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烏克蘭這個國家確實很神奇,經常會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例如,蘇聯解體之後選擇「投奔」西方,一個背負著前蘇聯盟國身份的國家,渴望獲得敵對勢力的青睞,結果就是本土陷入戰亂,卻依舊無法得到入場券。而在俄烏衝突的過程中,也有一些操作令人費解。例如,近期據烏克蘭真理報消息,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英國簽訂了一項協議。個人認為:這就是英國花費25億美元,給自己「買」了一個替死鬼。
英國烏克蘭簽訂協議
第一:從目前已知的消息來看,烏克蘭和英國此次達成的協議很簡單。據烏克蘭真理報1月14日消息,烏總理丹尼斯·施米加爾證實:英國同意烏克蘭未來加入北約,「防止和積極威懾、反制俄羅斯的任何軍事升級或新的侵略」,同時承諾在烏克蘭「再次」遭到俄羅斯進攻時,將迅速提供防禦性軍事援助,例如防空導彈、火炮等防禦性為主的裝備。從這裡能看出來,這個所謂的「雙邊協議」。更像是英國對烏克蘭的一種防禦援助協議,目的是讓英國軍援烏克蘭更合理一些。
烏克蘭軍隊
第二:相對於英國的「責任」,烏克蘭需要付出的就有點多了。按照澤連斯基的描述:如果英國某地遭到第三方進攻,烏克蘭將在24小時內出兵保衛英國。乍一看像是一個「攻守同盟」協議,但是仔細去分析就會發現,這就是一份「賣國」協議。首先烏克蘭拿什麼「守護」英國,且不說是否具備對應的軍事實力,烏克蘭和英國之間隔著整個歐洲和英吉利海峽,沒有海軍的烏克蘭,幾十萬軍隊走路過去,沿途各國會放行嗎?
英烏合作
其次注意這個「24小時內」,這是一個很明顯的信息。在歐洲地區能和英國發生戰爭衝突的就只有俄羅斯,其他要麼是同盟國,要麼就是沒有對英國構成威脅的能力。所以一定程度上這份協議的「初衷」,可能是英國想要烏克蘭成為自己的「替死鬼」。假設俄羅斯計劃對英國發起攻擊,那麼在戰爭爆發第一時間,就必須先對烏克蘭進行全面絞殺,避免腹背受敵。烏克蘭的地理位置所發揮的牽製作用,才是英烏這份協議的核心。
歐洲地圖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俄羅斯如果先手去清理烏克蘭,那麼英國就有足夠多的時間進行戰爭準備,甚至可以實現「反客為主」。在烏克蘭牽制部分俄軍的情況下,集中力量對俄羅斯發起反擊。綜上所述,個人認為:這份協議的本質是「賣國」,將烏克蘭置身於危險之中,為英國可能面臨的戰爭風險擋刀。
(文/小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