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下午,第七屆大都市規劃國際諮詢會(MPIC) 「應對氣候變化:低碳與韌性」和「數字智能城市:智慧與未來」平行會場舉辦了主題為「數智韌性·空間賦能」的圓桌研討。由上海市測繪院趙峰副院長主持,與會專家結合各自的研究、實踐和管理領域,就如何利用空間智能賦能城市數字化治理、可持續發展與強化城市韌性等方面進行了交流分享。

與會專家經過廣泛討論形成共識,認為在數字化、智能化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數智化」成為超大城市空間治理的新引擎。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運用,可以實現對城市空間規劃、風險防控、高效運行的全面感知、智能分析和精準施策。

國際城市與區域規劃師學會主席伊麗莎白·貝佩爾認為,上海在面對未來挑戰,特別是氣候變化影響下的沉降、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頻發等問題時,要採取轉型和變革性行動。從個人到城市整體都需適應變化並實現增長,可以在生態、跨行政區域協同、跨學科合作等方面探索解決方案。她指出上海「五個新城」的總體規劃需提高靈活性以應對未知因素,並提倡在土地使用、地下空間利用等方面進行實驗和創新,以增強城市韌性。

漢斯·賽德爾基金會(HSF)中國山東代表處首席代表邁克爾·克勞斯從增加自然元素的視角,深入分析了如何在城市規劃中增強城市韌性。他提出了三個關鍵要點:第一提升公眾認知,使人們意識到自然元素是城市規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二通過法律設計和執法能力,在城市規劃與自然元素之間建立平衡,這是一種至關重要的手段;第三強化治理的執行力,只有將增加自然元素的規劃真正落地,才能有效地將自然融入城市,從而顯著提升城市的韌性。

土耳其安卡拉大學不動產開發和管理學院教授奧爾罕·埃爾詹強調城市管理需重視土地管理,建議將土地使用記錄、土地使用者及建築合法性等信息相結合,這樣在進行城市規劃與氣候變化等相關城市管理模擬時,最新的土地信息就能輔助城市管理者做出應對的決策。因此,構建土地層級的系統至關重要,而區塊鏈等智慧城市的關鍵技術,可幫助升級土地管理系統,為城市管理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丹麥蓋爾建築事務所總監高慕思提出要將「大數據」與「厚數據」相結合,不僅關注數據的量,更要關注人們在城市中的真實生活體驗。在建築與景觀設計中,不僅使用數字化技術和感測器,還要用人的視角動態觀察人們的行為,理解他們的需求。通過提升設計的適應性和彈性,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條件,使城市更宜居,同時增強應對環境變化和突發事件的韌性。這種方法能夠幫助超大城市在實現宏大目標的同時,注重本地化情境和以人為本的需求,推動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上海市測繪院首席專家,正高級工程師顧建祥認為超大城市空間治理是構建超大城市治理體系的重要內容,基於時空信息的數字空間模擬和統計分析結果來指導實現現實世界的人工決策已成為一種重要發展趨勢。時空大數據在賦能超大城市空間智慧治理時具有賦能未來城市數字空間的營造、有效支撐城市規劃、全面賦能城市更新的重要作用。上海市在城市體檢的實踐中,採用基於語義的時空大數據關聯融合技術,以地理實體標識碼為橋樑,可以實現更深層次的時空格局分析,為城市更新提供了更精準的指引。他建議要加快實景三維上海的建設,推進時空信息與國土空間規劃治理的深度融合。

同濟大學交通學院黨委書記、教授馬萬經認為,超大城市交通的特點可以用四個」大」概括:一是空間尺度大,二是出行需求大,三是個體差異大,四是管理難度大,這是發達城市的共同特點。數智技術的應用可以從五個方面來賦能超大城市治理:一是高度重視管控對象變化帶來的好處,二是深度挖掘高精度裝備的使用,三是充分利用好蘊含巨大價值的數據,四是不斷適應智能網聯下的新模式,五是打通用戶和決策者、管理者交互的渠道。

自然資源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北京超圖軟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宋關福表示,空間智能的範疇遠遠超出了AI,它涵蓋了諸如視頻空間在內的眾多發展方向。相較於其他類型的數據,視頻數據具有更高頻的屬性。當視頻數據被賦予地理坐標並實現空間化後,可以大大提高在城市檢測中的時效性。遙感影像生產的一體化技術,可以在一個軟體上完成遙感數據的解譯、生產及應用,提高工作效率。二三維一體化也是重要的一環,充分利用二三維空間分析演算法,將提升三維數據的實用性。在GIS金字塔的框架下,需要將地理空間控制貫穿全生命周期,同時空間智能的應用領域很寬泛,絕非一家單位或公司所能獨力完成,需要匯聚各領域專家的智慧與力量,通過強強聯合共同實現我們「讓空間智能點亮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的理想。
(供稿:市測繪院、政研科技處)
精彩回顧
1、【MPIC】重磅 | 大都市規劃國際諮詢會隆重召開
2、【MPIC】交流|新加坡市區重建局來滬參加第七屆大都市規劃國際諮詢會並開展相關考察活動
3、【MPIC】交流|「大都市發展: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青年沙龍成功舉辦
4、【MPIC】議程 | 大都市規劃國際諮詢會議程發布
5、【MPIC】觀點|大都市規劃國際諮詢會主旨報告
6、【MPIC】觀點 | 大都市規劃國際諮詢會平行會場主題報告(一)
7、【MPIC】觀點 | 大都市規劃國際諮詢會平行會場主題報告(二)
8、【MPIC】觀點 | 大都市規劃國際諮詢會圓桌研討(一)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布,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為信息發布平台,如您認為發布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