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安理會駁回提案,不許中俄翻舊賬,中方:不會忘記血債

2024年03月28日18:45:04 國際 1299

北約轟炸南聯盟25周年,俄羅斯要求聯合國安理會舉行公開會,提案遭到駁回。安理會不允許中俄翻舊賬,中方則強調,絕不會忘記血債。

據報道,當地時間3月25日,北約入侵南聯盟25周年紀念。1999年3月24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打著所謂「避免人道主義災難」的旗號,繞過聯合國安理會,開始對當時的南聯盟進行轟炸。長達78天的轟炸造成2000多名無辜平民喪生、6000多人受傷、近100萬人流離失所。

3:12!安理會駁回提案,不許中俄翻舊賬,中方:不會忘記血債 - 天天要聞

在這場入侵25周年的時候,俄羅斯代表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發起了提案,要求安理會舉行公開會,就北約的入侵行為進行討論。

然而,安理會的投票結果可謂是歷來罕見,15個理事國當中,有12個投下棄權票,其中包括美英法3個常任理事國,以及9個非常任理事國。投贊成票的就是中國、俄羅斯,以及一個非常任理事國阿爾及利亞

阿爾及利亞是北非國家,曾經先後被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法國殖民統治,直到1962年阿爾及利亞才擺脫殖民統治,宣告國家主權獨立。在北約轟炸南聯盟問題上,阿爾及利亞是最能感同身受的。

3:12!安理會駁回提案,不許中俄翻舊賬,中方:不會忘記血債 - 天天要聞

值得注意的是,在有關北約入侵南聯盟25周年公開會提案的表態上,法國人的立場遭到了普遍質疑。

法國代表在解釋性發言中聲稱,俄羅斯方面提案之前沒有與法方進行充分溝通,並且法方認為,這一議題是無關緊要的,不應佔用安理會議程,言外之意就是,應該把重點放在俄烏衝突、巴以局勢、反恐形勢等問題上。

對於安理會方面駁回議題的結果,中俄雙方都十分不滿。俄羅斯代表譴責法國,稱他們的表態是「外交侵略」。

3:12!安理會駁回提案,不許中俄翻舊賬,中方:不會忘記血債 - 天天要聞

中方代表則強調,中國人民雖然不宣揚仇恨,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1999年的5月7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空襲中國駐南聯盟使館,導致3名中國記者遇難,20多名外交人員受傷。使領館是國家主權的象徵,北約的所作所為,是對中國主權的悍然侵犯。

分析認為,安理會的這場投票結果,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提醒我們要居安思危。

5000年中華文明延續下來的文化,讓我們在很多時候傾向於「感情用事」,善惡、對錯、是非,這些觀念在我們傳統思維里根深蒂固,所以在處理事情上,我們無法做到純粹的從利益和立場出發,總是會考慮對方的利益和感受。

但是放在國際社會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用的只有永恆的利益。看過劉慈欣的小說《三體》的朋友,應該對於小說里的「黑暗森林」法則,印象非常深刻。黑暗森林法則跟現在生物學的叢林法則比較類似,適者生存、弱肉強食。

3:12!安理會駁回提案,不許中俄翻舊賬,中方:不會忘記血債 - 天天要聞

當然,我個人並非崇尚黑暗森林法則,也並不是認為我們應當奉行叢林法則,在國際社會生存。我的觀點是,我們應當在充分意識到這個客觀情況的基礎上,處理外交事務、國際關係,所謂「料敵從寬」正是這個道理,盡量避免「我們還是把美國人想得太好了」,這樣的尷尬情況再次出現。

像法國人在安理會上說,他們認為北約轟炸南聯盟25周年的議題,是「無關緊要」的,這說明什麼呢?

當年,北約憑藉占絕對優勢的空中力量和高技術武器,對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的軍事目標和基礎設施進行了連續78天的轟炸,10周的衝突期間,北約戰機發動38000次作戰任務。造成了1800人死亡,6000人受傷,12條鐵路被毀,50架橋樑被炸,20所醫院被毀,40%油庫和30%的廣播電視台受到破壞,經濟損失總共達到2000億美元。

3:12!安理會駁回提案,不許中俄翻舊賬,中方:不會忘記血債 - 天天要聞

其中為首的,就是美英法德意等國家,法國說出「無關緊要」這句話,其實就是作為北約的代表說的這句話。這也印證了上面提到的叢林法則,在外交場合,對與錯、是與非、黑與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作為外交代表,為他們的國家爭取到最大化的利益。

其實也不僅僅是北約轟炸南聯盟,這樣的事件還有很多,比如日本侵華戰爭當中的731部隊,對中國人進行人體試驗,還有南京大屠殺等等。日本跟法國一樣,至今也沒有對戰爭行為進行道歉和反思,反而變本加厲,繼續在國際社會上為非作歹。正如中方代表說的那樣,我們不宣揚仇恨,但是我們決不能忘記歷史,尤其是在罪魁禍首沒有認罪伏法的情況下,我們不能代替先人去原諒罪魁禍首。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哈佛起訴特朗普政府 白宮:「毫無意義的」訴訟 - 天天要聞

哈佛起訴特朗普政府 白宮:「毫無意義的」訴訟

美國哈佛大學23日起訴特朗普政府,稱其「公然侵犯」美國憲法和其他法律。此前一天,美國國土安全部宣布取消哈佛大學獲得的學生和交流學者項目資質,禁止該校招收國際學生。就「禁招令」範圍是否會擴大,美國總統特朗普23日未予以明確否定。
哈佛「禁招令」風波下,比利時王儲陷去留困境 - 天天要聞

哈佛「禁招令」風波下,比利時王儲陷去留困境

美國哈佛大學23日起訴特朗普政府,稱其「公然侵犯」美國憲法和其他法律。此前一天,美國國土安全部宣布取消哈佛大學獲得的學生和交流學者項目資質,禁止該校招收國際學生。就「禁招令」範圍是否會擴大,美國總統特朗普23日未予以明確否定。
犍為縣開展葯械化監測工作培訓會 - 天天要聞

犍為縣開展葯械化監測工作培訓會

近日,樂山市犍為縣市場監管局邀請樂山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專家,分兩批次組織召開全縣葯械化不良反應/事件及藥物濫用監測工作培訓會,進一步提升醫療機構監測能力,確保藥品、醫療器械不良反應/事件監測報告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退休人員恭喜了!2025年養老金調整,具體如何計算?你能漲多少? - 天天要聞

退休人員恭喜了!2025年養老金調整,具體如何計算?你能漲多少?

2025年即將迎來養老金的第21次連續調整,我們作為廣大退休老人來說,每一個退休人員養老金,具體又能夠增長多少錢呢?具體又如何計算呢?我們要首先了解清楚,養老金具體調整的基本原則是,遵循三結合的調整,這裡面包括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傾斜調整相結合的原則來進行。
2025年養老金調整,有人漲200元有人漲幾十元,為何有這麼大差距 - 天天要聞

2025年養老金調整,有人漲200元有人漲幾十元,為何有這麼大差距

2025年即將迎來養老金的正常調整,在養老金具體調整過程中,實際上每一個人的調整金額都是有所不同的,正如我們題目當中所說的,有人可能每個月能夠漲200元以上,但有的人可能僅僅只有幾十塊錢,甚至連100元都達不到,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差距呢?主要體現在以下這幾個
人社部公布一則動態,2025年最新調整細節,這幾類人漲幅或更高 - 天天要聞

人社部公布一則動態,2025年最新調整細節,這幾類人漲幅或更高

2025年4月29日,人社部發布了一條動態,在這條動態里,主要是關於第1季度,全國人社工作的進展情況通報,同時也對於未來養老金的調整,做出了進一步的部署,也就標誌著2025年最新的調整細節,對於這幾類人的漲幅或許會更高,那麼我們就具體來看一下會有哪些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