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翻臉如同翻書,然而,中美會晤的第2天,多名美國貿易高官就被曝將離職,拜登的努力或功虧一簣。那麼拜登政府在什麼問題上翻臉了?美國貿易高官又為什麼要辭職?
美國近來的處境可是十分不好過,一邊因紅海危機和巴以衝突深陷中東,一邊又因為經濟問題面臨政府「關門」,拜登政府現在可謂是壓力山大。在這雙重壓力之下,美國將目光瞄向了中國。1月26日至27日,中央外辦主任王毅與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泰國曼谷舉行了新一輪會晤。很顯然,美國總統拜登這是派沙利文來找中方求救了,就多個報道來看,紅海局勢顯然是美方在此次會晤中重點要談的問題。但恐怕雙方並未就這一問題談妥,因為拜登政府的意思是想迫使中方向胡塞武裝乃至伊朗施壓,這顯然對解決問題並沒有什麼幫助,要想解決紅海危機,還得拜登政府正確認識其癥結所在,先致力於解決巴以衝突才是正解。
除此之外,王毅主任此次著重提到了台灣問題,並敦促美方將拜登所承諾的不支持「台獨」落實到位,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可從美方的回應來看,顯然是翻臉比翻書還快,並不打算兌現承諾了。據悉,沙利文只在會晤期間重申了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至於不支持「台獨」和「一個中國」原則隻字未提,就美方這態度,就已經註定了中美雙方根本談不出什麼實質性的結果。要想中方在經濟等問題上提供幫助,顯然美國也需要拿出一些誠意來,否則不止中美關係,美國自身發展也會停滯在原地。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未來可能暴雷的美國經濟,當下拜登眼前恐怕還有另一件事情更棘手。就在中美會晤後的第2天,也就是1月28日,拜登政府被曝出至少有6名高級貿易官員計劃離職。據美媒透露,這些人當中既包括白宮主要負責國際經濟的關鍵人物,也包括2名負責推進拜登政府所謂「以工人為中心」的貿易政策的副貿易代表。簡而言之,這些被曝出將離職的官員都是拜登手下的重要人士,一旦他們接連離職,那麼拜登上台後在經濟、貿易方面做出的一系列努力很可能都將功虧一簣,比如上面說到的所謂「以工人為中心」的貿易政策和「印太經濟框架」等。那麼這些貿易高官為什麼要紛紛離職呢?
其背後原因在於,他們當中一部分人對拜登政府在貿易推動過程中停滯不前的狀態感到失望,還有一部分人對美國貿易代表戴琪的領導能力感到不滿。拜登上台後,雖然提出了不少政策,但在過去一年裡,拜登的多項貿易進程都未能成功推進,比如與歐盟的「全球可持續鋼鋁協議」就一直沒有達成一致。而就在前不久,美國副貿易代表比安奇才剛剛辭去了職務。透過這件事也再次反映出三個問題,一是就像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炒作的那樣,拜登並沒有在經貿問題上做出一些實質性的成績,這很有可能導致他在今年的美國大選上落選。二是美國在經貿方面已經遇到不小的阻礙,這致使美方一直在原地踏步,甚至導致經濟更加艱難。三是美國政府內部仍然分裂嚴重,如今多名貿易高官將辭職,未來這些人員留下的空缺,對拜登來說仍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現如今美國陷入「內憂外患」的窘境,美方應當明白,停止對華搞「脫鉤」封鎖那一套,解決好自己內部事務才是正道。否則美方若想要倚仗自己的霸權對中方進行施壓脅迫,這必然是失敗的,更是無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