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認知里,應該都是人靠衣服馬靠鞍,只要是著裝得體,別人未必能看出你混得好不好?
在外面也確實是如此,可一旦回到了老家,這一切就原形畢露,別人或許不知道你有多少錢,但他們會觀察你家的房子。
人應該種里子,還是面子?這個話是存在一定的爭議的,每個人生活的方式不同,有些人喜歡錶面風光,有些人只喜歡生活富足。
近幾年以來,農村地區也興起了購車潮,不管條件好不好,想方設法都要搞個車,沒錢分期也要買,就為了在過年時撐撐面子。

對於車而言,理智的人會看具體需求如何,用途不大就不買,有些人則不管這一套,把車當作核武器,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
貴州一小伙就是如此,在外打拚奔波數年,今年終於提車回家,發現村裡停滿了轎車,都是村裡一起長大的朋友買回家的。
幾個人一起在外面聊天,形象也如出一轍,棉衣沒有穿太長的,車鑰匙掛在腰帶上,彷彿如果不這樣做,就有點不太合群的意思。
類似於這樣的場面,肯定不只是有年輕人,也會有一些年長的,大家聚在一起聊天,難免就會有嘴巴把不住門的,他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男子跟朋友聊天,沒想到卻被旁邊一個大媽插嘴,說有錢還是把家裡的房子修下,車鑰匙掛腰帶上,怕我們不知道你買車了嗎?
男子雖然有點不高興,但對方又是長輩,還是有點親戚關係的那種,想反駁都沒有脾氣,最後被他們搞得灰頭土臉的回家。
男子急忙開口解釋,自己這些年也沒掙什麼錢。
大媽立馬接過話茬,就說自己孩子怎樣怎樣,房子建得有多好?你應該把房子修下給父母住,別看你開車回家過年,旁人一看就知道是分期買的。

像這樣的尷尬場面,可能不少年輕人都碰到過,村裡老人不太會聊天,他們說什麼都是直來直去的,你只要稍微委婉一點,他們就有話說了。
從客觀角度而言,買車應該是個人的喜好,無論分期還是全款,其他人都沒有太大關係,沒想到最後卻搞成這個樣子。
這一幕被人拍攝下來髮網上,網友們議論紛紛,覺得這個傢伙脾氣好,被人這麼說都沒有發火,像這種親戚還要他何用?
農村就是一個小社會,一旦有一點風吹草動,立馬就會迅速傳開,沒有多久就人盡皆知,十里八鄉都知道他是分期買車開回家了。

不過從畫面中來看,這個村莊應該都不算富裕,議論別人的人,充其量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兩者之間並沒有相差多少。
也許在人長大成熟以後,慢慢的就會明白一個道理,所謂親戚,就是嫌你窮,怕你富,恨你有,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格調。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親戚或許會希望你過得好,但他們不希望你過得比他好,否則就羨慕嫉妒恨,找到機會就各種詆毀你。
因此,聰明的人回家,大多數都會藏拙裝窮,反正也呆不了多久,沒必要跟他們有太多的交集,少出門自然就少沾惹是非,多說就是多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