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保健品致死風波:小林製藥工廠接連被查

2024年04月15日14:31:57 國際 7332

日本小林製藥的紅曲保健食品安全問題持續發酵,目前已有5人在服用涉事保健品後死亡,114人住院,前往醫院治療等非住院人數約為680人。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當地時間3月30日消息,圍繞小林製藥公司生產的含有紅曲成分的保健品引起消費者健康受損問題,厚生勞動省將於31日對該公司位於和歌山縣的工廠進行現場調查。

30日,日本厚生勞動省及大阪市政府相關部門對小林製藥公司曾用於生產紅曲原料的大阪工廠進行了現場調查,該工廠已於去年12月關閉,相關設備及生產業務等已轉移至位於和歌山縣的工廠。

日本保健品致死風波:小林製藥工廠接連被查 - 天天要聞

目前,小林製藥暫停銷售並回收紅曲膽固醇顆粒、納豆激酶顆粒以及降膽固醇健康輔助顆粒等產品。據了解,紅曲是在蒸熟的大米中混入紅麴菌發酵後產生的原料,該公司宣傳這一成分有望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值。但小林製藥此前表示,在公司產品中檢測到軟毛青黴酸峰值,軟毛青黴酸是由青黴菌產生的一種天然化合物,具有抗生素特性,毒性極高。厚生勞動省表示,這種物質有可能是損害健康的原因,但他們仍將調查是否還有其他物質可能導致健康受損。

據了解,小林製藥於2021年2月推出含紅曲成分的保健品,截至今年2月底,已經售出約100萬份。此外,對從小林製藥採購紅曲原料的173家公司調查後發現,這些公司與1778家食品和飲料製造商存在生意往來,涉及納豆、麵包、便當、海產等多個領域。小林製藥的紅曲原料有可能通過某種類型的交易被分銷給多達33000家公司。日本消費者廳已經開始對市面上所有的保健品進行緊急檢查,向約1700家公司發出調查問卷,據統計此次調查涉及近7000種保健品。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此前表示,正在向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國家提供小林製藥紅曲問題相關信息,他表示將努力確保大家對日本食品的信任。

日本保健品致死風波:小林製藥工廠接連被查 - 天天要聞

涉事保健品均未在中國大陸市場上市銷售,小林製藥(中國)有限公司此前發文稱,受小林製藥株式會社以及跨境平台官方旗艦店代理商unq日本株式會社的委託,將積極協助購買了相關產品的在中國的消費者,做好產品回收的相關事宜。

針對此事,中國消費者協會29日發布消費提示,消費者應立即停止服用有關產品,積極配合召回。服用後如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中消協與小林製藥(中國)有限公司客服中心電話溝通核實,中國消費者除通過跨境平台、境外實體店鋪或者海外代購等渠道購買外,上述產品未在中國大陸市場上銷售。

來源丨綜合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敲打」韓國要求提高防衛費,韓政府回應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敲打」韓國要求提高防衛費,韓政府回應

【環球網報道】據韓聯社、《韓民族日報》報道,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施壓韓國要求增加防衛費分擔一事,韓國政府於9日作出回應,表示韓方將遵守此前韓美於2024年達成的第12份《防衛費分擔特別協定》。特朗普 資料圖片 圖源:韓媒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8日在白宮內閣會議上表示,韓國應該自行支付軍事防衛費用。《韓民族...
韓國前總統尹錫悅抵達法院,出席拘留令必要性審查 - 天天要聞

韓國前總統尹錫悅抵達法院,出席拘留令必要性審查

當地時間9日下午,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就韓國特檢組提起的前總統尹錫悅拘留令進行必要性審查,尹錫悅當天下午乘車抵達法院。當地時間7月9日,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本月6日,正在調查尹錫悅發動緊急戒嚴相關案件的韓國特檢組以妨礙公務、偽造公文等嫌疑要求法院拘留前總統尹錫悅。這是今年3月8日尹錫悅首次拘留被取消、尹錫...
孟加拉國轉向中國:對印關係從未如此緊張 - 天天要聞

孟加拉國轉向中國:對印關係從未如此緊張

【文/觀察者網 王一】距離孟加拉國爆發全國性抗議活動,前總理謝赫·哈西娜及其政府下台已經過去了近一年。法新社7月8日注意到,由於對印度接收流亡的哈西娜深感不滿,孟加拉國與印度的關係正陷入「從未有過的劇烈緊繃」,而此時來自中國的示好,促使孟加拉國外交發生重大轉向。法新社稱,去年8月,哈西娜在抗議人士佔領總...
政斗變得更殘酷,72小時內泰國連換3個總理 - 天天要聞

政斗變得更殘酷,72小時內泰國連換3個總理

泰國政斗正在變得更加殘酷,72小時內,泰國連換三個總理,洪森果然老謀深算,一個小小的動作,就把泰國攪得天翻地覆。 7月1號,泰國女總理佩通坦被憲法法院停職。次日,副總理兼交通部長素里亞出任....
特朗普關稅極限施壓下,各國能否保持定力?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關稅極限施壓下,各國能否保持定力?

美方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接下來的關稅談判有哪些看點?專家解讀。綜合新華社和央視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7日表示,將從8月1日起分別對14個國家的進口產品徵收25%至40%不等的關稅。美國的單邊主義做法引發世界多國反對。專家認為,此舉既暴露特朗普政府當下的談判困境,也延續其極限施壓的博弈邏輯。在未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