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了,兒孫繞膝是一種福氣。
看了湖南一位老人的境況,我深刻理解了一位母親的話:「孩子成績好就報效祖國,成績不好就承歡膝下。」
這位老人年紀8旬,一個人住在湖南農村老屋。
由於年齡大了,她也做不了重體力活,莊稼是不種了,把地承包出去,也能收一些租金。
她每天都喜歡坐在屋子門口,看著村民經過,然後閑聊幾句:「吃過了嗎?有沒有買菜呀?」
雖然都是閑聊,但為數不多的聊天,也是生活的調味劑。
隨著村裡的人外出打工,能閑聊的人也不多了,很多時候,她只坐在那裡發獃,飯菜也很簡單,熬一鍋粥能吃2頓,有時候懶得炒菜,就配一點鹹菜。
鄰居女子知道老人孤獨,每次回老家,都會過去看望,陪老人聊聊天。
說起來,老人也是一位能幹的媽媽。
她有兩個兒子,一個兒子博士畢業後,去了美國,一直在那裡工作,由於距離太遠,幾乎不回來。
小兒子國防科技大畢業,留在了部隊,工作繁忙,也很少回家。
老人家裡有電話,小兒子會偶爾打電話回來,問問母親的身體情況,大兒子電話很少,由於老人不會上網,也沒有更多的聯繫方式。
她現在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如以前,在聊天的時候,突然說了句:「要是有個兒子成績不好,該多好啊。」
鄰居一愣,這才意識到老人的孤獨,人人都羨慕她命好,把2個兒子培養得優秀,可孩子越優秀,離家就越遠,老人想要的團圓,就變成了奢望。
看了老人的經歷,評論區很多人留言。
一位網友說:「我也有2個兒子,一個成績好,一個成績不好,成績好的進了央企,對丈母娘比親媽還好,成績不好的兒子,留在了身邊,給我們養老。」
另一個網友說:「我考上了大學,在上海安家,妹妹初中畢業,留在了老家,嫁得也近,一年回娘家兩次,早飯都在爸媽身邊吃。」
還有一位網友說:「有嗷嗷叫本事的兒子是國家的,有一點點本事的兒子是丈母娘的,沒本事的兒子才是自己的。」
從留言中,也能看到一個現象,那就是兒女越有本事,留在父母身邊的幾率越小。
這樣的情況,我身邊也有一個。
老家東鄰居大媽是一位老教師,很注重兒女的教育,在她的培養下,一雙兒女都考上了不錯的大學。
女兒學教育,畢業後成為一名老師,遠嫁在外地,生孩子的時候,讓母親幫照顧了幾年,後來大媽就回家了。
兒子學醫,也在城市安家,兒媳也是醫生,工作都很忙,請了丈母娘幫看孩子。
大媽剛退休時,還經常去兒女家走動,給他們送一些老家的特產,隨著體弱多病,她不肯再出遠門,就算兒女想接她去住,也被拒絕。
老人的意思很簡單,兒女再好,你也不能長住,畢竟生活習慣不同,總會有矛盾,還不如在老家自在,想吃什麼就做什麼,不用考慮別人的口味。
但一個人的生活,真的很孤獨,她很喜歡坐在門口曬太陽,其實也不是為了曬太陽,而是為了跟見到的人說說話。
每天上午,她都會在村子走動,也不聊什麼,就為打個照面。
老人跟鄰居說:「我盡量每天都打開門,出來走動一下,要是哪天你們看不見我,敲門也不開,那就直接推門進去,我害怕一個人躺在屋裡,沒人知道。」
真的很心酸,這就是獨居老人的無奈。
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身邊又沒有可以依靠的兒女,只能跟村民多接觸,讓大家幫照應著點。
有次回老家,父親告訴我,說老人摔倒在廚房,幸好叮囑過鄰居,鄰居見她到中午還不開門,就直接推門進去了,及時把她送到了醫院。
老人很難過,說自己年紀大了,靠不住兒女,反而麻煩了鄰居。
對於給老人養老的問題,其實兒女也很為難。
兒女沒辦法放下工作,還有孩子要照顧,總不能經常回老家,就提出送老人去養老院,但老人堅決不去,稱不自由,還是住老房子舒服。
這就是矛盾的根源,到底是兒女不孝?還是老人固執?不好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