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
據《華爾街日報》4日報道,美國官員稱,以色列已經組裝了一套大型水泵系統,可用於向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在加沙地帶的龐大地道網路灌注海水,希望摧毀這一哈馬斯人員的藏身之地。不過,有專家指出,這種做法可能對當地環境和供水安全構成潛在危害,其可行性也存疑。
報道稱,以色列國防軍(IDF)10月中旬左右便在加沙地帶西北部的沙蒂難民營(Al-Shati Camp)以北約一英里(約合1.6公里)處完成了該海水水泵系統的組裝工作。據悉,這套系統有至少5台水泵,每台都能從地中海抽水,每小時將數千立方米的水抽入地道,可在幾周內將地道淹沒。
報道引述知情官員稱,以色列在上月初首次向美國通報了這一方案,引發了一場權衡其可行性、對環境的影響以及摧毀地道的軍事價值的討論。據美國官員說,他們不知道以色列政府有多接近實施該計劃。目前,以色列尚未做出推進該計劃的最終決定,但也沒有排除該計劃。

當地時間2023年11月22日,以色列士兵展示在加沙地帶希法醫院地下發現的一條地下隧道。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根據以色列軍方的說法,以方已經在加沙地帶發現了約800條地道,並認為實際規模應該更大。在本輪巴以衝突爆發之前,哈馬斯方面曾表示,其已在加沙地區地下建立起長達逾400公里的隧道網路,路透社稱,這與紐約地鐵系統規模相當。
報道稱,目前還不清楚以色列是否會考慮在所有被扣押人員獲釋前開始實施該計劃。一名熟悉該計劃的人士說,要完全淹沒地道需要幾周時間,這將為哈馬斯人員以及可能在地道內的人質留出轉移時間。
不過,該人士同時表示,由於沒人了解哈馬斯地道及其周圍地面的詳細情況,尚不清楚該計劃的「成功率」有多大。「我們不可能知道這樣做是否有效,因為沒人進去過這些地道,我們不知道海水會如何排出。」
據前美國國防部副助理部長、前中情局官員米克·馬爾羅伊說,通常情況下,在派遣地面部隊進入地道之前,開路隊伍會利用警犬和機器人來探查威脅或搜尋人質。他表示,警犬效果最好,但需要有部隊跟隨才能清理隧道,「機器人行動緩慢,容易損壞,派真人則具有風險」。
熟悉這一問題的多名前美國官員證實,以色列和美國官員曾討論過「水淹地道」的做法,但說他們並不清楚該計劃的現狀。報道稱,美方內部對此態度不一,一些官員私下表達了對該計劃的擔憂,其他官員則表示美國支持拆除隧道,並稱美國不一定反對該計劃。
《華爾街日報》稱,以色列國防軍的一名官員拒絕就「水淹加沙地道」計劃發表評論,但他說:「以色列國防軍正在採取不同的軍事和技術手段,以各種方式瓦解哈馬斯的恐怖能力。」

圖片來源:英國廣播公司(BBC)
前述前美國官員承認,這樣的行動會讓拜登政府陷入困境,並可能招致全球譴責。但他們認為,這是永久摧毀哈馬斯龐大地下隧道系統的少數幾個有效方案之一。
有專業人士和前官員指出,直接取用海水淹沒地道的做法,也可能對已經面臨嚴重供水危機的加沙地帶構成更多潛在危害。馬爾羅伊說,長期灌水或許可以逼迫哈馬斯武裝人員撤離,但「如果水中有鹽,可能會加劇人道主義危機」。
荷蘭和平組織PAX人道主義裁軍項目負責人維姆·茲維寧伯格(Wim Zwijnenburg)曾研究中東戰爭對環境的影響。他說,假設已有約三分之一的哈馬斯地道網路被破壞,以色列也還須抽取100萬立方米左右的海水才能癱瘓剩餘地道。
茲維寧伯格說,加沙居民從地下抽水飲用或做其他用途,但隨著海平面的上升,地下水開始鹽化,人們此前主要依賴海水淡化廠獲取日常用水,而水淹地道可能會進一步影響加沙已經受到污染的土壤,儲存在地道內的危險物質也可能滲入地下。
2015年,埃及曾用海水淹沒在與加沙接壤的拉法邊境口岸下的地道,來阻止當時由此盛行的商業貨物、燃料和武器走私活動,引發附近農民抱怨農作物受損。

當地時間2013年5月16日,肯德基快餐食品通過連接加沙地帶和埃及的地下隧道抵達加沙城後,一名快遞員搬運著袋裝食品。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加沙地帶唯一的天然水源是沿著東地中海海岸從埃及北部穿過加沙地帶再到以色列的沿海含水層,但由於海水入侵、化學品污染和生活污水排放等因素的影響,約96%來自該含水層的家庭用水不適合飲用。除了海水淡化以外,加沙地帶飲用水也依靠從以色列購買。
海水淡化廠的運作需要大量能源。巴以新一輪衝突爆發以來,加沙地帶三座海水淡化廠由於燃油短缺已停止運行。另外,由於設備缺乏維護、進口限制和電力短缺,當地的污水處理廠長期無法滿足需求。來自以色列的三條輸水管道中,一條已經關閉,另兩條的供水量也急劇下降。
此輪巴以衝突爆發前,加沙地帶的供水就已經無法滿足世衛組織建議的每人每日最低用水量的要求。目前,加沙地帶每人每天更是只能獲得1-3升的水,而絕對最低限度應為每人每天15升。因此,不少居民只能被迫將海水當作主要生活用水來源,甚至只能自行處理海水來飲用。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