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為何如此多災多難,擁有石油資源是他們的錯嗎?

2023年10月07日23:49:05 國際 1851

敘利亞,全稱為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二戰時曾被德國佔領,近代淪為法國殖民地,自1946年獨立建國以來,這個位於東西方交匯處的國家便因其豐富多樣的歷史而備受矚目。然而,由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它也成為了戰火紛飛的悲劇之地。

敘利亞為何如此多災多難,擁有石油資源是他們的錯嗎? - 天天要聞

鳥瞰敘利亞大馬士革城市

在敘利亞這片廣袤的土地,總面積約18.5萬平方公里(包含戈蘭高地),每天都在上演著無數英勇與悲壯的故事。2100萬熱情的敘利亞人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儘管戰爭如影隨行,但這裡的人們每一天都憧憬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他們團結一心,共同守護著這片土地。

敘利亞為何如此多災多難,擁有石油資源是他們的錯嗎? - 天天要聞

大馬士革市大清真寺

敘利亞由13個省份和大馬士革市組成,每個省份都擁有其獨特的地理風貌和人文景觀。大馬士革是一座有4000年歷史的美麗古城,從古老的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塞爾柱帝國花剌子模伊兒汗國,到帖木兒帝國奧斯曼帝國時代,大馬士革一直被譽為「天國里的城市」。這座充滿歷史底蘊的城市,更是成為了敘利亞人民心中的精神象徵。

敘利亞為何如此多災多難,擁有石油資源是他們的錯嗎? - 天天要聞

戰爭前的大馬士革市

敘利亞為何如此多災多難,擁有石油資源是他們的錯嗎? - 天天要聞

戰爭前敘利城市亞街道

敘利亞為何如此多災多難,擁有石油資源是他們的錯嗎? - 天天要聞

戰爭前大馬士革市街道

環顧四周,敘利亞與五個陸上鄰國相互依存。北邊與土耳其接壤,東邊與伊拉克交界,南邊與約旦毗連,西南則與黎巴嫩以色列相鄰。這些國家不僅在地理上形成了敘利亞的鄰里,更在歷史和文化上為敘利亞注入了豐富多元的元素。

敘利亞為何如此多災多難,擁有石油資源是他們的錯嗎? - 天天要聞

而最令人矚目的,無疑是敘利亞豐富的石油資源。作為阿拉伯國家中石油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石油為敘利亞的經濟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也給敘利亞人民帶來了無盡的災禍。

敘利亞為何如此多災多難,擁有石油資源是他們的錯嗎? - 天天要聞

敘利亞豐富石油資源已開發的礦井

敘利亞的石油儲量約25億桶,而伊拉克的石油儲量則高達115億桶,其豐富的石油資源卻沒有給這些中東國家帶來國民的實惠,反而帶來了戰爭和災難。在戰前,敘利亞的總人口約為2100萬,然而現在超過一半的人口離開了家園,或流落敘利亞境內,或成為難民在國外漂泊。至今約有690萬境內流離失所者在那裡艱難度日。

敘利亞為何如此多災多難,擁有石油資源是他們的錯嗎? - 天天要聞

敘利亞-阿帕米亞-見證古老歷史的遺迹

敘利亞為何如此多災多難,擁有石油資源是他們的錯嗎? - 天天要聞

2013年戰爭爆發前敘利亞街道

從歷史上來看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複雜程度就堪稱一部史詩級的巨著,其中的核心問題可以歸結為宗教信仰的衝突。自美國在二戰後支持以色列強行空降於此,吞併奪取大部分黎巴嫩土地,進一步擴張其在此地區的勢力以來,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矛盾不斷升級。自從工業革命起石油資源被發掘利用之後,使得其中東各國關係更加錯綜複雜。


敘利亞為何如此多災多難,擁有石油資源是他們的錯嗎? - 天天要聞

內戰期間國土縮水,戈蘭高地被以色列佔領,土耳其佔領北方,庫爾德佔據東北,美軍勢力後來轉移到了東北地區

在敘利亞的北邊,有一個與歐洲大陸直接相連的土耳其。雖然其領土的90%都在亞洲大陸上,但土耳其內心卻始終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一個亞洲國家。由於其地理位置橫跨東西方,土耳其得以在東方和西方之間遊刃有餘,近些年來土耳其領導人埃爾多安更加是一心想要恢復幾世紀前奧斯曼帝國橫跨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至高榮耀,野心勃勃地想要成為中東地區一方霸主。

敘利亞為何如此多災多難,擁有石油資源是他們的錯嗎? - 天天要聞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

然而,美國對這一地區的利益介入之後,土耳其的擴張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美國時而打壓、時而扶持,試圖維護其在該地區的利益。而土耳其則多次借口打擊庫爾德武裝,直接越過邊界佔領敘利亞的領土,還盤踞邊境敘利亞北部邊境城市,對敘利亞政府的譴責與抗議置之不理。

敘利亞為何如此多災多難,擁有石油資源是他們的錯嗎? - 天天要聞

1878年前的奧斯曼帝國

面對這種局面,敘利亞政府軍雖然疲於應對反對派,但也只能忍氣吞聲,無法採取實質性的行動來遏制土耳其的侵略。這種複雜的政治局勢使得中東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始終處於風雨飄搖之中。以色列在美國的支持下,空降建國在原有的阿拉伯人領土上,依靠強大的軍事武裝力量,對敘利亞的巴沙爾政權一直採取無視的態度,入侵敘利亞領土領空打擊所謂的「恐怖分子」更是家常便飯。這種行為不僅違反了國際法國際關係準則,還嚴重威脅了地區和平與穩定。至今以色列佔領敘利亞的戈蘭高地長達56年,但以色列官方卻不敢宣布吞併。以色列的戰鬥機轟炸大隊經常性入侵敘利亞領土領空,對「恐怖分子」進行定點打擊,這種行為不僅是對敘利亞人民的殘忍傷害,也是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準則的公然挑戰。

敘利亞為何如此多災多難,擁有石油資源是他們的錯嗎? - 天天要聞

以色列實際佔領敘利亞的戈蘭高地56年之久

放眼望去,敘利亞周邊被美軍的勢力範圍所包圍,這使得石油利益成為了吸引美國資本家的誘餌。就像一隻盯著肥肉的蒼蠅,美軍似乎無法擺脫對敘利亞石油利益的垂涎。這種行為不僅對敘利亞造成了經濟上的困擾,還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譴責。

曾經擁有豐富石油資源的伊拉克,是一個充滿活力和繁榮的國家。然而,由於美國的反恐入侵和薩達姆權力的被去除,伊拉克的經濟和社會狀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今,伊拉克已經成為了一個貧窮和落後的國家,許多人生活在貧困和失業中。

敘利亞為何如此多災多難,擁有石油資源是他們的錯嗎? - 天天要聞

劃破長空的導彈從敘利亞城市上空飛過

這種巨大的變化,不僅影響了伊拉克本身,也影響了整個地區的發展。伊拉克的衰落對中東地區的穩定和安全造成了威脅,同時也對全球的能源市場產生了影響。

敘利亞的石油資源主要集中在東北部地區,因此該地區的石油開採和加工產業也相對發達。經過十多年的美軍支持的反對勢力的肆虐,結局很明顯合法的敘利亞政府對東北部的油田資源失去了控制。

由於戰爭和政治動蕩的摧殘,敘利亞內戰期間的產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和影響。自2015年起,美國以反恐為幌子,公然入侵敘利亞,霸佔了東北部的代爾祖爾省部分地區。他們在那裡圍繞著寶貴的油氣田資源建立了數個軍事基地,有計劃地瘋狂掠奪敘利亞的石油資源。

敘利亞為何如此多災多難,擁有石油資源是他們的錯嗎? - 天天要聞

2022年10月4日央視新聞報道

俄羅斯方面報道,美國一直在敘利亞東北部地區盜取大量自然資源,包括敘哈塞克省拉卡省和代爾祖爾省。在這些地區,美國每月盜採的原油高達300萬桶。據阿拉伯媒體報道,美國通過私營軍事公司的僱傭兵或美軍士兵押運的油罐車將敘利亞的石油運出國境,並在伊拉克進行銷售。每桶石油的價格在35至40美元之間,每個月因此獲利超過3000萬美元。

目前敘利亞政權失去了大約80%的敘利亞油井的控制權,這些油井即使美國撤了,一部分被交給了庫爾德武裝力量,但大部分都是在華盛頓政府的控制之下運營。

敘利亞為何如此多災多難,擁有石油資源是他們的錯嗎? - 天天要聞

美軍武力護送偷運石油車隊


伊拉克在敘利亞的東部,美軍搞垮薩達姆政權後,建立了所謂民主伊拉克政府,雖然美軍主力部隊已從伊撤出,但其已基本通過各種手段間接或直接控制了伊拉克的經濟命脈:石油。

美國的長遠計劃是著手在此地鋪設一條油氣輸送管道。這條管道從伊拉克出發,穿越敘利亞東北部地區,再通過土耳其直接輸送到歐洲。美國試圖以此途徑壟斷歐洲龐大的能源消耗市場。這種行為無異於在敘利亞人民和歐洲人民之間點燃了一根導火索,無疑會加劇地區的緊張局勢,也將嚴重威脅到歐洲的能源安全

在敘利亞東北部,兩大勢力盤踞於此,庫爾德武裝和阿拉伯部族都是美國的盟友,他們共同挑戰著敘利亞政府的權威。自2017年那次流產的軍事政變以來,美國改變戰略方向,轉為扶持他們以分裂敘利亞為核心。美國在此建立軍事培訓學校、培養軍事人員、並提供大量武器裝備,還裝備了不少重型武器,使這些反對勢力形成了一股與敘利亞正規軍可相匹敵的力量。

敘利亞為何如此多災多難,擁有石油資源是他們的錯嗎? - 天天要聞

戰亂迫使敘利亞數百萬人流離失所,四處逃難,躲避戰爭

然而,歷史和地緣政治的差異像兩道鴻溝,橫亘在兩大部族之間,難以逾越美。國對他們的援助有所偏頗,這就好比在原本就繁複的局勢中再攪拌一把泥沙,使得雙方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不斷地爆發軍事衝突。

儘管美國在此地區是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儘管他們表面上在調停衝突,但實際上卻是在背後冷眼旁觀,彷彿是一個冷酷的局外人,任由雙方的衝突愈演愈烈。
除了駐紮於此美國軍隊瘋狂盜掘敘石油資源以外,美國的國內的軍火商們更是串通基地指揮官們,他們明裡暗地裡大肆售賣武器裝備、肆意挑起地區爭鬥。他們最終目的,無非是為了給美國在這個地區長期駐兵找到一個看似合理的借口。

敘利亞為何如此多災多難,擁有石油資源是他們的錯嗎? - 天天要聞

美軍盜掘敘利亞石油資源

然而,敘利亞已經爆發了十多年的內戰,全國遍布廢墟和傷痕纍纍,民眾生活艱苦,缺衣少食。受內戰的影響,農作物產量也不高。2022年6月份敘利亞媒體還有圖有真相地曝光了美國非法基地里的美軍將從敘利亞掠奪來的小麥等糧食運往伊拉克的事實。他們的所作所為,就是故意在此地區製造混亂,以便其從中獲取石油與軍火銷售利益。

敘利亞為何如此多災多難,擁有石油資源是他們的錯嗎? - 天天要聞

戰爭讓曾經繁榮的敘利亞成了一片廢墟

儘管地緣政治的紛爭如同亂麻一般糾纏不清,敘利亞人民在巴沙爾總統的引領下,經歷了宛如地獄般的磨難。在歷經十多年的戰爭洗禮後,這個國家已成為一片廢墟,曾經的美好生活被戰爭摧毀,人民流離失所,痛苦掙扎。

敘利亞為何如此多災多難,擁有石油資源是他們的錯嗎? - 天天要聞

逃難中的敘利亞兒童失去學習機會成為戰爭直接受害者

在戰火紛飛的歲月里,敘利亞人民飽受痛苦和磨難。無數房屋被摧毀,街道充滿廢墟,曾經熱鬧的城市變得凄涼荒蕪。然而,正是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敘利亞人民展現出了堅韌不拔的精神。

敘利亞為何如此多災多難,擁有石油資源是他們的錯嗎? - 天天要聞

流浪的敘利亞兒童

在這片滿目瘡痍的土地上,敘利亞人民並未徹底放棄希望。他們在總統巴沙爾的引領下,正竭盡全力重建家園,重塑繁榮。
為了重建家園,敘利亞人民積极參与各種重建項目。他們攜手清理廢墟,修建道路,重建學校和醫院。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一些城市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生機。孩子們重新回到學校,醫療設施逐漸完善,人們重拾了對美好生活的信心。

敘利亞為何如此多災多難,擁有石油資源是他們的錯嗎? - 天天要聞

儘管生活充滿苦難,敘利亞人們依舊對未來美好生活憧憬期望

敘利亞為何如此多災多難,擁有石油資源是他們的錯嗎? - 天天要聞

出生就處在戰爭廢墟中的敘利亞兒童

敘利亞為何如此多災多難,擁有石油資源是他們的錯嗎? - 天天要聞

還記得那個3歲敘利亞小難民艾蘭·庫爾迪在土耳其海灘遇難的照片刺痛了全世界公眾的心

敘利亞東北部的石油產業仍然是其國內經濟的頂樑柱,這一地位並未因戰火和政治動蕩而改變。為了保護和發展這個重要的產業,敘利亞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強設施安全、吸引外資以及推動更多石油化工項目的開展。
與此同時,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也在支持石油產業的項目上傾注力量,以貸款、援助和技術支持等方式為其發展保駕護航。而近年來,中國也在敘利亞的投資力度不斷加大,為這個國家的石油產業發展建設發揮著積極的建設性作用。

敘利亞為何如此多災多難,擁有石油資源是他們的錯嗎? - 天天要聞

中敘於9月22日簽署戰略合作夥伴協定

除了努力重建家園,發展經濟以外,敘利亞人民還積極與周邊國家尋求和平解決方案。在這場歷經十多年的戰爭中,敘利亞人民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磨難。他們深知,地緣政治紛爭只會給人民帶來無盡的痛苦。因此,在巴沙爾總統的領導下,敘利亞人民積极參与國際和平對話,努力協調各方利益,為解決地區爭端貢獻力量。他們並未向命運低頭,他們正積極團結髮展中國家,尋求和平解決爭端,努力重建美好家園。這個過程雖然充滿艱辛與挑戰,但敘利亞人民的信念堅定、勇往直前,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將永遠不會被磨滅。

(註:本文圖片來自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非用於商業目的,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全國首例過度醫療公益訴訟案:125份病歷中113份存在過度醫療 - 天天要聞

全國首例過度醫療公益訴訟案:125份病歷中113份存在過度醫療

125份病歷中,113份病歷存在對未達到手術指征、不符合手術條件、有手術禁忌證的患者實施手術及違反診療流程實施手術等過度醫療違法行為……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與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發布一批消費者權益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其中湖北省黃石市檢察院辦理的某醫院過度醫療侵
人民公安報:王玉鑫 用愛鋪就山區孩子的「求學路」 - 天天要聞

人民公安報:王玉鑫 用愛鋪就山區孩子的「求學路」

3月20日清晨,在位於西南邊陲的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昔馬鎮保邊村,晨露沾濕了雲南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德宏邊境管理支隊盈江邊境管理大隊昔馬邊境派出所教導員王玉鑫的警服,他把裝滿文具的袋子遞到山區男孩小申手裡。「阿鑫叔叔,我一定要努力走出大山!」男孩堅定
未成年人自願文身,刺青館能否免責?法院:不能以未成年人「同意」而免責 - 天天要聞

未成年人自願文身,刺青館能否免責?法院:不能以未成年人「同意」而免責

未成年人自願文身,刺青館是否需要承擔責任呢?近日,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人民法院調解了一起涉未成年人文身糾紛,對刺青館是否能以未成年人自願行為免除責任給出了答案。法院審理後認為,未成年人以其年齡、智力狀況、社會經驗等尚不能判斷文身對自己身體和人格利益帶來的損害和影
辦公場所提前解約,承租方能否要求搬家費? - 天天要聞

辦公場所提前解約,承租方能否要求搬家費?

藍天公司與白雲公司達成協議,約定白雲公司入駐由藍天公司提供的辦公場所。藍天公司交付場地後,白雲公司依約支付押金及服務費。後藍天公司與白雲公司協商終止協議,並承諾退還押金、支付搬家費。因藍天公司逾期未付上述款項,白雲公司將藍天公司訴至法院,要求藍天公司退還押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