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11月27日報道,以色列安全內閣舉行會議,批准與黎巴嫩真主黨停火協議。據悉,協議於當地時間11月27日10時生效。
當天早些時候,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發表視頻聲明說,接受停火協議出於三方面考慮:一是應對伊朗威脅,二是讓部隊休整並補充武器儲備,三是切斷敵方南北戰線間的聯繫和孤立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
他稱,黎巴嫩真主黨退出戰場後,哈馬斯將只能孤軍奮戰,以方將繼續施壓,以推動被扣押在加沙地帶人員獲釋。
去年10月,巴以新一輪衝突爆發後,黎巴嫩真主黨就一直隔著黎以邊境與以軍交火,策應加沙地帶戰鬥局勢。就這樣,黎以雙方互刷火箭,打到今年9月,局勢突然升溫。10月1日,以軍悍然對黎巴嫩南部發動地面進攻。黎巴嫩真主黨則在地面阻擊以軍同時,繼續用無人機、導彈和火箭彈騷擾以色列境內目標。
此次停火協議由美國從中斡旋。此前,美國駐黎巴嫩大使薩莉·約翰遜向黎巴嫩總理納吉步·米卡提,以及議長拿比·貝里提出一項計劃,涵蓋13個要點,內容包括停火60天,以及黎巴嫩在南部邊境地區部署軍隊等。美國特使阿莫斯·霍克斯認為,存在著「有機會真正結束這場衝突」。
停火協議達成後,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發表講話,稱在未來60天內,以色列將逐步撤出剩餘部隊,黎巴嫩軍隊和國家安全部隊也將開始在自己領土上進行部署,「雙方平民很快就能安全返回自己的社區」。
法國總統馬克龍也在社交平台發文,稱這是「幾個月來,在美國的緊密協作下,與以色列和黎巴嫩當局密切合作,努力取得的成果」。黎巴嫩總理米卡提也對停火協議表示歡迎,在聲明中感謝美國和法國為停火做出的貢獻。
可以說,停火協議看起來皆大歡喜,美國終於做了件人事,簡直配得上諾貝爾和平獎。只是細細翻遍各方表態,有以色列的,有美國的,有黎巴嫩政府的,有法國以及國際各方的,均對此表示歡迎。
問題是,這麼多表態里,當事方黎巴嫩真主黨是怎麼說的呢?注意,黎巴嫩真主黨和黎巴嫩政府可不是一回事,一直以來聽調不聽宣。要是黎巴嫩政府說話管用,以色列還至於跟黎巴嫩真主黨掐到現在?對於所謂黎以停火協議,黎巴嫩真主黨伊斯蘭抵抗旅發表聲明稱,這一決定純粹是黎巴嫩政府的決定。
簡單來說,此次以色列批准了與黎巴嫩真主黨的停火協議,這非常好,唯一的問題是,黎巴嫩真主黨沒有批准。所以,這份所謂黎以停火協議,根本就是美國逃避核心矛盾,以色列一廂情願。美以兩邊自娛自樂說這麼多,令人費解到底在慶祝個什麼勁。
而單純就停火協議而言,目前可總結內容包括:黎巴嫩真主黨撤走其位於利塔尼河以北軍隊,雙方停止接觸線交火;以色列從黎巴嫩南部撤軍,黎巴嫩政府軍控制黎巴嫩南部;以色列和黎巴嫩對爭議領土進行劃界談判。
看起來黎巴嫩政府替黎巴嫩真主黨做決定,讓步非常大,既要黎巴嫩真主黨撤出核心區,又要黎巴嫩政府軍南下監管。實際上,黎巴嫩真主黨怎麼執行,根本沒人管,黎巴嫩政府都沒法去看協議落實到什麼程度,以色列更沒辦法。
而從拜登和內塔尼亞胡清晰具體的撤軍考慮和安排中,可以看出,以軍大概率真準備從黎巴嫩南部撤了。畢竟,以色列打了2個多月,連賓特朱貝勒都沒打到,還不如2006年那次,現在就想憑著一張廢紙,讓黎巴嫩真主黨退出經營30多年的黎巴嫩南部?
所以,以色列寧可一邊與黎巴嫩真主黨單方面停火,另一邊仍要冒天下大不韙拒絕在加沙地帶停火,從中也可見其色厲內荏、欺軟怕硬本性,也更加讓人明白,決定和平的,從來都是實力,也只有實力。
最後,還得注意一個細節,協議初步停火時間是60天。60天後,差不多就是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的時刻,到時候,以色列又可以硬氣起來。說白了,這份停火協議既然是單方面同意,被單方面撕毀也是遲早的事,就是個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