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敘利亞的「閃崩」,可謂是出乎了絕大多數人的意料之外,國內大多數軍事專家基本上都沒有對敘利亞的局勢做出正確的預測和判斷。
說實話,可能包括美國,土耳其乃至是敘利亞反對派本身,都沒有預料到自己竟然會以如此快的速度推進到大馬士革城下...
而之所以大多數人都沒有做出這種預測,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敘利亞背後站著一個伊朗。
「閃電戰」
說實話,依照敘利亞政府軍的實力,在2024年是絕無可能僅憑自己的實力戰勝反對派,因為自從2020年實現基本停火之後,敘利亞的政府軍和反對派就是一個此消彼長的狀態。
沒錯,敘利亞政府軍在停戰之後,實力不僅絲毫沒有增長,甚至還在不斷的減弱。
敘利亞在內戰爆發之前,就維持著長期的經濟蕭條,這是因為巴沙爾在繼任初期糟糕的自由化經濟所導致的惡果。
而內戰的爆發,在一定程度上其實掩蓋住了敘利亞糟糕經濟的事實,停戰之後敘利亞的經濟形勢並未得到明顯的改善。
內戰期間敘利亞政府維持一個規模較高的軍隊,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為不得不這樣,戰爭情況下必須維持特殊狀態。
但是在戰爭結束之後,敘利亞政府就開始將發展經濟當作第一要務,在這種情況下維持一支數十萬人的軍隊,實在是沒有必要也沒有餘力了。
2022年—2024年,敘利亞政府軍進行了多輪複員,敘利亞政府軍的人數從四十萬人下降到了八萬人。
而敘利亞政府此舉,可謂是引發了敘利亞軍方很大的不滿,然而敘利亞政府因為長期受到西方的封鎖,實際上沒有資金也吸引不到投資立刻開展重建。
被複員的敘利亞士兵,事實上也找不到工作,這些人反倒成為了反政府武裝的生力軍。
沙姆解放組織控制了敘利亞和土耳其的邊境口岸,轉口貿易賺的盆滿缽滿,每個月至少有一千四百萬美元的收入,在發工資這方面闊氣的很。
所以曾經那個能征善戰的敘利亞政府軍,早已不復存在了,反而敘利亞的反對派武裝的戰鬥力提升了不止一個量級。
而且敘利亞這種此消彼長的局面,在短時間內完全看不到改善的希望,敘利亞的兩大支柱收入分別是石油和農業,然而其農業區和油田都未掌握在政府軍手中。
而是分別在沙姆解放組織,庫爾德武裝和美國佔領軍手中。所以敘利亞政府的衰落,實際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最近這些年敘利亞政府的存在本身,實際上是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黎巴嫩真主黨以及俄羅斯駐敘利亞部隊所保證的,而非是敘利亞政府軍。
也就是說,政府軍大可以繼續爛下去,只要三者中有任意一者能夠維持在敘利亞的力量,那麼巴沙爾政權就不會倒台。然而,問題也就是出在了這個地方...
問題出在伊朗身上?
敘利亞的三個主要支持者,在本輪敘利亞衝突中事實上都沒有給予巴沙爾政府足夠的支持。同時敘利亞政府軍本身,恐怕在衝突全面爆發前,也已經完成了站隊。
有消息稱,伊朗的情報機構就已經警告過巴沙爾政府,聲稱敘利亞反對派已經準備對政府軍動手。
但是巴沙爾政府在接到警告後,似乎完全沒有動作,這裡面存在兩種可能性,一種就是巴沙爾政權已經和反政府武裝達成協議,「和平交權」。
另一種可能性,就是巴沙爾政權此時已經指揮不動軍隊了。但是無論是前者後者,和伊朗的關係都有限,伊朗警告巴沙爾政權,就已經說明了其立場。
而在這場「十日戰爭」爆發之後,俄羅斯因為俄烏衝突而分身乏術,只能進行有限轟炸。真主黨則在和以色列的衝突中損失慘重,唯獨能夠幫助敘利亞巴沙爾政權的人,實際上就是伊朗的伊斯蘭革命衛隊。可是目前的情況大家也看到了,伊朗在敘利亞的動作,就是幾乎沒有動作。
在巴沙爾逃離大馬士革後,伊朗緊接著又宣稱已經和反對派建立了溝通渠道,也就是說伊朗實際上如今也已經準備「承認現實」。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伊朗在敘利亞衝突中幾乎毫無動作呢?
目前伊朗其實也是深陷和以色列的隔空對弈中,以色列在黎巴嫩和加沙還尚未「拉下臉來」某種程度上就是因為伊朗的存在。
而對於伊朗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或許並非是巴沙爾政權,而是巴勒斯坦和黎巴嫩的局面。
敘利亞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反對派願意繼續充當「物資通道」,那麼巴沙爾政權本身未必就那麼重要。
再加上目前伊朗的這個總統是一個「自由派」總統,其對於西方的態度和對於俄羅斯的態度都比較微妙,雖然在巴勒斯坦問題上態度還是很堅硬,可是在涉及到西方的其他問題上,立場其實是搖擺的。
再加上特朗普即將繼任美國總統的背景,伊朗其實真的未必有膽子在敘利亞搞什麼大動作,畢竟上次特朗普扔的那枚導彈,還是非常疼的...
布熱津斯基曾經在自己的《大棋局》中預言過一個聯盟——「中俄伊聯盟」,並且認為這聯盟是能夠威脅到美國存續的聯盟之一。在這些年,這個聯盟也確實出現了成型的趨勢。
然而在失去了敘利亞之後,很多人構想中的「中俄伊聯盟」,恐怕就未必還能夠繼續維持了,因為俄伊立場趨同的基礎其實就是巴沙爾政權的存續。
伊朗和俄羅斯本身的共同語言不算少,但是也不算多,雙方間甚至還在海灣問題上存在些許矛盾,如今巴沙爾政權已經覆滅,俄羅斯和伊朗的未來很難說。
參考資料:
《美媒:伊朗駐敘大使警告稱,阿薩德政權被推翻的後果將超出「美國控制範圍」》 環球網
《無能為力?伊朗被曝正從敘利亞撤走其軍事人員》 鳳凰網
《伊朗高官稱,伊朗已與敘反對派武裝領導層建立直接溝通渠道》 鳳凰網
《敘利亞政局劇變為哪般》 新華社
《敘利亞發生了什麼?阿薩德是如何垮台的?》 半島電視台
《敘利亞為何成了俄羅斯與伊朗的「阿富汗」?》 鳳凰網
《敘反政府武裝宣布下一個目標,最大贏家已經出現,土耳其如願以償》 鳳凰網
《分析:阿薩德倒台後,美國擔心的是敘利亞權力真空以及誰來填補》 BBC中文網
《敘利亞一朝「變天」,「沙姆解放組織」為何能異軍突起?》 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