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趙貝
4月17日,湖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3年全省知識產權保護情況。2023年,湖北在全國知識產權保護檢查考核工作中再獲「優秀」等次,知識產權行政保護考核連續3年位居中西部省份第一,連續4年獲全國通報表揚,武漢市獲批建設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範區。

發布會現場(記者趙貝攝)
湖北省知識產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梁紹斌介紹,2023年,全省法院全年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18967件,審結16823件,結案率88.7%,「京山橋米」案入選「中國法院50件典型知識產權案例」,徐某等侵犯著作權案入選「全國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全省檢察機關共起訴侵犯知識產權刑事犯罪389人,省檢察院紮實開展知識產權檢察職能集中統一履行工作,在全國率先以「知識產權綜合履職適用率」為抓手推進綜合履職。
全省公安機關辦理各類侵犯知識產權和假冒偽劣犯罪案件52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293名,打掉制假團伙143個,搗毀生產、儲存、銷售窩點315處,涉案總價值10億餘元。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共辦結知識產權案件1329件,案值1.82億元,全省各級版權執法部門立案查處各類侵權盜版案件162件。全省知識產權系統專利侵權糾紛案件立案2430件,結案2424件,結案率99.75%。武漢海關全年共查獲侵權商品2250批5627件,案值1405萬餘元。
據介紹,湖北各地各部門深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體制機制改革,從司法保護、行政執法、仲裁調解、行業自律、公民誠信等環節完善保護體系,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全國首個知識產權行政裁決所在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武漢片區掛牌。鄂湘贛三省檢察機關聯合簽署《關於加強長江中游城市群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協作的意見》,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知識產權協同保護體系建設。鄂湘贛三省市場監管局簽署《長江中游三省市場監管區域執法協作框架協議》,推動長江中游三省知識產權保護、打擊侵權假冒一體化進程。湖北省知識產權局聯合省法院、省公安廳設立首批省級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合力。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