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報道之前,請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討論與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謝您的支持。
文丨無名灝
編輯丨無名灝
前言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美國臨時眾議長剛剛上任,就做出了這樣的舉動,一瞬間吸引了國際上的廣泛關注。美國的NBC報道當地時間的10月3日晚上,佩洛西接到消息被要求搬離國會大廈的辦公室。
值得注意的是上一任眾議院院長麥卡錫被罷免的方案還是自己提出來的,在他下台之後,美眾議院隨即又選舉出新的臨時議長,這位議長就是麥克亨利,他剛一上台就做出「針對」佩洛西的行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佩洛西被驅趕
美國眾議院上一任院長麥卡錫,在眾議院的投票之下,最終以216:210的票數被罷免。他的下台也結束了其在美國眾議院長達9個月的任職時間,可以說他的任職時間創下了美國任職時間最短的新紀錄。
他下台後很快眾議院又推選新的人選勝任臨時議長一職,那就是麥克亨利。或許有些人認為新的議長勝任會帶來短暫的安寧。
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麥克亨利上任之後推行了一系列的命令,在這些命令當中有一條甚至和備受矚目的佩洛西相關。
佩洛西對此也發布了相關的聲明,她表示新議長的上任,命令自己離開國會大廈辦公室,儘快將私人物品騰空。
根據佩洛西的行程可以看到她目前還在加利福尼亞,剛剛參加完加利福尼亞議員的追悼會,本來心情已經十分沉重。面對這樣「驅逐」的消息,佩洛西也十分憤怒,並在公開的場合表示這樣的驅逐完全違背了美國之前傳統。
美國很多的眾議員都會有著自己的辦公室,更不要說佩洛西曾經還擔任過眾議長,她也擁有著自己的辦公室,並且還在國會大廈的內部。
從目前的情形來看,臨時議長的做法簡直是不給佩洛西面子,對於搬離的命令還下達了時間要求,在4日之前搬出國會大廈。
從佩洛西辦公室的位置就可以看到她在擔任議長期間,有著區別於其他議員的「優待」。經過如此大的反差,佩羅西憤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新議長麥克亨利和佩洛西兩人之間有何「矛盾」,他為何要這樣做?
麥克亨利為何要這樣做?
至於麥克亨利為什麼剛上任就將佩洛西「趕出」國會辦公室,一些人也對其進行了猜測,這或許與前眾議院院長麥卡錫有所關聯。
麥卡錫和佩洛西兩方處於美國政黨的不同陣營,雙方之間的關係頗有些針鋒相對的意味。佩羅西處於美國民主黨的陣營,在麥卡錫上任期間,她還曾經希望更多的黨派進行聯合來反對麥卡錫。
對於他實施的一些相關的政策,佩洛西都持反對的態度。尤其是在全球病毒肆虐的那個時期,麥卡錫呼籲安全起見應該佩戴口罩,面對媒體的採訪佩洛西則當眾反對那樣的行為,甚至直言是「傻子」才會那樣做。
臨時議長麥克亨利和麥卡錫之間有著一定的關係,並且在私底下有著來往。美國的媒體對於佩洛西被「針對」這一件事情也十分關注。
根據他們的消息可以知道,在整件事情當中,眾議院的一些委員並沒有做出任何的討論,既然搬出辦公室這件事情已經板上釘釘了。
那麼不管是麥克亨利做的這件事情還是上任麥卡錫,都說明在國會大廈當中佩洛西受到了「針對」。而所有下達的決定也是經過投票的,美國眾議院議長的權利真有這麼大嗎?
美眾議院議長的權利
美國的眾議院有著很多的黨派,而眾議院的議長則是美國國會的最高領導人,可以說擁有著很大的權力。
那有人就會疑問議長和總統誰更厲害?要知道議長有著任命委員會領導人的權利,也可以和其他的國家政府進行溝通,甚至在一些必要時刻能夠代替總統履行相應的責任。
可以說眾議院的議長僅次於總統,擁有很多的權利。但即使是眾議院的議長,也是由眾議院的委員進行投票選出來的。
根據相關的數據統計,美國的眾議院就有435個位置,其中包含了兩個黨派。罷免下台的麥卡錫就是經過層層的選拔,最終以微弱的票數戰勝了,身為民主黨的佩洛西,成為了眾議院的議長。
美內部黨派之爭
在這些事情的背後可以看出美國各政黨之間的「明爭暗鬥」,佩洛西就是民主黨陣營,而罷免下台的麥卡錫和剛剛上任的麥克亨利都是共和黨陣營的。
麥卡錫的罷免也是雙方陣營的交鋒,是他向民主黨妥協的結果,這樣的行為也激起了共和黨內部的反對,經過一系列的發酵,麥卡錫也順利下台。
兩黨的競爭十分的激烈,最主要的還是因為美國政府的權力,要知道眾議院的議長相當於美國的三把手,甚至在一些特殊時期能夠臨時的擔任總統。
在兩黨的競爭當中,眾議院議長這個職位也會從兩個黨派,人選當中選出來。這樣的做法也是為了更好的平衡兩個黨派之間的鬥爭。
麥卡錫在擔任眾議院議長的時期,面對國內各政黨的不同需求,他所要做到的就是保持國家黨內的穩定。
然而他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並不是來自於其他黨派,而是共和黨派當中的一些保守派系,他們這些保守的派別,高舉反對政府干預和支持特朗普的旗幟。
這些所謂的保守派甚至為了增加在眾議院的影響力,為了更好的支持特朗普還要求麥卡錫,對特朗普在之前的總統選舉結果中提出異議。
麥卡錫被罷免下台的背後也有著這些保守黨派的手筆,面對他們的無理要求,麥卡錫做出的行動並不能讓他們滿意,相反惹怒了他們。
保守派別認為麥卡錫違背了之前雙方達成的協議,在10月初的時候,一名共和黨派的議員提出了想要罷免麥卡錫的提議。
面對這樣的提議,一些反對麥卡錫的其他黨派提出了支持。而最終的結果便是以微弱的票數通過了這樣的提議,在麥卡錫被罷免下台的背後,有著美國國內各黨派的鬥爭。
總結
國際形勢的變化莫測,美國國內政黨之間的鬥爭也是相當的激烈,如果這件事情沒有一個好的處理方法,或許美國的黨內會再次出現波動。不管發生什麼,我們靜觀其變。
最後大家對於這件事,你們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