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入聯」呼聲高漲,這次美國會投什麼票?

2024年05月11日20:25:13 國際 1008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劉沐軒

在遭到美國的一票否決後不到一個月,巴勒斯坦就重新獲得了申請成為聯合國正式成員國的資格。

當地時間5月10日,聯合國大會以143票贊成、9票反對、25票棄權的壓倒性多數通過了一項決議,支持巴勒斯坦重新申請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

該決議還賦予了巴勒斯坦一系列權利,包括巴勒斯坦外交官將有權提出提案和修正案,可以當選為全體會議和委員會的正式職務,有權就中東事務發言,並有權代表巴勒斯坦人民發表聲明。

該決議的通過被普遍認為是一種象徵,展示出國際社會更多地支持巴勒斯坦,同情在以色列戰火下的加沙人民。

相比之下,投出反對票的美國、以色列等9個國家成了少數派。

巴勒斯坦「入聯」呼聲高漲,這次美國會投什麼票? - 天天要聞

聯大以143票贊成、9票反對、25票棄權通過決議。(圖源:社交媒體)

值得注意的是,該決議並沒有使巴勒斯坦成為正式聯合國會員國,也沒有賦予其在聯合國大會的投票權。巴勒斯坦能否正式成為聯合國會員國,仍然需要聯合國安理會來投票決定,而美國也仍然握有決定性的一票否決權

對此,中國現代國際關係學院中東研究所副所長秦天在5月11日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此次聯大的投票兼具象徵意義和實際意義。

秦天指出,聯大決議從國際法的層面,對巴勒斯坦建國表達了支持,其實也是對巴以問題的「兩國方案」的一種認可,這為未來巴以問題的解決做了一些鋪墊。從國際政治鬥爭看,此次投票也對未來美國繼續偏袒以色列構成了更多的輿論壓力。

「近來,國際壓力已經促使愛爾蘭、西班牙等一些傳統上被認為是西方陣營的歐洲國家,在態度上有所鬆動,準備單方面承認巴勒斯坦國。」他說。

美國會怎麼做?

隨著巴以衝突的人道形勢日益嚴峻,美國正遭受強大的輿論壓力。

在以色列宣布擴大對加沙南部地區拉法的攻勢後,美國政府明確表示反對,並叫停了重型彈藥的援助。美國總統拜登也罕見地警告稱,如果以色列繼續發動襲擊,將進一步限制對以武器供應。

在美國國內,已有超過100所大學爆發了聲援巴勒斯坦的學生抗議活動。儘管已經有約2900名學生因抗議被捕,但這並沒有阻止抗議活動的浪潮,參與的高校反而越來越多,甚至產生溢出效應,蔓延至其他國家。據半島電視台統計,美國之外還有至少20所大學也發起了反戰示威活動。

巴勒斯坦「入聯」呼聲高漲,這次美國會投什麼票? - 天天要聞

儘管出動了警力,學生抗議仍在持續。(圖源:社交媒體)

反對美國繼續援助以色列的聲音不僅來自學生。

CBS的一項長期民調顯示,從去年10月本輪巴以衝突升級到今年4月,美國民眾同情以色列人民的比例從44%下降到32%,同情巴勒斯坦人民的比例從39%上升到46%,支持美國軍事援助以色列的比例從47%下降到32%。

隨著輿論風向的轉變,美國官方報告的態度也發生了細微變化。

美國國務院在本周提交給美國國會的一份報告中委婉地指出,「鑒於以色列嚴重依賴美國製造的國防物品,可以合理地評估,自去年10月7日以來,以色列安全部隊在不符合其國際人道法義務的情況下使用了來自美國的國防物品」。

巴勒斯坦「入聯」呼聲高漲,這次美國會投什麼票? - 天天要聞

以色列長期接受美國的軍事援助。(圖源:社交媒體)

但該報告並沒有對以色列「定罪」,聲稱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以色列使用武器違規,足以構成美國切斷武器供應的理由。

就在5月10日聯大投票前,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羅姆尼還公開表示,「如果美國給予巴勒斯坦權力機構額外的權利和特權,那麼國會應該切斷美國納稅人對聯合國的資助」。

輿論壓力不足以讓美國徹底轉變態度。

面對決議的通過,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團發言人內森·埃文斯在5月10日警告稱,如果巴勒斯坦再次申請聯合國會員資格,美國也將再次使用否決權。他認為,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目前不符合《聯合國憲章》規定的聯合國會員國標準。

美國擬再次動用否決權可能不是一句空話。

秦天指出,美國儘管面臨外部的輿論壓力,但承認巴勒斯坦建國涉及美以盟友關係的「紅線」。美國對以色列的保護,最重要的一點就體現在對以色列的軍事援助,以及在事關以色列存在合法性的問題上施以外交庇護。

因此,秦天認為,一旦聯合國安理會需要再次投票,美國將投否決票。

此前,美國在4月18日動用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一票否決權,中斷了巴勒斯坦的上一次申請進程。

離停火還太遠

隨著在埃及首都開羅磋商的第二次巴以停火談判陷入僵局,當地時間5月9日晚,以色列內閣再次批准了軍隊對加沙的進攻行動。

截至聯大投票當日,以色列已經對人道組織援助加沙的過境點封鎖了5天。

巴勒斯坦駐聯合國特使里亞德·曼蘇爾在聯大表示,「就在我們投票的時候,拉法的140萬巴勒斯坦人只想知道他們是否能活過這一天,他們無處可去」。

巴勒斯坦「入聯」呼聲高漲,這次美國會投什麼票? - 天天要聞

巴勒斯坦駐聯合國特使里亞德·曼蘇爾(圖源:社交媒體)

在以色列軍隊從北至南的進攻中,位於加沙地帶最南端的城鎮拉法,堪稱加沙人最後的避難所。

據半島電視台結合巴勒斯坦衛生部、紅十字會和以色列軍方的公開數據統計,從去年10月7日巴以衝突升級至今,已經造成加沙地區至少34904人死亡,超過78514人受傷,以色列也有1139人死亡,8730人受傷。

與巴勒斯坦特使構成鮮明對比的是,以色列駐聯合國特使埃爾丹在5月10日投票期間直接走上了演講台,用碎紙機粉碎了一份《聯合國憲章》的封面,並譴責該決議的支持者們。「你們正在用自己的雙手撕碎《聯合國憲章》,我為你們感到羞恥。」

巴勒斯坦「入聯」呼聲高漲,這次美國會投什麼票? - 天天要聞

以色列駐聯合國特使埃爾丹(圖源:社交媒體)

但遭受更多國際輿論譴責的,恰恰是以色列。

國際刑事法院正在考慮對以色列高級官員發出逮捕令,而此前,南非還向聯合國國際法院提起訴訟,指控以色列在加沙地帶實施種族滅絕。

南美洲的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宣布與以色列斷交,土耳其則宣布了與以色列的全面貿易禁令。

擔任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的比利時首相亞歷山大·德克羅還表示,他正在尋找志同道合的盟友來推動貿易禁令,他認為以色列可能違反了該國與歐盟簽署的人權保障協議。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剛剛,印度回應了 - 天天要聞

剛剛,印度回應了

來源:央視新聞印方稱所有敵對行動均得到反擊和回應 不會升級衝突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10日,印度外交部和軍方舉行聯合發布會。印度軍方表示,巴基斯坦軍隊持續在印度西部邊境地區採取軍事行動,印度多個空軍基地及陸軍醫院遭到破壞。對此,印度軍方予以譴責並迅速採取了軍事行動,打擊目標是巴方的技術設施、指揮控制...
印度前外交官:讓巴基斯坦緩和局勢,中國說的話好使 - 天天要聞

印度前外交官:讓巴基斯坦緩和局勢,中國說的話好使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據《印度快報》10日報道,針對印巴局勢,印度前任外交高官、現任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沙希·塔魯爾(Shashi Tharoor)堅稱,印方發起的「硃砂行動」(Operation Sindoor)意在打擊所謂「恐怖主義設施」,同時將巴方所謂「出於自衛」的反擊行動斥為「不可饒恕」,指責對方蓄意升級局勢。話鋒一轉,...
歐洲多國領導人抵達烏克蘭基輔進行訪問 - 天天要聞

歐洲多國領導人抵達烏克蘭基輔進行訪問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5月10日,德國總理默茨、法國總統馬克龍以及英國首相斯塔默抵達烏克蘭基輔進行訪問。訪問期間,三人將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舉行會談。烏克蘭外長瑟比加在基輔火車站迎接。瑟比加表示,10日的會晤「極其重要」,烏克蘭期待歐洲進一步鞏固團結支持烏克蘭。(總台記者 王晉燕)...
法國承認「陣風」被擊落,印度卻還在嘴硬? - 天天要聞

法國承認「陣風」被擊落,印度卻還在嘴硬?

巴基斯坦擊落印度6架戰鬥機,已經實錘是殲-10CE戰鬥機+PL-15空空導彈的戰果,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交部長伊沙克·達爾在巴國民議會進行總體情況通報時,已經明確表示「擊落了5架印度空軍噴氣式戰鬥機,....
赤道幾內亞共和國訪華代表與卓然股份深入探討產業協同發展 - 天天要聞

赤道幾內亞共和國訪華代表與卓然股份深入探討產業協同發展

2025年5月2日下午,以赤道幾內亞副總統曼格先生為首,礦產與碳氫化合物部、國家石油公司、國家天然氣公司等國家重要領導組成的訪華團與卓然股份於上海舉行會晤,雙方展開了深度交流,並就產業合作達成重要意向,為後續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赤道幾內亞擁有豐富的能源資源,其港口條件優越,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是非洲西海岸...
德國新總理,開局「很受傷」 - 天天要聞

德國新總理,開局「很受傷」

當地時間5月6日,德國聯邦議院(議會下院)按計劃選出了總理。如坐過山車般的一天後,默茨終於從總統施泰因邁爾手中接過任命書,內閣成員也依次宣誓就職。 當天早些時候,在本來該接受祝賀的時刻,默....
泰國素叻他尼府女子在積水道路上觸電身亡 - 天天要聞

泰國素叻他尼府女子在積水道路上觸電身亡

5月6日下午,一名泰國女子在南部素叻他尼府(Surat Thani)一處積水道路上行走時不幸觸電身亡。救援人員於當天16時50分左右接到通報,迅速趕往事故地點——位於素叻他尼市邦亞路口附近的繞城公路。死者為26歲的曼塔娜·「Mint」皮普蓬(Mantana 「Mint」 Phewpong),當天剛下班騎摩托車回家,不幸在現場當場觸電身亡。Min...
智庫熱評「關稅博弈」  | 肖河:美國關稅霸凌破壞國際社會根基 - 天天要聞

智庫熱評「關稅博弈」 | 肖河:美國關稅霸凌破壞國際社會根基

美國發起的關稅霸凌,雖然冠以「對等關稅」之名,但實質是毫無對等可言的單方面、無差別、無底線對外訛詐。相關言行反映出當前美國政府對國家利益認識已空前短期化、狹隘化,結果不僅是自身因小失大,喪失信用和聲譽,還會造成國際關係的大幅倒退。如果不予以有效遏止、任其肆意妄為,二戰以來世界人民和各國有識之士構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