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州海事局組織船員管理、通航管理等一線執法崗位人員開展隨船調研活動,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交通運輸部海事局關於船員管理崗位相關人員開展隨船學習調研的通知》要求和廣東海事局的相關工作部署。本次隨船調研,海事人員登上海洋石油678船,往返惠州物流基地碼頭至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通過全脫產隨船工作,把轄區的業務攻堅與人才培養結合起來。
南海東部油氣平台距離惠州陸地最近150公里,最遠300公里,是轄區具有惠州特色的監管服務對象之一。每年往返惠州和油氣平台的輔助船舶達3400餘艘次。海洋石油678是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的深水三用工作船,具備深水油氣田設施的拖帶、起拋錨、供應和守護功能,該船極具海上平台運輸工作船舶的代表性。

在船期間,海事隨船人員積极參与船員值班和日常維護保養工作。全面了解船上各類設備的使用和操作,熟悉主機備車、船舶靠離碼頭、拋錨等各項業務流程,對船舶技術狀況、公司管理情況、轄區通航環境有了更深的理解。
海事隨船人員通過個人談心、集中座談等方式多角度傾聽船員對海事執法和監管服務的真心話,了解在船船員用工管理模式、船員就業狀況、職業發展規劃及船員權益保護措施落實情況,把船員滿意不滿意作為評價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得知船員朋友對換證、政務服務等方面很感興趣,海事隨船人員向船員熱心講解關於船員培訓、晉陞考試、換證的相關流程,解答船員相關疑惑。

本次調研,海事隨船人員通過與船員朋友一起同吃、同住、同工作,深入了解船員急難愁盼問題,不斷豐富船員管理工作經驗,實現船員管理人才培養和船員管理服務水平的雙提升。
結合本次隨船和航線特點,海事人員乘坐吊籃登上海洋石油 981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開展實地調研。這是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第六代3000米深水半潛式平台,該平台在2011年建造,最大作業水深3000米,最大鑽井深度可達10000米。
通過本次鑽井平台實地走訪調研,海事執法人員全面了解油氣平台勘探、生產、外銷全過程,並將結合海事業務特點及監管實際,積極探索油氣平台海事監管的著力點和切入點,以實際行動將惠州海事局前期所做的《南海東部油氣平台海事監管研究》《近海供應船載運危險貨物海事安全監管研究》等課題研究成果,積極轉化為油氣平台海事監管服務的實際應用指南。
據悉,惠州海事局將繼續秉持提供專業優質高效的海事服務理念,積極採取多種有效措施,不斷提高海事監管服務水平,大力助推海洋石油勘探事業的發展。
文、圖 | 記者 潘小笛 通訊員 肖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