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張友驊
郭台銘他的聯署踢到鐵板,他的發言人包含郭台銘他們自己說30萬可以達標,這個是郭台銘本身的配合。如果這個配額裡面還有地方派系的票源的話,就可以說郭台銘想要參選困難重重。
他說30萬可達標,但是現在據我所知大概12萬份不到。差不多14天了12萬份不到,大概還低於此數。第二個郭台銘也講50萬需要衝刺,100萬變成不可能的任務。郭台銘的聯署現在紛紛地提出了四大計劃,一個是a計劃,他自己的目標30萬他要儘快達成。因為給他的天數大概只有30天,18除以30天一天至少要有6,000份以上,這個是難度非常大的聯署。第二個就是透過地方派系的動員,我們現在看真正幫郭台銘的大概只有兩個人,一個叫何勝,丰南頭縣「議長」、一個叫謝典林,彰化縣「議長」。他們幫郭台銘的確按照承諾已經做,但是真正地方派系中大佬之大佬張榮味這一次整個派系幾乎沒有什麼動,他只動了榆林同鄉會。所以地方派系能夠幫郭台銘聯署多少必須要算在這50萬份裡面,他說需要衝刺,顯然地方派系對於郭台銘也多所保留了。
第三個,現在郭台銘全家、全公司,包含他弟全面性地動員,透過電商、透過商業團體看能幫他聯署多少就是多少,大概也要算在這需要衝刺的50萬份裡面。第四個,這三者都不行的話那郭台銘只有擴大聯署工作站,就是聯署到府服務。只要你有這個意願,也打一通電話,我就請專人到府服務。
各位看看郭台銘的聯署,我已經一而再再而三地講過,他要通過30萬沒有問題,大概35萬是沒有問題,但是真正要到50萬還需要拼一下、100萬那是不可能的。那現在郭台銘的聯署之所以碰壁,當然國民黨堅壁清野,另外一個就是民進黨還沒有出手,就是要看民進黨願不願意出手讓他衝到100萬,但是據我所知民進黨對於這件事情正在密切觀察之中。最重要的郭台銘也總算看穿了所謂的地方派系的政治實力,因為畢竟在聯署的過程當中有很多人打包票結果都沒有達成。
那現在郭台銘的聯署超過35萬應該不成問題,結果現在目前郭台銘自行聯署還包含了答應他的那些票源已經進來了,事實上30萬已經可以達標了,但是達標以後才是問題的開始。如果郭台銘真的配合地方派系大概只能聯署到30萬份,他自己的配額都達不到的話,郭台銘有沒有參選的慾望,這個是郭台銘而後必須要面對的難題。第二個,縱然通過,他未來的得票率會不會超過5%,還是跟宋先生一樣只有4.6%。那去打一場不可能又沒有勝算的戰爭,郭台銘會不會參選下去?
第三個,郭台銘已經沒有辦法發揮所謂「三隻小豬」的整合力量,他完完全全被政治邊緣化。在政治邊緣化的過程當中大概他連談的資格都沒有,這個對郭台銘來講真的是傷害很大。第四個,現在郭台銘窮盡洪荒之力,如果連50萬都沒有辦法達標的話,他參選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針對這一些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講郭台銘應該見好就收,當你達標不去參選或許還有協商的空間、當你達標而執意參選的話國民黨跟民眾黨是不會跟你談的,因為你的政治實力只有這樣。既然你的實力被別人看穿,那你所能夠做的就是自找台階。
但換句話說郭台銘的達標當然對他來講是影響很大,對國民黨跟民眾黨來講也影響很大。一旦他達標30萬份或者是35萬份,我沒有講到地方派系,他靠自己能夠拿到35萬份的話或許國民黨跟民眾黨還要聽他講幾句廢話,否則的話無論是馬英九、無論是王金平都不約而同地講一句話:一旦他達標最難協調的就是郭台銘,他比柯文哲還要難以協調。因為他達標他就可以坐在後排,縱然他可以進入戲院,坐在後排但是這是芒刺在背的一個動作,對國民黨跟民眾黨來講當然壓力很大,他那個時候要不要參選大概又是一波新聞熱潮的開始。
只不過我們看台灣的首富在沒參選之前信誓旦旦講他可以拿到100萬的聯署數,然而100萬的腰斬就變成50萬,50萬的腰斬就是25萬,25萬的話配合地方派系的支持大概勉強拿到門票。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王金平、馬英九這兩位沙場老將都把問題點出來,就是說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告訴國民黨郭台銘是最難協調,這個時候國民黨就必須要靠智慧去解決這個問題。
事實上因為我跟郭台銘先生旁邊幾位要角,尤其地方派系的大佬大概也見過了四五次的面,我也了解他們的一貫的想法。這個想法就是說這些地方派系也希望下架民進黨,但是他們找不出一個可以跟民進黨對抗的政治人物。為什麼選擇郭台銘?就是郭台銘的開炮。各位仔細去看,最近對賴清德開炮最凶的不是柯文哲也不是侯友宜,是郭台銘。郭台銘罵賴清德「你抄襲我的政見還不註明出處,真的是無恥至極」,這麼重的話是出自於郭台銘之口。事實上如果國民黨的幾個戰將能夠有郭台銘這種火力的話,今天就不會搞到這種程度,偏偏國民黨沒有這個戰將讓郭台銘當廖化,就是「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
但是郭台銘現在為什麼那麼強烈地抨擊民進黨?事實上對於台灣產業下一個世代的發展、對於台灣所謂的兩岸和平的契機,郭台銘是知道的比任何人都要清楚,只不過郭台銘消耗太多的時間在聯署上面。這個我老早就看出來了,那當然這是他幕僚的問題了。但是話說回頭,郭台銘縱然拿到35萬的額度,他可以參選,那請問他參選的動力又是什麼?那個時候我們再來觀察郭台銘的下一步。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片資料來源於網路,本文文字內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引用必須徵得作者同意並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