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心」「細緻」「精細」這些都是身邊同事對省第一女子監獄二監區女幹警劉路霞的評價。
自2012年10月參加工作以來,劉路霞一直紮根監區一線,她的身影遍布「三大現場」的每個角落。對她而言下班的界定不是時間,而是手上的工作是否完成。當問到她「工作中,有沒有印象深刻的人或事?」她略顯羞澀地說:「我感覺自己每天只是在履行崗位職責,沒幹啥驚天動地的事,都是一些小事,感覺不值一提」。
見微知著
精確掌握「小心思」

要切實改造好一名罪犯實屬不易、各有方法。劉路霞的法寶就是「細心、耐心、恆心」。
一天,剛到監管區的劉路霞就感受到了現場的「低氣壓」,原來是罪犯丁某違規後拒不承認。劉路霞了解清楚情況後,與丁某個別談話,從丁某微表情中看出,她不信任幹警,而且較為抵觸,所說的也不是事實。劉路霞察覺後,並沒有馬上拆穿丁某的謊言,而是在反思自己在平時管理教育該犯過程中是否有何不妥,造成丁某對自己的抵觸和不信任。她想起來,上次在與丁某的談話中,曾承諾次日回復其家人的情況,但是後來因為家中有事請假,沒有及時回復。劉路霞再次找丁某談話,提及此事,丁某淚流滿面,承認因此事對警官心有芥蒂,丁某感覺自己受到尊重和重視後,對違規事件如實闡述、承認錯誤、服從處理。
劉路霞積極營造「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改造氛圍。她堅定認為:尊重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基礎,贏得罪犯的尊重和信任,改造工作才會有進展、有成效。
心細如塵
執法文書「反覆校」

在從事獄政管理專職工作的這五年的時間裡,劉路霞始終堅持「把簡單的事做到極致」的態度,「稍等,我再校核一遍」成了她的口頭禪,因為她深知,執法文書材料每一個標點符號都關係執法工作,關係罪犯改造,容不得半點馬虎,她碼成半米高的工作筆記和密密麻麻的記錄就是最好的證明。
她經常開玩笑說到:「每天面對計分考核、分級處遇這些工作,把我一個文科生都訓練成了理科生。」也許在別人看來這只是一句玩笑話,但是其中的艱辛、花費的精力、需要的忍耐不言而喻。
二監區監區長陳秀芳在談到劉路霞時讚不絕口,高度評價她:「事情交給她,我放心;材料過她手,我省心;值班有她在,我安心」。
用法用情
照亮罪犯「新生路」

「嚴有嚴的標準、寬有寬的尺度」。這是劉路霞工作特點。
面對罪犯王某,劉路霞一開始也是束手無策。王某因運輸毒品罪被判無期徒刑,丈夫已去世,女兒由外婆撫養,王某自覺刑期很長,出監無望,改造消極,也不願意和警官交流,把自己封閉起來。為了讓王某敞開心扉,積極投入服刑改造,劉路霞在平時改造管理中對她多關心、多詢問。
劉路霞觀察到,王某與母親撥打親情電話後,眉頭緊鎖、憂心忡忡。劉路霞馬上找王某了解情況,王某主動說到,她和丈夫只是事實婚姻,女兒還是「黑戶」,現在到了上學的年齡無法入學,自己的父母又沒有文化,不知道怎麼辦。劉路霞了解這個情況後,與當地的婦聯取得了聯繫,並且把王某及其女兒的情況寫信告知婦聯。在婦聯的幫助下,王某的女兒如願上學。自此以後,王某整個人開朗了不少,也放下了對幹警的芥蒂,把時間和精力都擺在服刑改造上,出去和女兒、父母團聚成為了她最大的心愿和追求。
在近期的親情幫教上,劉路霞提前聯繫了王某的母親,安排王某的女兒到監獄與王某見面,王某非常感動,特地把女兒帶到劉警官面前,表示感謝。
劉路霞說,能夠幫助罪犯改造,幫助他們的家人,感覺再多的付出和努力都值得,這就是監獄人民警察這個職業帶給我的價值感、滿足感。
點點微光,可聚星河。劉路霞是監獄女幹警的一個縮影,她們平凡卻不平庸,憑藉自己的堅持和堅守,立足崗位職責,傾心改造罪犯,守護一方平安。
來源:雲南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