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星期五」至「網路星期一」是美國一年一度的黃金購物期,全年最大折扣力度會在此期間發生。在經濟走軟、通脹高企的背景下,今年美國消費者將如何度過假日購物季?
11月底,第一財經記者走訪了位於紐約的伍德伯里名牌折扣購物中心(Woodbury Common Premium Outlets),這是美國最大、折扣較高、品牌最全的奧特萊斯之一。據商場官網介紹,這裡銷售折扣正品、清倉貨品以及奧特萊斯款式,採取廠家直銷的模式,平時每日的打折力度也有25%~65%,最高甚至達到90%。
某義大利女裝品牌銷售夏洛特(化名)告訴記者,剛過去的「黑色星期五」盛況空前,11月24日上午11點,伍德伯里奧特萊斯停車場就全部停滿,驅車前來的消費者需要至少等候一小時才能進入停車場,購物中心不得不臨時做出限流、封路的安排,在進入購物中心後,一些熱門商鋪外,顧客需要等候兩三個小時才能入店購物。

消費者大排長龍
據記者在現場的觀察,商品售價已較原價有不同幅度減價,在此基礎上,消費者還享有黃金購物期的額外優惠,吸引了大批美國民眾和外國遊客前來「掃貨」。無論是耐克、彪馬這些較為平價的品牌,還是古馳、普拉達這些奢侈品牌,門口都大排長龍。
「『黑五』的周末無疑是一個大型購物節,尤其是周五、周六盛況空前。我清晨5點半就在店裡準備迎客,那時已經有很多顧客試圖湧入商場。」某澳大利亞女裝品牌銷售詹妮弗(化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黑五」至「網路星期一」期間,其所在店鋪全店實施七折優惠,是一年當中促銷力度最大的時候,星期一之後就會恢復原價。
為接待更多顧客,該店將營業時間延長四小時,從平日的朝十晚九,調整至朝六晚九。
過去八年多時間,詹妮弗在伍德伯里奧特萊斯的不同品牌店鋪工作,她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多重因素令今年假日季的銷售情況相較去年更為火爆。
「一方面,這段時間是美國的傳統大促時期,消費者只是遵循和延續慣例;其二,如果說去年,疫情多多少少還在影響人們的生活,今年已是徹底翻篇,線下消費人群絡繹不絕;第三,通脹持續居高不下、經濟動能不再時,消費者往往尋求更實惠的交易,而且由於人們不確定物價會否一直高位運行,因此傾向於在有優惠時購買更多;最後,臨近年末,人們還是有一種犒勞自己和家人的心態,會在此期間置辦禮物。」詹妮弗說。
美國勞工統計局提供的數據,玩具、遊戲和模型等商品的價格自2020年以來首次下調,運動用品價格也自2018年以來首次下調。
據新華社援引外媒報道稱,考慮到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先前猛烈加息,零售商減價銷售說明,美國的貨幣緊縮政策可能終於遏制住了零售商自新冠疫情期間開始不斷漲價的勢頭。
非必需消費品開支顯著下滑
單從表面上來看,這個假日購物季的戰況可觀。
11月28日,美國零售聯合會(NRF)公布的數據顯示,感恩節至「網路星期一」的五天內,逾兩億人次網購或前往實體店採購,創下紀錄新高,也高於該機構的預期值1.8億。
NRF的調查發現,參與線上購物的人數由一年前的1.30億增至今年的1.34億,而在實體店購物的人數略有下降,從去年的1.23億減少至今年的1.21億。消費金額方面,美國民眾人均花費321美元(約合2290元人民幣),購買與假期相關的商品,這與去年同期情況相似。
NRF尚未給出「黃金周」期間的零售銷售額數據,不過,該機構此前預計,今年假日購物季零售總額將介於9573億~9666億美元之間,同比增速將放緩至3%~4%,如果最終統計數據與此相若,這將是自2019年以來的最慢增速。
惠譽評級高級總監西爾弗曼(David Silverman)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儘管零售銷售額同比仍實現增長,但若計入通脹的影響,真實情況僅與去年持平。「總體而言,零售銷售數據指向一個仍然保持韌性的消費市場,但美國民眾在家居用品、百貨商店等非必需消費品類別上的開支出現顯著下滑,相反,在旅行、娛樂等體驗項目上投入更多,上述趨勢正越發明顯。」
他進一步表示,通脹高企、儲蓄下降、利率走高以及學生貸款還款恢復等逆風因素還在持續影響,加之疫情期間的超額儲蓄消耗殆盡,預計2024年零售將由正轉為負增長。
美國的學生貸款還款在因新冠疫情暫停兩年多後,將於今年秋季恢復。具體而言,聯邦學生貸款的利息將於9月1日開始累計,暫停還款後的第一筆還款將於10月啟動。
根據美國三大徵信機構之一的Experian的數據,現在美國共有4500萬人背負學生貸款債務,總計約1.7萬億美元。不少市場人士對恢復學生貸款支付對經濟的潛在影響表示擔憂,尤其是對消費者支出和家庭財務的影響。因為學生貸款的返還可能會增加家庭債務的拖欠。
美國教育部旗下Education Data Initiative統計發現,聯邦學生貸款債務分布中,25歲至34歲佔30%,而35歲至49歲的人占近39%,這些群體是消費的中堅力量。
主打一個精打細算
而且,零售商面對的,不再是過去幾年大肆揮霍的消費群體,而是懂得精打細算的省錢一族。
萬事達卡高級顧問薩多夫(Steve Sadove)直言,如今的消費者變得「更加精明」,會利用貨比三家、在線比價等各種方式尋找最大折扣,並趁著假日促銷選購禮物。
11月29日出爐的美聯儲褐皮書即對全國經濟形勢的定期調查報告,證實了零售商的顧慮。褐皮書寫道:「總體而言,經濟活動自上次報告以來有所放緩,未來6至12個月的經濟前景預期有所減弱。消費者表現出更大的價格敏感性,對非必需品的支出下降。」
美國消費者維基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個購物季她僅給侄女購置了她們想要的禮物。「自疫情過後,物價每年都在大幅上漲,但收入卻停滯不前。在這個購物季之前,我就一直在通過各種方式尋找最優惠的產品,以節省開支。」維基認為,通脹居高不下對部分人群而言相當煎熬。

仲量聯行於近期對近1100名美國消費者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這個假日購物季,受訪者計劃在節日相關項目上平均花費958美元,較去年同期的867美元增加近11%。娛樂和體驗成為明確的消費趨勢,消費預算的22%將用於娛樂和體驗項目,例如外食、觀看演出、旅行等等;剩下的78%將用於購置食品、裝飾品等節日商品。
該機構美國零售高級研究分析師維圖(Keisha Virtue)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自2019年以來物價漲幅顯著,高達21%,消費者現在購買同一件商品需要付出更多,這對低收入人群的打擊高於高收入人群,假期支出計劃因收入水平而差異巨大。」
調查顯示,在年收入低於5萬美元的受訪者當中,今年的購物季預算為633美元,較平均值要少40%,而年收入高於15萬美元的受訪者計劃花銷1781美元,較平均值高出86%。
(記者樊志菁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