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友驊
有很多台灣的網友、大陸的網友都問我,怎麼搭配比較好?我現在綜合答覆,「侯柯配」如果贏不了的話,「柯侯配」難道一定贏嗎?這裡面難道侯郭柯不能夠坐下來抱團?「侯柯配」贏不了的真正的原因,大概是下列的三項。
侯友宜、柯文哲都是同時出來選舉的地方型選將,他們從來沒有打過「大選」的經驗。侯柯兩個如果這樣子搭配,從各種的民調上面看來,柯文哲的選票將近一半不會流到「侯柯配」裡面來。所以他想贏過賴清德,加上旁邊又有一個郭台銘的話,他還是輸,這個我已經講過很多次,不再重複。
那第二個組合,「柯侯配」。「柯侯配」是所有民調當中勝選概率最高的,但是「柯侯配」的結果,國民黨內也有很多人非常討厭柯文哲,就認為柯文哲跟郭台銘一樣,是攪局的。尤其是深藍群眾,對於侯友宜是始終不放心。
一旦「柯侯配」的話,對不起,這些人可能不去投票。投票率一低的話,柯文哲加侯友宜是未必贏得了。所以,所有的民調都是說,藍白必須共推一組人馬。所謂藍白必須共推一組人馬的話,就是一對一的對決。
這個一對一的對決,不是柯文哲就是侯友宜,由相關參選人去決定他的副手。換句話說,這個只是「大選」層次的問題,但是後面還有一大堆的問題。如果是「柯侯配」,國民黨地方黨部聽柯文哲的還是聽朱立倫的,或者聽侯友宜的?馬上發生問題。
他還有一個輔選行程,況且各個「大位」參選人的輔選行程裡面一定要到「小雞」的場子。柯文哲可以說我只到民眾黨,不到國民黨,侯友宜說只到國民黨,不到民眾黨嗎?因為這種搭配,他的行程要南北呼應,相互統合。
這裡可以舉一個例子,2000年的時候陳水扁跟呂秀蓮,都有自己的行程,到了最後陳水扁競選總部告訴呂秀蓮,你的行程必須跟我並在一起,否則的話,正副兩個人各不知道自己的行程,極有可能一天打兩三次對台,弄得「小雞」們搞不清楚上面到底發生什麼事。
所以可以說,「侯柯配」「柯侯配」或者是「郭柯配」這些不管,你們三個人能不能提出一組人馬?所謂一組人馬就是,要以侯友宜為主,就以侯友宜為主,以柯文哲就以柯文哲,以郭台銘就以郭台銘。
因為下面還有,第一個是輔選行程,第二個樁腳動員的問題,基層動員的問題,還有選舉活動造勢的問題。這些問題都跟「大選」息息相關,是民調測不出來的。「大選」造勢比勝場造勢越大,概率越高,代表你民心的凝聚或者選民的凝聚,選民的熱情就越來越高。
所以不要去小看,為什麼我一直強調一組人馬?一組人馬不是配不配的問題,而是怎麼配。如果一個副手跟你不合,天天給你搗蛋,請問怎麼處理這些事?第二個又要架設所謂的聯合競選總部。
當年「連宋配」的時候,宋先生有宋先生的架構,連戰有連戰的架構,結果兩個強行搭配。宋楚瑜的競選幹部都是國民黨出身,所以他們非常了解國民黨的運作。但是現在,民眾黨不了解國民黨的架構,國民黨也不了解民眾黨的選戰架構,一旦搭配怎麼處理這些問題?
光是內部協調的問題就是一大堆,所以對於怎麼配的問題,可能會有一個新的局面出來,這種新的局面,必須由侯友宜、柯文哲,郭台銘三個人抱團取暖,去談出一個解決的方案。那這裡面就必須講,國民黨也好、民眾黨也好,雖然暫時不理會郭台銘,但是至少也要看看郭台銘聯署的狀況。
最好趁他沒有聯署完成之前,大家抱團取暖一下,談談藍白郭怎麼合作。畢竟你有一個起手式,有一個好的開始,才是解決問題的正本清源之道。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片資料來源於網路,本文文字內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引用必須徵得作者同意並註明來源。