圖據受訪者)
由於網路上消息真假都有,許多信息也只能靠當地人口口相傳,王女士獲得的關於地震的最新情況始終斷斷續續。後來,停放在他們車旁的一輛大巴車車主,好心地將電台聲音調大。從電台的播報里,王女士得知當地政府下了海嘯預警:「突然就有一種茫然無依的感覺,太平洋島國某個山頭尖尖上,如果今天出了事,沒有任何人可以救我。」
在山頂住了一夜,回到維拉之後,王女士想得是要快點回家:「本來準備去買渡輪票去tana島看火山,但是現在就只想回家。我原本計劃是從斐濟飛回來,但現在維拉港的機場關閉,而且早上斐濟也發生了地震,只能觀察一下情況再飛吧。」
維拉港機場內部受損(圖據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