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總理:以前不選西方會受懲罰,現在中美都是我們重要夥伴

2024年06月19日22:02:13 國際 1812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馬來西亞總理:以前不選西方會受懲罰,現在中美都是我們重要夥伴 - 天天要聞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未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編輯|糖葫蘆


6月13日,中國媒體人對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進行了一次採訪活動。在這次採訪的過程當中,安瓦爾就主動談起了馬來西亞與中國之間的外交關係

安瓦爾面對中國記者的鏡頭倒也算是非常坦誠。他非常明確地告訴中國記者:中國和美國都是馬來西亞的重要夥伴。馬來西亞其實並不是想在中美之間非常明確地選邊站隊。

從前的國際局勢對於馬來西亞這樣的小國,其實相當不友好。因為馬來西亞如果不選擇站在西方各國的陣營當中,就會受到非常嚴厲的制裁。這並不是馬來西亞所希望見到的結果。

中國近些年的迅速崛起,給了馬來西亞很多外交空間,同時也給像馬來西亞這樣的小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安瓦爾作出相關的表態之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先生也很快做出了友善的回應。

事實上,安瓦爾並沒有說假話他的這番表態實際上也是最符合馬來西亞國家利益的。這展現出了安瓦爾作為小國領導人的高超智慧。

那麼,安瓦爾的外交政策究竟會對馬來西亞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這些年國際政治格局的風雲變化又給馬來西亞提供了哪些機會呢?

馬來西亞總理:以前不選西方會受懲罰,現在中美都是我們重要夥伴 - 天天要聞

(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


接下來,就讓我們慢慢地道來。


馬來西亞總理:以前不選西方會受懲罰,現在中美都是我們重要夥伴 - 天天要聞

「親華總理」安瓦爾

其實,外界媒體普遍對現任的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存在誤解。因為安瓦爾上台之後,就大力推動馬來西亞和中國之間的各種經濟合作項目,所以很多西方媒體都將安瓦爾稱為馬來西亞政壇內部的親華派政客。

但這樣的說法並不完全正確,從地理上來看馬來西亞本身就與中國靠近。與中國展開經貿合作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這一點無論是安瓦爾還是其他的馬來西亞政客都不能否認。

況且,美國對東南亞各國一直都不太重視。就算馬來西亞想要與美國展開進一步的合作恐怕也沒有機會。在這樣的環境下,馬來西亞除了與中國加深合作之外幾乎別無選擇。

所以,與其說是親華的安瓦爾成功掌握了馬來西亞的權力,倒不如說是馬來西亞的政治氛圍給中馬兩國的關係帶來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馬來西亞總理:以前不選西方會受懲罰,現在中美都是我們重要夥伴 - 天天要聞

(正在接受媒體採訪的安瓦爾)


在安瓦爾上台之後,他一邊積極推動本國同中國之間的各種經貿合作項目,一邊積極地與中國就在本國建設高鐵線路的議題進行探討。

可以看得出來,安瓦爾是一個非常有政治抱負的領導人。他希望能夠在自己的任期之內給馬來西亞這個國家帶來一些肉眼可見的變化。而要實現這個目的,中國的支持和力量顯然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在安瓦爾上台之後中國與馬來西亞之間的外交活動明顯增多了。安瓦爾也在訪華期間對中馬兩國的未來提出了積極的構想。這些都是世界各國看在眼裡的。

6月13日,安瓦爾又再次以馬來西亞總理的身份接待了前來拜訪自己的中國媒體人,並接受了這些媒體人的採訪。在採訪期間,安瓦爾談到了自己的外交方針。

馬來西亞總理:以前不選西方會受懲罰,現在中美都是我們重要夥伴 - 天天要聞

(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會見安瓦爾)



馬來西亞總理:以前不選西方會受懲罰,現在中美都是我們重要夥伴 - 天天要聞

安瓦爾談外交

當著中國媒體人的面,安瓦爾表現得相當坦誠。他表示馬來西亞只是東南亞的一個小國,在國際地緣政治格局當中馬來西亞也沒有太多的選擇權。過去的馬來西亞人其實面對大國博弈是有些害怕的。

因為過去西方各國的實力相當強大,美國在東南亞還維持著一定規模的駐軍。如果那個時候的馬來西亞不選擇站在西方各國領導的陣營當中就會立即受到懲罰。

所以,過去馬來西亞採取親西方的外交政策也是迫不得已的。但與此同時,馬來西亞也並沒有忘記同中國發展外交關係。幾十年來,中馬兩國之間的外交關係已經達到了一個較好的水平線上。

安瓦爾向中國記者明確表示,中國是馬來西亞重要的貿易與合作夥伴。同時馬來西亞也將中國視作是本國的重要戰略夥伴。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馬來西亞總理:以前不選西方會受懲罰,現在中美都是我們重要夥伴 - 天天要聞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


安瓦爾還用頗為幽默的口吻介紹稱,他的同事曾經向他詢問「是否擔心中國會藉助與馬來西亞合作的機會,加大對於本國事務和南海局勢的干涉力度」,他的回答頗有深意。

安瓦爾表示,自己並不知道其他國家的情況。但他只知道馬來西亞在歷史上和中國這個國家並無過節。未來的馬來西亞政府也不會同中國產生過節。

雖然當前的馬來西亞和中國之間也的確存在著一些問題,但鄰國之間總會存在各種各樣的矛盾這是無法避免的。他相信中國和馬來西亞之間的矛盾並不會影響兩國合作的大局。

而且,在兩國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國與馬來西亞之間的問題和矛盾也終將得到徹底解決。安瓦爾本人對於這一點毫不懷疑。

馬來西亞總理:以前不選西方會受懲罰,現在中美都是我們重要夥伴 - 天天要聞

(在中國上空飄揚的馬來西亞國旗)


安瓦爾認為,中國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夥伴。因為中國在相關的事務上的確會聽取馬來西亞政府的看法和意見。他本人認為馬來西亞同中國發展良好的外交關係是非常有意義的。

同時,安瓦爾也指出,中國和馬來西亞在人工智慧數字經濟等多個領域具有廣泛的合作空間。馬來西亞政府也非常期待在相關領域同中方加深交流、拓展合作渠道。

安瓦爾的這番回應可謂是充滿了友善的氛圍,同時也向外界闡明了他採取「親華外交政策」的真實目的與考量。因為只有同中國合作才能讓馬來西亞的利益實現最大化,馬來西亞也並不希望成為美國及西方集團的附庸。

馬來西亞總理:以前不選西方會受懲罰,現在中美都是我們重要夥伴 - 天天要聞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風光)


在安瓦爾做出這番發言之後,有媒體記者就在6月17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向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先生作出了相關的提問。

而林劍先生作出的回應也充分展現出了中國對馬來西亞的友好態度。從中馬兩國政府所釋放出的信號來看,當前中國與馬來西亞之間的外交關係的確處在較好的水平中,這必將給兩國的未來帶來更多積極的變化。

馬來西亞總理:以前不選西方會受懲罰,現在中美都是我們重要夥伴 - 天天要聞

(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



馬來西亞總理:以前不選西方會受懲罰,現在中美都是我們重要夥伴 - 天天要聞

中馬關係的美好未來

北京時間6月17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先生就代表中國政府對安瓦爾總理接受採訪時所發表的言論作出了進一步的評論。林劍先生的話也再次展現出了來自中國政府的善意與友好態度。

林劍先生表示,中方已經注意到了安瓦爾總理的相關言論。中方對安瓦爾總理的觀點表示讚賞。中國和馬來西亞本身就是隔海相望的友好鄰邦。

中國與馬來西亞政府建交50多年以來,無論周邊的國際形勢如何變幻,中馬兩國始終坦誠相待,將彼此當成好朋友。中國政府非常希望同馬來西亞政府共同弘揚傳統友誼,推動中馬命運共同體繼續走深走實。

最後林劍先生還強調道:中方非常重視發展同馬來西亞以及所有東盟國家之間的外交關係。而且,中方歷來也支持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東盟國家奉行獨立自主、團結自強的方針。

馬來西亞總理:以前不選西方會受懲罰,現在中美都是我們重要夥伴 - 天天要聞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


未來中國政府將繼續秉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外交理念同東盟國家共同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林劍先生的這些話很快就引發了國際社會的熱烈反響。多家媒體也報道了林劍先生的發言。

林劍先生的這番話在向外界展示中國與馬來西亞外交關係的同時,其實也向世界釋放出了一個極其關鍵的信號:中國與馬來西亞之間的外交關係是中國同東盟外交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就是說,中國同馬來西亞的外交關係將會深入影響中國與東盟其他國家之間的外交關係。畢竟,馬來西亞是東盟內部的重要成員國。其在東盟內部的話語權是不容忽視的。

過去,美國利用在東南亞地區的軍事威懾力量不斷地對東盟各國施加影響。這樣的舉動在中國同東盟國家之間人為製造出了不少的障礙。

馬來西亞總理:以前不選西方會受懲罰,現在中美都是我們重要夥伴 - 天天要聞

(東盟國家的領導人會議)


現在中國正好利用同馬來西亞發展外交關係的機會徹底打破美國設置的種種障礙,推動中國同歐盟國家之間的深入合作,並藉此機會維護中國南海周邊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而同東盟各國的外交只是中國大國外交戰略的關鍵一環。我國外交的真正目的是要推動世界政治多極化的進程,並與各國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外交部發言人林建的回應當中,他提到了中馬命運共同體和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這再次展現出了中國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決心。

說到底,中國跟美國有著完全不一樣的外交方針。我們並不會對別的國家作出要求,讓其一定要在中美兩國之間選邊站隊。我們尊重每一個國家,並支持其在外交領域作出符合自身利益的權衡與選擇。

馬來西亞總理:以前不選西方會受懲罰,現在中美都是我們重要夥伴 - 天天要聞

(新加坡美軍的樟宜海軍基地)


或許,這也是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能夠直言不諱地表明自己外交政策的原因之一。因為在安瓦爾的心裡,中國始終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夥伴。我們也願意用實際行動去支持和尊重馬來西亞的選擇。

曾經的世界各國在西方主導的外交秩序下噤若寒蟬,甚至被強行分割成了兩大陣營。今天的中國彷彿已經成為了這套舊秩序當中的破壁者。

隨著我國大國外交戰略的逐漸展開,世界各國都能看到「多極化」強大的生命力。各國人民期盼當家作主的心情也會推動本國政府積極地擁抱新秩序,並在未來的道路上與中國攜手同行。

馬來西亞總理:以前不選西方會受懲罰,現在中美都是我們重要夥伴 - 天天要聞

(描繪中國與馬來西亞外交的圖畫)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成為這個世界的主人,這個世界也不應該只有一種聲音、一種觀念。每一個國家的人民都有權依照自己的文化和國情選擇發展道路。人類本就是和而不同的一個群體。

也許,當說著不同語言、有著不同信仰、穿著不同服飾的人能夠和平友好地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之下時,人們才能理解以往那些人類先賢所描繪出的美好景象吧。

馬來西亞總理:以前不選西方會受懲罰,現在中美都是我們重要夥伴 - 天天要聞

參考文獻:

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稱馬來西亞加強與中國的關係是有意義的,因為中方願意接納和傾聽馬方建議和關切,外交部回應 北京商報

馬來西亞總理:以前不選西方會受懲罰,現在中美都是我們重要夥伴 - 天天要聞

安瓦爾談「選邊站」:以前不選西方會受到懲罰,現在中國美國都是我們重要的夥伴 觀察者網

馬來西亞總理:以前不選西方會受懲罰,現在中美都是我們重要夥伴 - 天天要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巫溪縣舉辦「寧河金喇叭」巡迴宣講活動 - 天天要聞

巫溪縣舉辦「寧河金喇叭」巡迴宣講活動

理論宣講是黨的理論武裝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播黨的創新理論成果的有效途徑,也是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大眾化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巫溪縣創新基層理論宣講方式,推進基層理論宣講深入開展,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以色列的糾結 - 天天要聞

以色列的糾結

雖然內塔尼亞胡說和哈馬斯的戰鬥快結束了,但這可不代表他們會立馬收手。你知道以色列人嘛,他們信奉「我是天選之子」,「誰惹我我就打誰」的原則,只要有人"威脅"他們,那就得狠狠反擊。所以,哈馬斯和黎巴嫩真主黨這兩個「對頭」,自然就成了他們的眼中釘
霍步剛講授黨紀學習教育專題黨課 - 天天要聞

霍步剛講授黨紀學習教育專題黨課

6月26日,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霍步剛圍繞「學條例、守紀律、作表率,聚力打造『六講』模範政法機關」講授黨紀學習教育專題黨課,引導委機關全體黨員幹部學紀、知紀、明紀、守紀,把全部精力用在想幹事、能幹事、干成事上,奮力推進政法工作現代化遼寧實踐
面臨援烏和國防開支等難題 呂特將開啟高強度北約首腦生涯 - 天天要聞

面臨援烏和國防開支等難題 呂特將開啟高強度北約首腦生涯

北約當地時間6月26日發表聲明表示,北大西洋理事會,也就是北約的最高政治決策機構,決定任命荷蘭首相呂特為下一任北約秘書長。呂特將於10月接替現任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任期五年。北約為何選擇呂特?他上任後會面臨哪些難題?來看總台記者從布魯塞爾帶來的觀察。總台記者 顧鑫:事實上,從今年上半年開始,關於呂特有...
「挺烏制俄」 歐洲還能「承重」多久? - 天天要聞

「挺烏制俄」 歐洲還能「承重」多久?

當地時間25日下午,歐盟與烏克蘭在盧森堡舉行首次部長級政府間會議,標誌著烏入盟談判正式啟動。烏方稱,這對於烏克蘭和歐洲的未來都將是一個歷史性時刻,「通往烏克蘭成為歐盟成員國之路已不可逆轉」。不過,按照路透社的說法,當天的「啟動儀式」更多隻具象徵意義,雖然將給烏克蘭帶來政治上的提振,但這個處於衝突中的國...
震撼!大三甲上海同濟院長被查,或成標誌性案件!半年來至少22位三甲書記、院長落馬!中紀委6月三次點名醫藥腐敗:一刻不停推進反腐 - 天天要聞

震撼!大三甲上海同濟院長被查,或成標誌性案件!半年來至少22位三甲書記、院長落馬!中紀委6月三次點名醫藥腐敗:一刻不停推進反腐

大三甲上海同濟醫院院長被查或成標誌性案件!這是醫療圈的一聲震動,影響較大,或成「推進大型三甲醫院關鍵少數反腐鬥爭」的標誌性案件。6月24日,中共上海市紀律檢查委員會微信號「廉潔上海」發布消息,上海市同濟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程英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同濟大學紀委和上海市虹口區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
歐洲杯又發生奇事:同組四隊同分,烏克蘭手握4分慘遭淘汰 - 天天要聞

歐洲杯又發生奇事:同組四隊同分,烏克蘭手握4分慘遭淘汰

2024年歐洲杯奇事頻發。E組比賽在北京時間6月27日凌晨全部結束,最後兩場比賽全部以平局收場,其中羅馬尼亞1比1平斯洛伐克,比利時與烏克蘭戰成0比0。至此,四支球隊均積4分,最終以凈勝球和進球數排定名次——羅馬尼亞成為小組頭名,比利時次之,斯洛伐克成為四個成績最好的小組第三之一,也順利出線,而烏克蘭則成為歐洲...
陳永紅被提起公訴 - 天天要聞

陳永紅被提起公訴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消息,日前,江蘇省南通創新區黨工委原副書記陳永紅(副廳級)涉嫌受賄罪一案,經江蘇省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由無錫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向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階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陳永紅享有的訴訟權利,並依法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