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湖北夫妻拋下5歲女兒吳家雨,雙雙自盡。誰知,23年後,女兒長大竟刨開父母的墳,鄉親紛紛斥責女孩不孝。女兒哭著對鄉親說:「我只想完成爸媽的心愿!」
1992年,一天夜裡,5歲的吳家雨正偎在媽媽懷裡,緊緊抱著媽媽不願鬆手。
記憶中,爸爸媽媽總是外出,難得見到他們。
突然,爸爸猛地闖了進來,把吳家雨從媽媽懷裡拉了出來。用被子把她緊緊裹住,推到牆角,囑咐道:「囡囡,千萬別出來!」
吳家雨從被子縫隙里偷偷看去,見爸媽並排的站在一起,淚流滿面。爸爸點燃火柴,還沒等吳家雨看清,「嘭」的一聲巨響,刺眼的火光刺痛了她的雙眼,再睜眼時,眼前只剩一片瓦礫。
好半天,吳家雨才反應過來,哭著從被子里爬出來,大聲哭喊著:「爸爸,媽媽……」
看著倒在血泊中,一動不動的爸爸媽媽,吳家雨一下哭暈了過去。
這一天,5歲的吳家雨成了孤兒。

此後,吳家雨便跟著年邁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都說,沒有父母的孩子像根草,失去父母的吳家雨,常被小夥伴們稱為「野孩子」、「沒人要」。
備受欺凌的吳家雨一直不明白,爸爸媽媽為什麼會不要自己?她經常在夜深人靜時,偷偷躲在被子里哭。
直到9歲那年,在外受到欺負的吳家雨,哭著跑回家,大聲質問奶奶:「為什麼爸爸媽媽不要我,他們去哪了!'
看著哭的鼻涕眼淚一把,氣喘吁吁的孫女,奶奶擦著眼淚,轉身從屋裡,拿出封存已久的小木箱。
她含淚遞給吳家雨說:「孩子,這是你爸爸媽媽留下來的。你看後就明白了,不是他們不要你。「
吳家雨艱難地打開箱蓋,裡面是一本陳舊的日記本。
她顫抖地打開日記,見上面寫著:「燚兒,你今天吃了嗎?媽媽一時一刻都忘不了你……」
吳家雨懵了,「燚兒」是誰?
這個跟自己又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媽媽記錄的是這個叫燚兒的,卻不是自己?
一連串的疑問,在吳家雨心中冒出,她抬頭看向奶奶。
奶奶拉她入懷,流著眼淚才揭開那不堪回首的往事。
沒想到,由此也改變了吳家雨的一生。

原來,吳家雨還有一個弟弟,名叫吳家燚
1990年,吳家雨的母親為了賺錢養家,隻身去了山西打工。
父親留在家裡照顧3歲的吳家雨和2歲的兒子吳家燚。
那一年,農閑時分,父親帶著兩個孩子去山西看望妻子。
哪料,途徑武漢時,父親的錢包被偷走。身無分文的父親,找了一家小旅店做零工,想掙夠路費再說。
在旅店裡,認識一個同鄉,一來二往便熟識起來。
沒想到,就是這個同鄉,讓他們的生活跌入谷底,改寫了全家的命運。
這天,父親出去找活,便托這同鄉照看2個孩子。
誰知,父親回來後,卻只看到女兒吳家雨,兒子吳家焱卻不在房中。
他當即感到不對勁,趕緊跑上街到處尋找,卻再沒看到那個同鄉和兒子的身影。
父親這才意識到,那個所謂的老鄉,竟是人販子,連姓名都是假的。他接近自己的目的是,早已盯上自己的兒子。
父親哭著打電話,告訴妻子這個不幸的消息。
妻子立馬辭去工作,匆匆回來與丈夫一起尋找兒子。
他們跑遍大江南北,每到一個地方,他們做好標識。每天記錄尋找兒子的過程,以及對兒子的思念。
然而,2年過去,兒子沒任何音信,夫妻倆從失望到絕望。
妻子只有在日記中,傾訴對兒子的思念。她寫道:「兒子,媽媽好想你,千萬不要忘記媽媽,你在哪兒呀......"

1992年,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地絕望,夫妻倆無法釋懷丟失兒子的痛苦,選擇雙雙自盡。
看著父母尋找弟弟的日記,吳家雨發誓,要完成父母的願望,找回弟弟。
誰知,23年後,已長大的吳家雨,聽說可以把父母的DNA提取出來比對,這樣更容易找到弟弟。
於是,她委託當地公安法醫,開棺提取父母的DNA信息。
鄉親紛紛斥責她不孝,父母去世幾十年,竟然要挖墳開棺,那是對死者的大不敬。
吳家雨哭著對鄉親們說:「我只想完成爸媽的心愿,把弟弟找回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7年,在央視公益尋親欄目《等著你》的幫助下,終於找回失散25年的弟弟吳家燚。

在欄目現場,姐弟倆相擁而泣,久久不願放開。
弟弟吳家燚說:「感謝姐姐一直沒放棄我......"
彷彿冥冥中自有天意,姐弟倆上完節目後,私下對照了日期,竟發現吳家雨,為父母開棺的2天後,吳家燚竟在同一天,把自己的血樣,錄入了被拐兒童的登記系統。
如今,弟弟在被拐的地方福建,早已成家立業,生活的很好。
一母同胞姐弟終於重逢,這期間,父母因失去兒子而內疚自盡。
姐姐失去父母,和奶奶相依為命,個中凄苦只有當事人才能體味。
姐姐堅持尋找弟弟,甚至,不惜背上不孝罵名,開棺驗證DNA。

這一切,就是為了能找到弟弟,讓父母在九泉之下安息。
而造成這一切苦難的,是那個人人痛恨的人販子。
為了更多家庭,加大對人販子的打擊和處罰力度,還社會一片祥和。
姐弟終於在《等著你》相見,同時感謝那些熱心人、志願者和節目組的人,幫姐弟圓夢,讓父母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