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嘴裡有實話?中美領導人通話,1小時45分鐘,有這幾個重點

2024年04月07日13:35:11 國際 1402

開門見山,一個大消息,日前,中美元首進行了通話。

按照慣例,先搞清楚,到底是誰主動來的電話?新聞通稿里寫得很明確,我國領導人應約同拜登通話。「應約」二字,說明是美國那邊,邀請咱們對話。其實這個也在意料之內。

拜登嘴裡有實話?中美領導人通話,1小時45分鐘,有這幾個重點 - 天天要聞

這段時間,美國要頭疼的事,可太多了。美國大選中東巴以衝突歐洲俄烏衝突,還有國內的經濟問題,美聯儲加息的問題。說實話,這些問題,哪一個都繞不開中國,都需要中國直接或間接地幫助。

而且,這次耶倫正式訪華,過段時間布林肯也要訪華。如果我沒記錯,上次這倆人來中國,就相當於白跑一趟,基本沒撈到任何成果。所以,這次美國顯然是長教訓了,拜登親自出馬打前站,人雖然沒親自來,但好歹來了通電話,美國總統的面子,中國總得給一給吧。

我對比了中美兩國的通稿,基本大差不差。我國領導人與拜登,一共通話了1小時45分鐘,這時間不算短了。雙方討論的內容,也十分地廣泛,涉及到了中美關係台海局勢、南海紛爭。同時也就巴以衝突、俄烏衝突,還有朝鮮半島的局勢,交換了意見。

拜登嘴裡有實話?中美領導人通話,1小時45分鐘,有這幾個重點 - 天天要聞

可能這時候有人要說了,拜登的嘴裡有實話嗎?中國跟美國的溝通和對話,真的有用嗎?的確,這應該是我們大部分人的普遍想法了。前年的巴厘島中美元首會晤、去年的舊金山中美元首會晤,拜登當面的承諾,都相當好聽。可是2年以來呢,美國又到底落實了多少?履行了多少?反正我們是沒看到的。

當然了,話雖然是這麼說,但不可否認,如果這2年,中美沒有進行類似的溝通和對話,那在今天動蕩的國際形勢下,中美關係一定會比現在更糟。甚至,在中美關係的影響下,全球局勢都只會更加惡化。

就像我國領導人,在通話里說的那樣,「中美這樣兩個大國,不能不來往、不打交道,更不能衝突對抗」。溝通和對話,有總比沒有好。而且這也並不妨礙,我們隨時做好,與美國博弈競爭的戰略準備。

拜登嘴裡有實話?中美領導人通話,1小時45分鐘,有這幾個重點 - 天天要聞

好了,咱們話再說回來,中美元首會晤的新聞通稿,篇幅很長,我覺得有這麼幾個重點。首先,拜登再次向中國,進行了鄭重保證,又講了一遍老生常談的「六不一無意」。

我估計大家都聽煩了,我也懶得贅述。但大家發現沒有,每一次中美元首會晤的中國通稿中,照樣會把拜登的這番表態,再不厭其煩地複述一遍。反而是美國的通稿,以及相關媒體報道,基本都不會,著重提及這個「六不一無意」。

在我看來,這就是中國給美國立的字據。拜登表態幾次,我們就重複幾次。別管拜登嘴裡有沒有實話,反正都是美國一國總統,在外交上的官方表態。回頭美國要賴債,可沒那麼容易賴掉。這無形中,我們就佔據一份先手優勢,怎麼都高了美國一頭。大國博弈中,這種細節,往往才是最重要的。

拜登嘴裡有實話?中美領導人通話,1小時45分鐘,有這幾個重點 - 天天要聞

另外,在通話中,我國領導人再次強調,台海關係是中美最大的紅線,希望美國能把,不支持「台獨」的表態,落實到行動上。這兩句話,大家肯定聽外交部也說過,但性質上能一樣嗎?顯然是不能的。

這相當於當著拜登的面,我們直接打開天窗說亮話。再結合今天的兩岸關係,以及台海局勢。大家有沒有琢磨出一點味道來,我們這是在向美國施壓,同時也是一種變相的警告。

這番話分量有多重,就看拜登老人家,能理解多少了。如果拜登理解少了,或者白宮那批人理解錯了。一旦形成戰略誤判,後果可能就要,超乎美國的預料了。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白宮怪「老天」 得州甩給「失敗者」 - 天天要聞

白宮怪「老天」 得州甩給「失敗者」

肆虐美國得克薩斯州多日的洪水已造成上百人死亡,成為美國百年來最嚴重的洪災之一。面對關於政府預警和應災措施是否得當的質疑,白宮方面8日回應稱,洪水來襲「不是政府的錯」,得州州長同日稱追責是「失敗者的選擇」。
起床號7月10日 - 天天要聞

起床號7月10日

2025年7月10日每一份熱愛,都值得你全力以赴!早安,每一個你!要聞要論7月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玻利維亞總統阿爾塞互致賀電,慶祝兩國建交40周年。7月9日下午,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在北京航天城舉行神舟十九號乘組與記者見面會,航天員蔡旭哲、宋令東、王浩澤太空歸來後首次公開亮相,並分享183天「太空出差」的經歷與...
轉移群眾超26萬人次,廣東如何織牢基層防汛網? - 天天要聞

轉移群眾超26萬人次,廣東如何織牢基層防汛網?

入汛以來,廣東汛情防禦形勢嚴峻。7月9日,筆者從省應急管理廳獲悉,今年以來,全省先後經歷11輪強降雨和1個颱風登陸影響;上半年,排查隱患311633項,提前轉移危險區域群眾26.57萬人次,避險多起山洪地質災害。
新聞8點見丨神十九乘組太空歸來後首亮相;韓國前總統尹錫悅再次被捕 - 天天要聞

新聞8點見丨神十九乘組太空歸來後首亮相;韓國前總統尹錫悅再次被捕

【時政】我國5年經濟增量預計將超35萬億元 「十四五」成績單來了7月9日,國新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首場發布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新京報)閱讀全文>>>月球樣品又有新發現!嫦娥六號揭示月背演化密碼7月9日,中國科學院發布嫦娥六號月球樣...
韓國:當總統淪為「階下囚」,9平米牢房能否承載司法公正? - 天天要聞

韓國:當總統淪為「階下囚」,9平米牢房能否承載司法公正?

2025年7月10日,韓國前總統尹錫悅在法院批准逮捕令後,被押往首爾看守所等待司法裁決。這一場景,再次將韓國政壇的動蕩與司法體系的矛盾推向風口浪尖。從「緊急戒嚴令」風波到彈劾罷免,從首次被捕到二次拘留,尹錫悅的命運軌跡已成為韓國「青瓦台魔咒
公職人員被境外間諜布局圍獵 國安部公布案例詳情 - 天天要聞

公職人員被境外間諜布局圍獵 國安部公布案例詳情

記者從國家安全部了解到,近年來,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對我開展滲透竊密活動愈發活躍,他們將我公職人員作為重點圍獵的目標,精心布局,因人下套。個別公職人員因立場信念缺失、紀律觀念弱化、規矩意識鬆懈等原因,引發失泄密惡果,既折損個人前程,更對國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