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外長談完沒幾天,印度不讓西方插手中印邊境問題,莫迪政府這是突然轉性了嗎?
最近一段時間,印度外長蘇傑生比較忙。見完王毅外長沒幾天,他又趕到日本,參加美日印澳四方安全會議。期間他公開談到了中印實控線問題,稱莫迪政府不指望他國來解決中印之間的問題,會自己找到解決方法。
【蘇傑生稱不指望他國來解決中印問題】
乍一看,蘇傑生是排除了西方介入中印實控線爭端的可能性,彰顯了印度獨立自主的決心,在西方面前過了把大國的癮。只是這種表態過去出現了太多次,早就沒什麼新意了。
不過這至少表明,莫迪政府新任期,在實控線問題上的打法,跟過去沒有太大變化。而相應的這也預示了,中印接觸也不會有什麼突破性的進展。
之前東盟外長會,中印外長也有過對話,圍繞實控線爭端的討論還算坦誠,整體而言中規中矩,雙方依舊同意致力於維護和平安寧,推動雙邊磋商取得新進展。
回到蘇傑生的講話本身,實事求是地說,不讓第三方介入,不代表印度不會在這個問題上打擦邊球,換取一些實際的好處。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也不必懷疑莫迪政府在地緣政治領域搞投機的本事。
像是美國與印度的一些軍事合作,有不少就是圍繞實控線問題展開的,只不過放任美國完全介入實控線問題,莫迪政府承擔不起這個風險。
【放任第三方介入,對印度自己也沒好處】
所以我們也能發現,最近這段時間,莫迪政府不再搞什麼實控線問題「國際化」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意識到這件事情到頭來是弊大於利,非但無法強化印度的立場,反而會損害印度的利益。
要知道,美國本身有強烈的干涉中印爭端的意願,美國情報部門去年發布對中印實控線爭端的評估報告,渲染對抗風險,稱這會危及美國的地區利益,呼籲美國政府「及時干預」。
不僅如此,拜登政府早就在《國家安全戰略》中表明,一旦中印實控線局勢升級,美國會支持印度。美國國會去年還出台過法案,拿所謂的「麥克馬洪線」做文章。
但美國表面上支持印度,歸根結底是此舉符合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利益。但印度如何能夠保證,自己在實控線問題上的利益訴求,與美國的戰略利益完全重合。
【中印外長之前就實控線問題,坦誠地交換了意見】
此外,印度不止與中國有實控線爭端,和巴基斯坦還有克什米爾問題,最近圍繞領土歸屬還和尼泊爾起了小摩擦。別看西方在中印實控線爭端上動輒聲援印度,不過換成克什米爾問題,它們給莫迪的臉色就不是那麼好看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莫迪政府一旦在中印實控線爭端上開了「國際化」的先例,就會給西方提供一個合理的借口,大舉介入印度和巴基斯坦還有尼泊爾等鄰國的領土爭端。到那時,莫迪政府會面臨一個非常複雜的外交環境,一旦處理不好就會徹底陷入被動。
因為中國是不可能被第三方立場綁架的,但印度卻要看西方國家的臉色。
更何況,指望他國解決中印之間的問題,等於莫迪政府把外交上的主動權拱手相讓,到時候局勢是否升級,就不是印度能說了算的。而一旦實控線事態惡化,莫迪政府的發展戰略就會被全盤打亂。
【印度需要與鄰國關係保持穩定,避免局勢升級】
所以綜合考慮下來,莫迪必須要與鄰國關係保持穩定,哪怕是維持現在不上不下的水平,也比大打出手強得多。
同理,印度也需要中印在實控線保持一定的對抗烈度,首先可以很方便地塑造一個假想敵,緩和內部矛盾的同時,還能找理由推動國防發展。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印度必須把握炒作實控線問題的尺度,一旦局面惡化,代價已經超出了莫迪政府能承受的範圍。
基於這個考慮,莫迪新任期找了一個號稱「中國通」的外交秘書米斯里,來幫自己制定外交政策。在印度外交系統中,這人也算是一名老將了,中印加勒萬河谷衝突時,就是他在擔任印度駐華大使,在中印溝通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所以挑選米斯里擔任外交秘書,某種程度上也表明,莫迪希望能在未來與中國打交道的時候,借鑒這名「中國通」的外交經驗。
【印度要確保自己與西方的安全合作,不能與實控線爭端綁定】
綜合看下來,不是莫迪政府不想引入第三方介入,而是這種做法損人不利己,所以才排除了這個可能性。
而且在四方會議這樣一個場合,印度外長這番表態,不只有場面話的性質,也是以此對外界釋放一個信號,那就是莫迪政府不會把實控線問題,和美日印澳的四方安全合作綁定在一起。所以這一舉動還是很有必要的,雖然談不上緩和中印關係,但至少能為後續的中印對話機制,排除掉一些不必要的干擾因素。
當然,聽其言觀其行,在外交上是顛撲不破的真理。跟莫迪政府打了這麼多年交道,印度在實控線問題上的投機心態,我們這邊再清楚不過,所以更要做好兩手準備,既要在外交上保持接觸,也要在軍事方面拿出充分的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