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砸了所有鄰國的關係後,印度想乾的大事一件也沒幹成!

2024年02月09日09:05:16 國際 1205

▶進入2024年,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大事,印度三哥也不例外。

搞砸了所有鄰國的關係後,印度想乾的大事一件也沒幹成! - 天天要聞

從去年9月份開始,謀求第七次「入常」就成了印度的國之大事。

為了給這次行動造勢,印度媒體宣稱:如果印度努力七次仍然不能「入常」,就將退出聯合國,然後成立一個以印度為中心的「新聯合國」。

好傢夥,能不能成先不說,就沖三哥這份蜜汁自信,我覺得他至少能得到四票同意。

首先是俄羅斯肯定同意,俄烏戰爭還沒打完,他們需要印度這個「盟友」幫忙給歐洲倒賣石油,賺錢嘛,不寒磣!

去年12月,印度外長蘇傑生訪問莫斯科的時候,就問了俄羅斯外長:我們印度要申請入常,你們支持不支持?

搞砸了所有鄰國的關係後,印度想乾的大事一件也沒幹成! - 天天要聞


拉夫羅夫當即表態:當然支持,老鐵我絕對支持你入常,前六次申請俄羅斯支持了印度五次,這一次也會不例外。

其他五常國家呢?在印度看來就更沒問題了,去年新德里舉行的G20峰會上,印度總理莫迪以輪值主席國的身份,一上來就宣傳印度的發展潛力。

並且表示老五常的全球治理戰略已經趨於崩壞,安理會應該得到改革,具體的改革方案嘛,他希望能增加5-6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並且貼心提示,日本,巴西,非盟都是重點考察對象。

大家想一想,當著全世界領袖的面,你總不能一口回絕東道主吧,面子還是要給的嘛。

於是當時的美國總統拜登,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蘇納克都表示了強烈支持,歡迎有志之士加入常任理事國,不過一切還要按照程序來。

明明是場面話,而且重點還在後半句:「一切按照程序來」。

搞砸了所有鄰國的關係後,印度想乾的大事一件也沒幹成! - 天天要聞


可三哥聽完之後,覺得自己又行了,他們認為中國也沒理由不同意,畢竟中國不敢站在全世界的對立面!

好吧,看來大部分的印度人壓根不知道,入常的正規程序到底有哪幾步?今天通曉君就來為大家科普一下。

根據《聯合國憲章》,要想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大概要分三步走:第一步,要得到全體聯合國成員國中2/3的贊同票,現在聯合國的成員國是193個,印度必須拿下129個國家,才能成功闖入下一關。

搞砸了所有鄰國的關係後,印度想乾的大事一件也沒幹成! - 天天要聞


第二步,要得到聯合國安理會成員2/3的贊同票,聯合國安理會之中有五個常任理事國,十個非常任理事國,這就意味著,印度除了自己這一票,還需要再找到9個盟友。

第三步,也就是大家最熟悉的環節,印度必須得到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全部贊同票,才能具備真正的入常資格。

網路上一直有一個段子,說印度前六次申請入常,五大善人配合默契,輪流投出否決票,但這件事很可能不是真的,因為五大善人的投票環節是第三步,而印度從來就沒能邁過第一步的門檻。

搞砸了所有鄰國的關係後,印度想乾的大事一件也沒幹成! - 天天要聞


但這一次不一樣,俄烏戰爭,巴以衝突讓印度成了各方勢力爭相拉攏的香餑餑,再加上成功舉辦了G20峰會,國際影響力達到了巔峰時刻,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此時申請入常的成功率最大,莫迪老仙自然也是信心滿滿。

但隨後發生的一件事,可謂是給整個印度潑了一大盆涼水。

▶2023年11月,馬爾地夫總統換屆大選舉,馬累市長穆伊茲贏得大選,他上任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印度從馬爾地夫撤軍。

搞砸了所有鄰國的關係後,印度想乾的大事一件也沒幹成! - 天天要聞


這下子全世界都成了吃瓜群眾,你乖乖撤軍吧,宗主國的威嚴何在?第六常就這麼點本事,你也好意思上位?

你不撤軍吧,這事能給印度扣上一個不尊重鄰國主權的帽子,輿論壓力很大,入常的事情也得泡湯。

關鍵的問題在於,印度是鐵了心想要長遠的利益,還是先摁住眼前的利益,往前往後,都得割肉,這對於不佔便宜不舒服斯基的印度人來說是絕對兩難的選擇。

要知道,印度這個國家,一直自詡為南亞次大陸的帶頭大哥,當年靠著「非暴力不合作」的冷戰方式獲得獨立之後,突然變得「野心很大」,非要繼承英國殖民者在南亞留下的所有政治遺產,包括馬爾地夫,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不丹等等。

尤其是對馬爾地夫和不丹這種小國家,它搞了一套「印度優先」政策。

比如:想發展基建,水利,電站等工程,需要優先報給印度;想發展外交關係,簽署國與國之間的戰略合作,需要徵得印度同意。

搞砸了所有鄰國的關係後,印度想乾的大事一件也沒幹成! - 天天要聞


甚至,軍事武器要從印度購買,國防安全要由印度負責等等,你看,韓國人看完都覺得很自豪,因為韓國至少比他們自由一點。

印度的霸道自然導致了一系列不正常現象,比如不丹是中國的鄰國,居然到現在還沒和我們建交,比如馬爾地夫駐紮有印度軍隊,一幫印度教徒在穆斯林的土地上耀武揚威,馬爾地夫人卻敢怒不敢言,幾十年來只能默默忍受。

按道理來說,美國駐兵日韓,好歹會時不時給點項目,有錢大家一起賺,小弟才會跟著你混嘛!但印度不一樣,他們覺得,印度優先就是拿你的碗還砸你的鍋。

搞砸了所有鄰國的關係後,印度想乾的大事一件也沒幹成! - 天天要聞


馬爾地夫吃飯的大鍋是旅遊業,每年外匯收入的60%,GDP總量的30%都來自旅遊業,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讓馬爾地夫靠著旅遊業成為南亞最發達的國家,人均GDP高達1.18萬美元,幾乎和中國持平,但人家的物價是印度的物價,因此生活幸福感極高。

這下印度人心理不平衡了,你是附庸國,我是宗主國,你日子過得比我好,這不能忍。

於是印度挑選了一個叫做拉克沙群島的地方,準備投入重金,打造一個「印度版的馬爾地夫」。甚至莫迪本人還親自訪問了拉克沙群島,聲稱要促進當地的旅遊業。

搞砸了所有鄰國的關係後,印度想乾的大事一件也沒幹成! - 天天要聞


你看,這已經不是砸鍋了,這是要徹底掐掉馬爾地夫的經濟命脈,也難怪人家新總統一上台就要和你分家,這日子已經沒法過了。

目前最新的消息,根據馬爾地夫外交部發布的聲明,印度駐馬的軍隊,將在2024年5月10日前完成撤離,徹底終結印度35年的馬代駐軍史。

搞砸了所有鄰國的關係後,印度想乾的大事一件也沒幹成! - 天天要聞


可以說,莫迪強硬了一輩子,最終還是讓印度顏面掃地,馬代事件也讓斯里蘭卡和不丹開始變得活躍,一個搞軍港,一個後路偷家,大家懂得都懂,連自家周邊這點事夠搞不定,還談什麼入常,還有什麼資格和五大善人平起平坐?


▶很多人都以為,在印度的入常之路上,最大的阻礙應該是某個東方大國。

對,其實你猜的一點都沒錯,就和美國站在了美國的對立面一樣,這一次印度也站在了印度的對立面,準確的說,是英屬印度站在了巴拉特的對立面!

搞砸了所有鄰國的關係後,印度想乾的大事一件也沒幹成! - 天天要聞


1947年,英國殖民者撤出印度時,特別給英屬印度留下了一個大難題:印巴分治

兩個國家因此可沒少干仗,孟加拉國就是印巴戰爭的產物。

後來印度發現,無論怎麼打仗,巴基斯坦總能在關鍵時刻得到神秘力量的幫扶,反過來將他一軍,讓它占不到便宜。

既然正面戰場干不過,印度人就想玩陰的,在搞一出「孟加拉國」的戲碼,逐步肢解巴基斯坦。

搞砸了所有鄰國的關係後,印度想乾的大事一件也沒幹成! - 天天要聞


他們在伊朗與巴基斯坦接壤的俾路支省,扶持了多股俾路支極端組織。

這其中就包括了臭名昭著的俾路支解放軍和俾路支解放陣線等多種恐怖勢力,他們拿著印度的資金,打著獨立建國的名號,經常對一帶一路的重點項目,也就是中巴經濟走廊搞破壞。

搞砸了所有鄰國的關係後,印度想乾的大事一件也沒幹成! - 天天要聞


比如2019年5月,他們持槍進攻中企建造的瓜達爾港明珠酒店,造成了多名人員傷亡。2021年8月,他們用自殺式炸彈襲擊了一支載有中國人員的車隊,造成了多名中國人受傷,兩名兒童死亡。

2022年4月,他們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學孔子學院的校車上實施了自殺式襲擊,造成了3名中國人死亡。2023年8月,還是瓜達爾港,他們用炸彈襲擊了中方的項目車隊,這次我們防守嚴密,他們沒能得手。

搞砸了所有鄰國的關係後,印度想乾的大事一件也沒幹成! - 天天要聞


根據巴基斯坦的官方統計,每年至少有500-800多起恐怖事件和俾路支極端組織有關係,儘管巴方和中方都恨得牙痒痒,但想要消滅他們卻很困難。

原因是,這個俾路支省位於伊朗,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三國交界之處,而且山高林密,地形複雜。巴基斯坦不是沒有清剿過,但往往剛一開戰,敵人就跑到了伊朗境內。

伊朗境內也有很多俾路支人的窩點,他們早就連成了一片,涉及到邊境問題,伊朗和巴基斯坦也很頭疼,你政府軍不能隨隨便便國境抓人,但恐怖分子卻能安然跑路,因此多年來這個組織一直很猖狂。

搞砸了所有鄰國的關係後,印度想乾的大事一件也沒幹成! - 天天要聞


直到2023年的年底,一個俾路支極端組織的頭目向巴政府投降,並且向全世界披露了印度政府資助恐怖組織的事情,這下子可算是掀開了印度的底褲。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你光聽這個名字,就知道他們的作用是維護世界和平,打擊恐怖分子,現在好了,一個想要成為第六常的國家居然是恐怖勢力的幕後金主,你讓其他國家怎麼敢把這個重任交給印度?

搞砸了所有鄰國的關係後,印度想乾的大事一件也沒幹成! - 天天要聞


欺負鄰國,資助恐怖組織,發戰爭財,坑害外資企業,這些事情一樁樁一件件敗光了印度的國際人緣,我不信它還能集齊129個國家的贊同卡。

印度人有自信是好事,韓國人也很有自信啊,總統尹錫悅走遍全世界為世博會拉票,連宣傳片都是「only 1 choice 」,結果呢,敗光了自己的人緣,大家不認可你,你就得靠邊站。

所以,大家也可以大膽預測一下,看看印度第七次申請入常這件事,能不能在2024年辦成?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四川發布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 天天要聞

四川發布一批幹部任前公示,涉多個省管高校正職

根據《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四川省黨政領導幹部任職管理辦法》等規定,為進一步減少用人失察失誤,把幹部選好選准,現將白潔等同志擬任職情況公示如下:白潔,女,滿族,1977年9月生,在職博士研究生,中共黨員,現任四川旅遊學院黨委常委、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 天天要聞

倫敦拒絕效仿華盛頓向以色列扣留武器

卡梅倫說英國不支持在拉法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英國已明確表示不會跟隨美國拒絕向以色列運送武器,英國外交大臣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談到兩國在這方面存在「非常根本的差異」。卡梅倫周四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美國是以色列政府武器的巨大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 天天要聞

張工會見中國中煤董事長王樹東一行

5月8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工在迎賓館會見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樹東一行。此次中國中煤在津設立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能源與低碳技術創新中心,是落實京津冀重大國家戰略的具體實踐,也與我市創新發展目標高度契合。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 天天要聞

震動金融圈!張紅力,被開除黨籍

5月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行長張紅力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 天天要聞

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本期我們將探討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烏克蘭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戰鬥? 近年來,國際局勢日益緊張,烏克蘭作為歐洲的一個國家,也不斷地面臨著各種挑戰。在這個充滿火藥味的舞台上,烏克蘭人民一直在為自己的信仰和理想而戰鬥。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烏克蘭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