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日前援引美國官員的話報道稱,美方已經向中方提出請求,希望中方能夠敦促伊朗向胡塞武裝施加壓力,要求胡塞停止在紅海襲擊過往商船。
報道稱,過去三個月,美國曾多次向中方高層提及此事。比如,本月初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在與中聯部部長劉建超會面時,雙方就曾討論過這個問題;另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曾向中國外長王毅提出過這個問題。
然而截至目前,幾乎沒有證據表明,中方曾向伊朗方面施加過任何壓力,以限制胡塞武裝。
【報道稱,過去三個月,美國曾多次向中方高層提及此事】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這種說法只是美國方面的一家之言,中方沒有任何回應或證實。
其次,退一步來講,即使美方提出過這樣的請求,中方也會從自身利益出發,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進行獨立的判斷。實際上,早在本月初就紅海問題召開的安理會會議上,中方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便指出,紅海目前面臨的危機,實際上是加沙危機的外溢。實現加沙地區的停火,是國際外交當前的優先事項。
然而中方的話,美國沒聽進去,還把葉門給炸了,那就別怪胡塞把矛頭指向自己了——不久前,胡塞武裝的導彈成功命中了一艘美國貨船。說實話,局勢都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了,再來找中國也晚了。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美國似乎搞錯了一件事,那就是中國和伊朗,伊朗和胡塞,並非什麼「從屬關係」:上面發話了,下面就得聽著。實際上,中國和伊朗屬於夥伴關係,雙方是平等的;至於伊朗和胡塞,雖然伊朗給胡塞提供援助,但胡塞也不是完全聽命於伊朗,更不是簡單的上下級關係。
【雖然伊朗給胡塞提供援助,但胡塞也不是完全聽命於伊朗】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中東可以說是世界上地緣政治格局最複雜、最多變的地區,各方勢力之間的關係是一團亂麻的曲線。但在華盛頓眼裡,中國跟伊朗、伊朗跟胡塞之間的關係似乎變成了一條直線,中國甚至可以做到對伊朗和胡塞的直接且高效的決策影響。
對於這個想法,我們需要明確的是,一方面,中國對伊朗的影響力,更多的是在經濟領域,在政治和外交領域,伊朗的很多事務我們是不會插手的。比如胡塞武裝的問題,其實這涉及到了「抵抗之弧」的問題,因此我們是不太可能介入的。
所謂「抵抗之弧」,是指一個由伊朗領導的、以反猶太復國主義為宗旨的政治軍事聯盟,其成員包括敘利亞的阿薩德政府、黎巴嫩的真主黨、伊拉克的什葉派民兵、葉門的胡塞武裝以及加沙的哈馬斯。而抵抗之弧的創始人,就是被稱為中東「諜王」,4年前被美國炸死的蘇萊曼尼。
【抵抗之弧的創始人,就是4年前被美國炸死的蘇萊曼尼】
所以這裡面的問題很複雜。就算中國向伊朗施壓,要求他們阻止胡塞的行動,那伊朗估計也得綜合考慮其他「抵抗之弧」成員的想法。實際上,胡塞在紅海的行動,不僅僅代表著伊朗的想法,更代表整個「抵抗之弧」的意志。
因此與其我們貿然插手,不如靜觀其變。不久前,胡塞方面明確表示,不會將中國、俄羅斯等國家的船隻設為打擊目標,他們只針對「美國、英國和以色列」的目標。雖然不清楚胡塞將如何定義「中國的船隻」,是指「屬於中國的船隻」還是說「載有中國貨物的船隻」都算,但就目前來看,我們面臨的影響應該是相對有限的。
【胡塞明確表示,不會將中俄等國的船隻設為打擊目標】
另一方面,胡塞武裝雖然是伊朗領導的「抵抗之弧」中的一員,並接受伊朗的支持,但它也不是完全聽命於伊朗。
大家也知道,胡塞武裝長期在葉門長期與沙特對抗。而去年3月,在中方的調解下,沙特與伊朗和解了。此後在伊朗的推動下,胡塞的代表團和沙特方面也舉行了幾次會面,出現了一些和解的跡象,但兩者目前仍然是敵對的狀態。
所以從這個問題我們就能看出,伊朗對胡塞武裝也無法做到完全控制,在很多事情上,胡塞武裝有著很大的自主性。包括如今的紅海危機,胡塞敢跟美國正式開干,背後大概率是有伊朗的支持,但誰也不能保證,伊朗將來喊停胡塞就會停、因為胡塞武裝也知道,在伊朗國內當前的政治氣氛下,德黑蘭不敢公然喊停,「投降主義」的帽子可不是那麼好戴的。
【去年3月,在中方的調解下,沙特與伊朗和解】
還是那句話「解鈴還須繫鈴人」,紅海局勢已經足夠複雜,中方沒必要再插上一腳。美國想要從根本上解決紅海危機,與其找中國,不如早點聽中方的話,在以色列那邊繼續加把勁,儘快推動加沙停火。
以色列現在的計劃是想通過封鎖加沙,耗死哈馬斯的同時,押注特朗普上台。總理內塔尼亞胡上周就曾表示,針對哈馬斯的戰鬥可能會持續到2025年。而按照胡塞的要求,如果以色列真把衝突拖到了明年,那麼也就意味著紅海危機也將至少再持續1年。
所以問題的關鍵在哪裡,其實是很明顯的。儘管以色列政府的態度還是非常強硬,甚至敢公然拒絕美方提出的「巴勒斯坦建國」方案,但在實際戰場上,以軍減少在加沙兵力的部署已經成為定局,而且以色列國內的反對聲音也在持續發酵——每天2億多美元的花銷,是所有以色列人來買單。如果美國敢於在這個時候「推上一把」,那麼或許內塔尼亞胡是等不到他的好兄弟特朗普上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