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從國務院新聞辦今日舉行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來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中國星網、中國中化、中國華能、中國礦產4家央企將把總部設在雄安新區,目前其雄安總部正在加快建設。
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4所「211高校」將設置雄安校區,其雄安校區都已開工建設。
此外,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這所北京三甲醫院也將開設雄安院區,該院區也已開工建設。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郭蘭峰表示,加上中國三峽、中國船舶、中國電子3家央企總部也從北京分別遷移到武漢、上海、深圳,有利於全國的經濟布局。
郭蘭峰說,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中央區域辦會同有關方面堅持控增量、疏存量相結合,從激勵和約束兩方面加快構建疏解政策體系,分批分期推動相關功能疏解,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除了推動中央單位所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還推動一批區域性批發市場、一般製造業向京外有條件的地區轉移。迄今,北京市疏解一般製造業有3000家,疏解提升區域性專業市場和物流中心近1000家。
郭蘭峰說,為了保障疏解單位和人員的切身利益,有關部門針對疏解單位、人員關心的焦點問題,陸續制定實施了一批政策。特別是去年出台了雄安新區28條政策,保證疏解到雄安的人員有「三個不低於」。一是創業條件,二是居住條件,三是工資收入,總體不低於在北京時的水平。同時,積極鼓勵疏解單位以此為契機,從架構和業務等方面大膽探索創新,實現效能提升和結構優化。
欄目主編:樊江洪 文字編輯:樊江洪 題圖來源:新華社
來源:作者:肖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